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麼感覺比治理這個風雨飄搖的國家還要難呢。
他急忙開始給胡氏解釋天下的格局情況。
現在徐州已經拿下了,東方方向的防線鞏固,西北方麵,動亂迭起,朝廷方麵出現了巨大的財政虧空。
經濟即是政治的延伸,朝廷經濟方麵出現了困難,政治必然也會陷入巨大的危難。
自己身為撫遠大將軍,朝廷第二重臣,在這個時候理應責無旁貸的將國家危難抗在自己的肩膀上,哪裡能總是天天憋在家裡生孩子呢?
未曾想,這話還沒等說完,劉儉直接就被胡氏給打斷了。
“長安關我何事?”
“皇帝關我何事?”
“天下關我何事?”
“為娘隻要咱劉氏家族昌盛!”
“生!生完再救國!時間夠,大漢朝四百年都挺過來了,不差你這一會。”
這一番話,徹底給劉儉弄的不會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他縱然是威震天下的河北大將軍,但麵對其母的時候,又能如何?母親含辛茹苦的給自己養到大,自己不可能連這點要求都不能答應她。
於是,當天晚上,劉儉將自己的愛妻鄭慈,還有他的三個妾室卞玉兒,蔡覓,杜嫣召集到麵前,商議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如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她們四個都懷上,擴大種族規模。
劉儉的四位妻妾聽自家夫君說起這個,都不由的是麵色羞紅,不知應如何作答。
特別是平日裡最為害羞的杜嫣,恨不能在地板上找個縫將頭插進去。
最終,還是劉儉四位妻妾之中,最善解人意,同時也是最精明強乾的鄭慈,給劉儉出了一個主意。
“夫君,天倫大事,談之無用,唯有以身試之,方可成也。”
劉儉明白了鄭慈的意思。
這事沒有別的辦法……唯乾而已!
當天晚上,劉儉就讓鄭慈製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開始了昌盛種族的大計!
……
……
當然了,劉儉是一個懂的保養的人,更何況他還是從後世穿越過來的,既然是造人,那就不能胡亂造,一定要科學的造。
鍛煉身體,保持精力的充沛,這一點劉儉一直都能夠做到,而且是他這麼多年來孜孜不倦一直在做得一件事。
讓身體保持最佳的狀態,盡全力去做到讓自己長壽,這是劉儉對自己下的一個目標。
雖然長壽這件事,不完全取決於他,但劉儉的態度是盡人事聽天命。
當然,除了科學的運動鍛煉養生之外,在食療和藥物調養上,也應該是著重注意的。
畢竟,四個妻妾輪番上陣,而他隻有一個人,多少有點力不從心,寡不敵眾的感覺。
不過也幸好,這次他專程從徐州帶了一個人回來,這個人就是先前在徐州替陶謙醫治身體的華佗。
其實,華佗的誌向並不在河北,但架不住劉儉知道他在郯城之後,對他三方四次的登門拜訪,並以禮相待,同時用最大的誠意邀請他來河北。
華佗身為醫者,自然有一顆仁善之心,他往日裡就知道劉儉在河北治民的方法,以及知道劉儉行政之時,對待普通的黎庶非常仁慈,河北軍民在他的管理之下,已經過上了好生活。
所以,在劉儉的誠摯邀請下,華佗答應了劉儉,隨同劉儉來鄴城。
同時,他也答應相助劉儉完成其誌向。
而劉儉,也願意相助華佗完成他的誌向。
劉儉想要一下讓四個女人全部懷孕的情緒,也感染了華佗。
這位大將軍不知隻是在政治上誌向高遠,在生活中也不遑多讓啊。
於是華佗親自為劉儉把脈診治,開些調補的藥劑,幫助他功夫身體,以免他在這方麵操勞過度,到時候在耗光了自己的元氣。
男科這方麵,並不是華佗的專業學科,不過在養生之道上,他還是比較精通的。
更何況,這個年代的醫者並沒有那麼明細的學課分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說句不好聽的,鄉聚中的老者懂點藥性的,都能自稱為醫者了。
為劉儉看完了病,把完了脈絡之後,華佗隨即道:“大將軍的身體,確是健碩,與同齡者相比,實在是強了許多,某為大將軍稍稍調配些補藥,大將軍隻要勤於養練,自可無憂。”
劉儉聽了很是高興:“多謝華神醫了。”
華佗看著笑嗬嗬的劉儉,感慨道:“陶恭祖若是能夠有大將軍這般的心境,也不至於被活活氣亡於郯城,唉,這修身之道,首在於修心呀。”
劉儉道:“人各有命,不可強求,華公當初對陶恭祖做得,也非常多了。”
“華公,其實我今日找你來,除了讓你替我把脈之外,也想跟華公商議一些正事。”
“我想在河北的州,郡諸學中,加入醫學為常科,不知神醫對此有何高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