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2 / 2)

現在河北所有有名氣的大學,所掛名的最高級別的校長,都是劉儉本人。

也就是說,依照漢朝的倫理概念,隻要是入了高級別的郡官學,或是州官學的學子,在名義上都算是劉儉的門生。

其中最為優秀的人,或許還會直接成為劉儉的記名弟子。

或許去除弟子之外,那些門生也都可以成為其他院長或是教員老師的門生,畢竟這年頭,沒有死規定,說是非得拜一個人為師。

但毫無疑問,一旦這個門生出息了,深究他的師承,還得是人家撫遠大將軍劉德然。

誰敢跟大將軍搶門生啊?

以學生的角度上來說,人家也一定更加想往大將軍的門下靠。

誰又不想給大將軍當門生啊?

所以,對於華佗這樣的人來說,他也實在是有著這樣的擔心。

事是好事,但他心裡總是多少有些別扭……

聖賢良善的人,多少也有些私心,可以理解。

劉儉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人,所以他對華佗的想法和不安非常的理解。

換成他自己站在華佗的角度上,他也心裡有些沒底。

再說了,華佗本來就是士族出身,士族出身的人,不論高低,多少都有點這個藏私的小毛病。

這也是大環境所影響的。

“華先生,心中可有憂慮,是否擔心自己多年所學,最終會成為他人之成名之器?”

正在給劉儉寫藥方的華佗聞言,手微微一顫。

隨後,就見他笑了笑,道:“大將軍真是個爽快人。”

劉儉道:“我這個人就是這樣,有問題就解決問題,不要藏著掖著,如若不然,豈非都變成了陶恭祖,恐傷陽壽也。”

華佗聞言,眼睛頓時一亮。

“正是如此,養生者,修心為上。”

劉儉說道:“先生能夠學醫至今,到這般造詣,定然是出身於士門,依照劉某的推斷,先生應該是不缺錢的,先生今日當著我的麵猶豫,不過是擔憂學術傳承,非為財貨!”

華佗聽了這話,大有遇到知己的感覺。

“大將軍不愧為高明者也,不錯,華某半生研習醫道非為財貨,若是想要發達,我就不需要學醫了。”

劉儉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我所料不錯,華先生心中所想的應該是自己的醫學傳承。其實就像是那些頂級的閥閱之流一樣,他們掌控著各種經文的解釋權,而經文的解釋權也都歸於他們各自的家族和門第所有。”

“這學術,一代一代的延續下來,就形成了他們獨有的門風和賢名,你說這些閥閱所掌控的經文,其他士人不知道嗎?當然不是了,很多士人皆熟讀經文,而且更多的解釋者也在不斷的出現著,但是最頂級的解釋權卻一直在閥閱的手中。”

華佗長嘆了口氣,說道:“可是醫學這一類東西,終究和經文不同,這醫學的最終解釋權無人關心,無人覺得如何,然偏偏方子一旦問世,必然會被醫者所用,而天下之人對這方子的傳承來源又無過多關心,也沒有條文律例保護,大家都用這個方子來治病,用來用去,就無人得知最開始的方子是何人所做了。”

“華某自認為不是特別貪慕虛名之人,但是若說我一一點兒聲名都不顧及的話,那也不是,畢竟我的醫術之道都是我苦心多年,耗費數十年之功,一味藥一味藥,一個病人接著一個病人的積累出來的。”

“旁人或許看著沒什麼,但在華某自己看來,卻都是至寶。”

劉儉說道:“華神醫何必如此妄自菲薄呢?在劉某看來,您的醫道可拯救天下無數蒼生的性命,相比於五經,醫學之道在人道上更為實用,當然,這隻是我一家之言,並不代表所有人的心聲。”

“畢竟,在大多數氏族眼中。經學之道才是至高無上。”

“至於華先生心中所慮,劉某心中亦有了解決之道。”

“這些年我一直在籌謀……華先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青州的書業大興你必然知曉,每一本書印刷出來之後,封麵上都會有作者,並且由官方統一發行,這青州書坊所刊印出來的書籍,對於今後大漢朝的學者們來說,就是最有力的佐證。”

“而且依照我的想法,今後河北還將設立類似於原先雒陽蘭臺那樣的藏書之閣,每一個郡都要設立大小圖書藏閣,將天下有名的書,官方統一認證的書籍全部收納其中,並標明作者,官方也要對作者的知識產權署名保護。”

“如此,既傳承了書文知識,又能令著書者流芳百世。”

“當然,這類目不僅僅隻限於經學,對於農學,工學,醫學之道就要同樣對待。”

“如此,就等於用大漢朝官署的官方角度為您的醫術背書,讓天下人都知道,您所出每一張方子,每一份貢獻,都拯救了天下多少人。”

“千百年後,君之名字必可流芳百世,為後人津津稱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