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大家說的並不多,隻是草草的打個招呼就完事,接著就是各自靜立於一旁。
不多時,突然聽見一陣稀稀疏疏的響聲,似乎一下子進來很多人,劉儉扭頭一看,卻見以荀攸、馬日磾、劉表等為首的幾十名清流氏族官員昂首挺胸的進入了大殿。
他們不與任何人打招呼,隻是站在了一旁,獨立於群臣之外,個個仰著頭,似乎非常的傲氣。
荀攸似乎也看到了劉儉,他雖沒見過劉儉,不過似乎卻能在眾人之中認出他。
他看向劉儉的目光很是平淡,毫無波瀾。
而且不隻是他,馬日磾、劉表兩個人也一樣。
劉儉見狀,心中不由暗自贊賞,這些清流士族們還真都是老江湖,一個個裝的和這件事毫無關係,讓人絲毫看不出任何端倪。
很快就見一眾重頭戲的人物進來了。
王允、楊彪、淳於嘉為首的等一眾朝臣,且都是他們一係中的人。
這一撥的人數是最多的,幾乎占據了朝堂之中的一半以上。
人數密密麻麻的往那一站,就顯示出了他們強大的政治力量。
不過,在這百餘名劉氏宗親的麵前,他們再牛逼,現在也不行了。
畢竟他們的手中沒有兵馬,麵對劉氏宗親,他們此刻也不過是強行保持著那高傲的態度,硬抬著頭顱,似乎在為自己尋找著最後的尊嚴。
王允在劉氏宗親的陣營中掃視一圈。
最終,他將目光落在了劉儉的身上。
隻是一剎那,王允與劉儉的目光在空氣中碰撞,迸發出了一陣激烈的火花。
他咬緊牙關,用力的攥緊了拳頭。
王允似乎想說些什麼,但是劉儉隻是將頭扭開了,看都不看的一眼。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所有人的眼光都轉向了上方。
天子劉辯與何太後一起來到了大殿之內。
劉辯惱怒的看著下方的這一大群人。
再環視了一下自己身邊的人。
現在他身邊隻有幾個貼身的宦官,此外就再無一個人是他的人。
而現在,張郃等人正在宮殿外負責接手皇城內的防務,同時驅逐看管皇城內的羽林郎和宦官。
整個皇城之內的宿衛在短時間內已經全部更換,目前整個皇城的軍事已經由劉儉一手把持。
天子這麵,怕是連一個信得過人的人都找不到了。
看著下方的這些人一個個仰著頭站在那裡,天子不由惱羞成怒。
他咬牙切齒的看著在場的一眾人說道:
“爾等今日之舉,與謀反何意?”
甘陵王劉忠大步上前:“陛下,臣等並無意謀反,隻是陛下這些年的舉動實在是太過了!”
“陛下親小人,遠賢臣,放惡政,導致天下大亂,地方叛亂蜂擁四起,我大漢朝已處於累卵之危,當此時節,臣等身為劉氏宗親,身為高祖之後,不得已而結成聯盟,前往長安,希望能夠匡君輔國,糾正陛下的錯誤。”
“若陛下肯聽我等之言,從此以後善加理政,不再做那些荒唐之事,則臣等自然會從長安退走,而且還會告罪於陛下,請陛下下旨責罰。”
“朕的錯誤?”
劉辯聽到這兒,不由哈哈大笑,他的笑聲分外淒厲,讓人聽著有些心驚膽寒。
“朕有什麼錯誤?朕哪裡是錯的?你又是何人?敢指責朕?你是劉德然嗎?”
劉忠道:“大王,臣乃是甘陵王劉忠,此番奉各位諸侯王推舉,為眾諸侯王的領頭人。”
“陛下若是沒有錯誤,那臣敢問陛下,司州百萬叛軍是何故?關中遍地匪亂,又是何故?”
“陛下的小錢之政,導致民間的米價飆升,一鬥米竟達至數萬錢,普通的百姓根本承受不起,連飯都吃不上了,這又是何故?”
“陛下窮兵黷武,向西涼用兵,致使國庫空虛,社稷處於累卵之危,大好兒郎,皆死在西北戰場之上。”
“這又是何故?”
“難道這些還不是錯誤嗎?”
劉辯一見此人不是劉儉,而是什麼甘陵王劉忠,還打著諸侯王領頭的名義來質問自己,不由勃然大怒。
“你算什麼東西,也配與朕說話?哪個是劉德然!站出來!”
劉儉隻是在人群中閉半閉著眼睛,充耳不聞。
就在這個時候,劉虞也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老臣,劉虞拜見陛下。”
何太後是認識劉虞的,他一看見劉虞,頓時忙道:
“劉伯安,你乃是先帝的股肱之臣,更是漢室宗親的俊傑人物,怎麼如今也跟他們裹在一起,來長安造反嗎?”
劉虞道:“君不正,則臣當以死力諫。”
劉虞出現在這裡,就說明天下大半的劉氏宗親中的名士都是心向他的。
畢竟劉瑜的聲望在漢室宗親中那可不是一般的高啊。
劉辯氣的咬牙:“朕有何不正之處?”
“陛下自登基之後,有十大過,若肯更改自勉,則臣等自然會退去,並向陛下請罪,若是陛下不改,那臣等今日恐怕就是不能走了。”
劉辯聽到這兒,雙眼都變得有些紅了。
“竟敢給朕列罪狀,還十個?”
“不是罪狀,是陛下的過失。”
何太後猛然站起身,環顧著一眾朝臣道:“這些打著漢室宗親名義的豺狼,竟然對陛下這般無禮,我大漢朝的忠臣都哪裡去了?竟無一人為陛下直言?”
王允當即站了出來。
“劉伯安,你竟敢直言天子之錯,怎麼?難道你要替天子而代之嗎?”
劉虞看都不看王允一眼,道:“陛下的第一條大過。”
“就是親近小人,遠離賢臣。”
“王允、楊彪,淳於嘉,皆是謀反亂政之人。”
“陛下卻以這些人為三公。”
“敢問陛下,國家如何不亂?”
“社稷又何以能安?”
“大漢天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早晚必毀於這些叛賊之手。”
楊彪氣道:“劉虞!你竟敢出言詆毀我等。”
劉虞道:“詆毀?”
“叛賊李傕,郭汜,在關中之地囤積糧草兵械,如今已經認罪伏法,並將爾等供出。”
“這兩個西涼賊子,若是朝中沒有人作為支持,如何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他們的供詞就在這裡。”
“你們幾個如何能洗脫得清?”
“天下皆知,你們三人就是大漢朝最大的奸賊。”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