第576章 天下,自有公理(2合1)(2 / 2)

劉繇根本沒怎麼認真地聽,他隻是笑看著矗立在陶家使者後麵的那名大漢。

正是與劉繇相熟的東萊太史慈。

待那名使者說完之後,劉繇遂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你們兩家的人真有意思,彼此鬧了爭執要某去評理,兩家的使者居然一塊來了……倒好似親如一家。”

太史慈笑道:“正禮公勿怪,隻是奉大將軍之命,特來此請正禮公前往徐州,為我家驃騎將軍洗去身上的不明之冤!”

“這是大將軍的手書。”

劉繇接過太史慈遞來的信,看完之後,捋著須子,點了點頭道:“明白了,明白了,大將軍之意,劉某明白了,子義,咱們許久未見了,今晚留在這,陪某痛飲幾爵,如何?”

“敢不從命!”

……

……

泰山郡,太守府。

泰山太守應劭接到了劉儉的書信之後,沉默半晌無言。

少時,方聽他長嘆口氣,道:“大將軍……鄭學門人,海內所望,更兼在境內以執法嚴格聞名,我既身為名士,又立誌於法學,焉能不相從之?”

……

……

廣陵北境,張超與趙昱則是正在宴請劉儉派來的使者。

“家兄張邈,早有書信來,言我東平張氏與大將軍共同經管中原商貿諸路,河北珍奇如今通過中原南售,皆走我張家,可謂合則兩益,分則兩害呀。”

那使者笑道:“撫遠大將軍與東平張氏如今已是同舟之客,今劉玄德在郯城為陶氏所汙蔑,還請張府君能夠鼎力相助,換玄德公一個清白才是。”

“此事自然,玄德公慷慨仗義,來援徐州,我等焉能不鼎力相助也?”

“此事盡管包在張某身上!”

……

……

而與此同時,瑯琊王劉容也暗中派人聯絡了東海王劉袛。

“諸侯王們能有今日,全仗大將軍也,劉玄德乃是大將軍之兄,彼聲名若是受損,無異於大將軍之聲望名受損!大將軍聲望受損,我等該如何?”

“此言甚是!那自然是萬萬不可!”

……

……

另外,已經投靠了劉儉的蕭建,最近也一直在於泰山賊孫觀,尹禮,吳敦等人聯絡,勸其等歸順河北。

昔日,臧霸為泰山賊的首領,昌豨為泰山賊寇的智囊,如今領袖和智囊都沒了,其餘的這幾名泰山賊雖然是有兵有將,但卻是一盤散沙,不成氣候。

連日後往哪個方向發展都不知道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選擇最終隻有一條。

那就是依附於一個強大的勢力。

而放眼徐州周圍,能夠稱得上是最強大的,同時也最有前途的勢力是誰呢?

不言而喻。

……

……

至於北海的名士孔融,也在最近接到了一位訪客。

乃是赫赫有名的青州牧使,劉虞。

……

……

一眨眼,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到了。

這段時間,陶商,陶應,曹宏等人,一直沒閑著在暗地裡繼續抹黑劉備。

他們把陶氏聲名受損的事情,一股腦的都宣泄到了劉備的頭上。

而經過了這一個月的調養,陶謙的身體也已經逐漸康復了些。

他已經能夠顫巍巍的下地走動了。

就在這一月之期到日,劉備率領三千人馬,並關羽和張飛來到了郯城的城下,繼續討要他的公道!

聽聞劉備的人來了,陶謙領著徐州所有的官吏親自登上了城頭,與劉玄德對峙。

陶謙拄著拐杖,在陶商和陶應的攙扶下,顫巍巍的登上了城頭。

他看著下方威武整齊的三千軍士,眼中露出了艷羨之色。

隨後,便聽陶謙顫巍巍地對著城下喊道:“劉玄德何在?可速速出來見老夫!”

就見劉備緩緩地打馬出陣,來到了距離護城河的不遠處,沖著城上的陶謙拱手道:“陶使君,久違了!”

“咳咳!”

陶謙重重地咳嗦了一聲,隨後沖著劉備說道:“劉玄德,老夫待你如同親手足,你為何暗中謀害,毀壞老夫與我兩個兒子的名節,妄圖謀取徐州?”

劉備的表情不愉,高聲道:“陶公,這話從何說起?劉備不遠千裡前來徐州助戰,為的是正義為的是公理為的是天道!陶公如何竟說出這般之言?實在是讓人心寒啊!”

陶謙用拐杖重重地敲打著地麵,嘆息道:“你心寒?難道老夫就不心寒嗎?老夫今番之舉,猶如猶開門而揖盜!老夫心有不甘啊!”

說罷,便見陶謙又重重地咳嗦了起來。

曹宏忙道:“劉備,你還好意思在此與陶公說話?這郯城是你該來的地方嗎?你對陶公做了這般的事,還如何好意思出現在陶公的麵前!”

劉備正色道:“我不是非要來郯城,而是你們這般汙蔑於我,惹的我不能不來!爾等言我不義,放流言毀陶公聲譽,證據何在?”

曹宏氣道:“你還想要證據?你的麵皮如何這般之厚……”

說到這的時候,曹宏一抬頭,看到了遠處一股煙塵,隨即大喜。

他急忙對陶謙道:“陶公,有援者來也!”

陶謙抬起了頭,望向遠方,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卻見陶謙對城下的劉備道:“劉玄德,老夫說不過你,故而請了一些名士和徐州周邊的豪傑,來為咱們這事主持公義,你應該不會拒絕吧?”

