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東南人傑(2 / 2)

下邳,東城縣,魯氏故裡中。

一位身材高大,器宇軒昂的年輕男子正在指揮家奴們收拾行囊輜重,這位男子便是東城魯氏之中的魯肅,字子敬,現年二十二歲。

去年,他的父親剛剛去世,如今守孝期剛滿。

在魯肅收拾行裝的時候,一位婦人正在魯肅房中,她有些猶疑地問道,“子敬,你真要因為一封信而舉家北上去往東海?”

婦人正是魯肅之母。

魯肅聞言停下手中動作,對母親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母親,請相信孩兒。”

魯母雖然相信他的兒子,但終歸還是眷戀故土的。

她問道:“就單單因為那封信嗎?”

魯母口中的那封信,是不久前由一名自稱河北校事府的校士親自送來的。

那封信上隻有短短數句話:

“今天下豪傑並起,吾子姿才,猶宜今日。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吾輩納奇錄異,親賢貴士,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吾方達此,備薄酒金樽,以待君北上也。”

而信上並無落款。

想起信中的內容,魯肅感慨嘆道:“單單僅是一封信,自然不能使吾於此。”

“實是那信中內容,還有那送信之人,還有徐州今來發生的事情,讓孩兒不由想起一人。”

“普天之下,能行此異事者,恐隻有一人也!”

說到這的時候,魯肅似乎有些激動。

“母親,縱觀天下,何人可位列英雄之巔?”

魯母嘆道:“我一介婦人,哪裡知曉這個?”

魯肅言道:“在孩兒看來,撫遠大將軍克平北境,聲威大振,愛民如子,行事如風雷,觀其所為,確為明主,如今,有如此明主近在咫尺,我知之而不投,豈不惜哉?”

按照魯肅的意思來說,他之所以要往北,乃是因為有明主蒞臨。

對於這點,魯母倒是很信服魯肅的看法。

當初袁術占據壽春,魯肅之父曾與未及冠的魯肅論及袁術,欲舉族往壽春投袁,但魯肅卻告知其父:

“袁公路驕橫無綱紀,非治亂之主,徒憑袁氏四世三公之名懲威而已,雖稱霸一方,然必不久矣。”

當時的袁術也算是兵多將廣,與袁紹幾乎持平。

誰能想到,魯肅竟然會有這樣的眼光?

魯肅之父對他的話本是將信將疑。

但後來事實證明,袁術敗亡之快果真如魯肅預料一般,真的就是其亡也忽,使人唏噓。

昔日的揚州之主,如今已是成了他人麾下之臣。

從這件事以後,魯父魯母深深的相信了自己的兒子絕對是個高瞻遠矚的人。

隻是,魯母對於另一點還有所遲疑。

“吾兒,母親信你的眼光,盡管如此,伱也無需如此急切,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亦無須舉家北上東海啊。”

也難怪,校士來信不過三日,魯肅收到信後到做出決定幾乎就是兩三日的事情。

而且,他做出的還是舉家北遷的決定。

這個時代,離鄉千裡投奔之人本就不多,更別說魯肅這種欲舉族棄業的了。

因為這意味這一點,將整家族的未來都押在了這位明主身上。

魯肅長嘆口氣,道:“母親,孩兒之所以如此,一則乃是為了投奔英雄明主,做一番大事,二則也是為了避免族禍!”

“族禍?”

“母親,我們不能繼續待了,在這麼待下去,怕是早晚會被曹軍強逼著搬去江東,到時候,咱們魯家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當此危急之時,必須速行!”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