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汜並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他沒有找這些人談判,他采取了最為極端的方式,派兵拿了抬糧價格抬的最兇的幾個家族首領,將他們在鬧市口全部斬殺,以為震懾,然後下定嚴令,要求各地豪族不得妄抬糧價,擾亂市場。
按道理來說,郭汜斬殺發國難財的人,這是一種正義的行為,理應得到所有人的擁戴和支持。
但是他的手段太過激烈了,而且他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
他應該是先將平衡兩家的政策發布出去,之後若是沒有人遵守,在逮捕然後進行問罪。
但問題是,郭汜這個馬賊出身的人可不管那麼多,他是先殺人,然後再頒布條例,這就觸動了很多地方大族豪強的神經,覺得郭汜這是純粹在拿他們涮著玩。
你先殺了人,沒收了人家的財貨,然後才把政令頒布出來,這不是故意為難人嗎?
天底下哪有這麼辦事的人?
隨後,關中諸地反叛的人,開始驟然增多了起來。
雖然大部分反叛的人依舊是那些底層的黎庶流民,但是很顯然,這當中有了望族的推波助瀾。
不然規模不可能這麼大!
想當年張角所領導的黃巾起義,暗中也是得到了士族門閥的支持,如若不然,單憑普通的黎庶反叛怎麼可能做到八州聯動,又怎麼可能會產生這麼巨大的影響?
現在也是同理。
所以說,關中之地如今造成這麼巨大的禍患。這當中確實是有著郭汜行事不當的原因,但若是細細分析,這裡麵一定還有外人推波助瀾。
事情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郭汜之舉雖然不得人心,但也應該不會一下子就激起這麼大的動亂。
當然,他的行為隻是導火索,隻是這個導火索背後又有什麼人在煽風點火,卻又不得而知了。
此刻,劉儉和荀彧當著麵,將這些事情大概的捋順了一下,最後兩個人的反應非常一致,他們將問題延伸到了另外一個人身上。
“是袁紹做的吧?”
劉儉似笑非笑道:“上一次在雒陽之爭中,他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好處,看來他一直不肯放棄,這一次確實又要插手司州的事務了。”
荀彧拱了拱手,道:“袁紹如今已經有所行動,大將軍,您何時準備向關中進兵?”
劉儉嘆道:“問題是,我的孩子沒有生完啊。”
荀彧聽到這兒,不由啼笑皆非。
“大將軍,這都什麼時候了,你竟然還在這裡想這般的事?”
“當下於大將軍而言,乃是入朝主政的良機,十年難得一遇,豈能錯過?”
“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以後再想入朝主政可就難上加難了……大將軍想要開枝散葉,何時不是時候?卻偏偏要在這個時候!”
劉儉隻是笑,未回答,這讓荀彧很是奇怪。
他細思半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突然明白了劉儉的意思。
他恍然的拍了拍自己的頭,說道:“是我著急了,沒有理會大將軍的真實意圖。”
是啊,袁紹如今還沒有興兵進入關中,劉儉若是先去關中,那就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而且袁紹若是能夠將關中的水攪渾,那劉儉也就越能夠在關中這趟渾水中摸魚。
很多事情不必急於一時。
特別是袁紹既然要插一腳進來,那就更不能輕舉妄動,要時刻觀察袁紹的行為,待對方完全的暴露出自己的欲望之後,再後發製人才是最為高明的上策。
荀彧淡淡問道:“還要等?”
劉儉說道:“正如你所言,這機會十年難得一遇,所以一定要穩,不可亂了方寸,且再看看形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