劉備麵色坦然:“不論陶公你找誰人來,天下,自有公理!”

城上的曹宏聞言,不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劉備若是如此說,那就等於他入套了。

不怕他講理,就怕他不講理。

今日講理,看我等不講死他!

“好!劉備,那今日,就讓天下豪傑,給你個公理!”

不多時,那支兵馬臨近了,劉備隨即讓張飛讓開一條通路。

這支兵馬,乃是從泰山郡來的太守應劭。

劉備的兵馬為應劭讓了地方,應劭來到陣前,向著城墻上的陶謙拱了拱手:“恭祖,別來無恙!”

“哦,哦!是仲遠賢弟,你終於來了!”

應劭四下環顧了一圈,道:“不知哪一位是劉玄德?”

劉備匹馬上前,道:“某便是劉備。”

應劭捋著自己的須子,高聲道:“劉玄德,你乃是青州牧使,今將兵馬在郯城之下,所圖為何,莫非是想謀他人之基業也?!”

城頭之上,陶謙,曹宏,陶商,陶應聞言,心中皆是大喜。

這應劭,真是給力呀!上來就直接訓斥劉備。

糜竺,陳珪等人彼此互望,臉上露出了些許憂慮之情。

卻見劉備不卑不亢地道:“應府君莫要誤會,劉備乃是大漢之臣,自當奉公守法,為天子在地方行仁義之事!豈能貪圖別人負責監管的城池?”

應劭滿麵怒容道:“那你在此為何?”

“應公且聽備細細道來。”

說罷,劉備便大致將此間諸事向應劭敘述了一遍。

劉備說完之後,陶商急忙道:“應叔父,切莫聽劉備一家之言,此人外表仁義,內心骯臟,可以毀壞我父子名節,我等與他不共戴天!”

應劭捋著須子道:“賢侄莫要氣憤,你且說來!讓我為你們兩家好好的評一評理。

陶商聽到應少如此說,頓時大喜過望,這應上,這不擺明了就是偏向他們陶家嗎。

於是,這陶商就當著城上城下所有人的麵,大聲將劉備的莫須有罪狀大概陳述了一遍。

說到委屈的地方,陶商還委屈的擦了擦眼淚,很是傷感。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受到了多大的傷害呢。

陶商說完之後,熱切的盼著下方站立的應劭,希望他能夠說出更加犀利的話語,最好是當著城上城下兩軍將士還有這麼多人的麵兒怒斥劉備,讓劉備知難而退,不在徐州耽擱。

如此,他陶家不但驅逐了一個大敵,重新挽回名望,還將臟水徹底的潑在劉備身上。

那應劭捋著須子,似乎是在沉思這件事。

考慮了好半晌之後,突然卻見其長長的嘆了口氣,然後翻身下馬。

應劭翻身下馬之後,竟然當著城上城下兩軍將士數千人的麵,向著馬上的劉備作了一揖。

應劭的這一番舉動,將所有人都給弄愣了,他這是要乾什麼呀?

卻聽應劭朗聲對劉備說道:“玄德公適才是應某無禮,還請玄德公見諒,某人與陶氏有舊情,故而適才在言語之中多少對陶氏有些偏袒,本來以為以陶公為人,斷然不會相欺,故而此次前來,心中便是有偏向陶氏之想法。”

“隻是適才聽兩方之所言,方知我想法真大謬也。”

劉備急忙向著應劭回禮,連道:“不敢當,不敢當。”

緊接著就見應劭向著城墻上的陶謙父子一指,怒道:“陶恭祖,我一直以為你是一個仁人,不曾想竟行此齷齪之事,汙蔑他人,恩將仇報何其陰損也。”

陶謙聽了應劭這麼對他說話,滿臉憋得通紅,他顫巍巍的抬起手,指著城下的應劭說道:“你,你,你說什麼?”

應劭揚聲說道:“陶恭祖,我說什麼?難道你還不明白嗎?這麼簡單的道理,你們卻還在這狡辯?為了能夠挽回你們陶家自己的聲望,故意將這臟水潑在了劉玄德的身上,爾等之所為,簡直就是恩將仇報,有如禽獸,虧我還將你當成好友!我應劭從今天起將與你斷絕關係,再無爾等這等厚顏無恥之友。”

城上城下所有的人都沒想到,應劭居然這麼罵陶謙。

而且所有人都沒想到,應劭竟在兩軍將士麵前當場力挺劉備。

陶商和陶應此刻張大著嘴,不敢相信的看著他們城下那個義正言辭的叔父。

曹宏也是被其的一番言語徹底打懵了。

不應該啊,應劭也是收了他們的禮呀。

再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陶謙和應劭也有私交,怎麼能在這種關鍵時刻他就偏向劉備呢?難道他真的是那種剛正不阿之人?

“狗賊,你們還在這兒瞅什麼?還不快向玄德公道歉,你們這些無恥小人。”應劭的罵聲響徹在城上城下,讓陶家人的臉徹底丟盡。

就在這個時候,旁邊有人提醒。

“陶使君,好像又有人來了。”

曹宏急忙向西麵看去,卻見不少的隊伍打著大旗,正向郯城而來。

曹宏瞇著眼睛去看,看了許久之後,急忙說道:“使君,那是廣陵張超還有趙昱的人,他是咱們徐州自己的郡守,是咱們的自己人,有他們在,一定可以挽回應劭適才所言的。”

“還有孔融,劉繇,劉馗……都來了!都來了!有救了!哈哈,劉備,我看你還能如何!”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