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董卓的知己,隻有1人(2 / 2)

“爾等在長安城中,鼎定乾坤。以雷霆之勢定下大局,如今又來以言辭說我,老夫事到如今,還能有什麼可說的?”

“你們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法正說道:“董公此言差矣,公手中掌握著大軍,如今陳兵於涼州,對於朝廷來說,乃是鎮守於外的大將!朝廷有此大事,豈能不得董公支持?”

董卓冷笑著說道:“說到底,還是忌憚老夫手中的涼州大軍,哼哼,怎麼?難道劉儉還想讓老夫主動將兵權交出去不成?”

法正搖了搖頭:“末吏領丞相之命,來此之前,就曾得到丞相的告誡,說董公領兵一生,為大漢朝建立了赫赫功業,如今已是年過六旬!若是在這個時候奪去了董公的兵權,無異於要了董公的性命,使我大漢朝失去一員大將,此非大漢之福,更非丞相之願。”

董卓瞇起了眼睛,說道:“若是不想卸老夫的兵權,那老夫倒是想問問,劉德然為何要斷了老夫的軍糧?”

法正道:“董公,您這就有些誤會丞相了!”

“丞相何時斷過您的軍糧?您的軍隊如今每天不都有用度嗎?”

董卓惱羞成怒。

“劉德然從長安供應給老夫的軍糧,隻夠我涼州軍隊短時用度,老夫的軍隊在此處是為了打仗的!隨時都可能向西進遠征,一旦過於縱深,豈能沒有存糧?這種供應之法,如何打仗?!”

“讓老夫怎麼打贏勝仗?”

法正嘆息著說道:“董公啊,您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朝廷中出了這麼大的事兒,乃是整頓內政之時,根本就不是對外用兵打仗的時機,當下之即,是先整頓內務,使朝中的局勢穩定,然後再尋機西進,完成先前沒有完成的事情,這才是朝廷眼下最應該做的事。”

“董公若是要強行進兵,隻會徒增整個大漢朝的壓力。”

“咳、咳、咳!”董卓聽了這話,立刻低頭使勁的咳嗽了幾聲。

“劉德然這豎子,這是欲讓你來此氣死老夫的嗎?”

法正言道:“董公此言差矣,我乃是奉朝廷之命來此,所有之事皆是為了公乾,並無任何私怨。”

“況且,今日我來與董公相見,主要也並不是為了說兵權之事,而是想與董公商議,大漢朝今後到底應該如何發展。”

董卓說道:“劉德然如今已經執掌了整個天下,大漢朝怎麼發展,他還需要過問老夫嗎?直接自己去做就是了。”

法正道:“董公此言著實是對丞相有所誤解,董公,難道您覺得丞相是真的怕您不成嗎?您麾下雖有近十萬大軍,但麵對的是整個涼州叛軍,丞相隻要徹底掐斷董公的糧道,您的大軍人數越多,就會崩潰的越快。”

“到時候董公也就算有雄才大略,隻怕也是無濟於事了。”

董卓聽了這話,臉上露出了幾分陰霾之情。

其實這事他心中非常清楚,在劉儉的角度上,他一定會徹底的給西涼軍斷糧,但是董卓就沒想明白,為什麼劉儉不這樣做呢?

眼見董卓臉上露出了疑惑,法正知道時機已到,隨即開始跟董卓打起了感情牌。

“董公不必猶豫,丞相為人重情重義,法某在來之前曾經與丞相就董公之事商議過。”

“丞相曾言明,董公雖然勢力強大,聲望冠絕西州,卻也是朝廷的一員猛將,於公於私,丞相都不願意與董公為敵。”

“而且當年董公與丞相亦有提攜之恩。”

“董公執掌朝堂之後,丞相與董公一同對天下施展新政,董公這些年在朝廷所做的事情,丞相還是非常認可的。”

“我今番來時,丞相曾有一言,讓我轉達於董公。”

董卓畢竟上了年紀,心不如原先那麼狠了。

他聽了法正的話,恍然想起了原先的事情。

想當年自己深恨的這個劉德然,也曾是他的金燕啊。

說實話,劉儉也是改變了他董卓人生的人啊。

董卓能夠走到今天,劉儉確實幫了他不少的忙,而且兩個人之間雖然產生過摩擦,但畢竟在大方向上還是一致的。

這些事情,董卓不是想不到,他隻是因為憤怒而不願意去想。

但是當法正的話真的觸動到他內心深處的某個點的時候,他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了這些事情了。

董卓緩緩的看向了法正,道:“劉德然有什麼話想要轉告給老夫的?”

“丞相說了,寧董公負劉儉,儉絕不負董公。”

雖然這話是場麵話,而且以忽悠的成分居多,但是董卓聽在心裡還是非常有感觸的。

畢竟,就算這話是忽悠,那也說明劉儉也願意忽悠他。

看看那些關東的士族和望族,他們大多都不想忽悠董卓,甚至可以說都不屑於忽悠董卓。

“雖然這話不盡真實,但是劉德然能有這番話,也算說明他對老夫用心了。”

法正道:“丞相這話絕非蓄意討好,董公這些年在朝廷所做的事情,丞相都知道也一直都記得,隻是董公的年紀也大了,這朝廷諸事錯綜復雜,董公恐無法繼續做下去了,隻能有丞相接手。”

“丞相接手董公所中諸事,其實也是符合常理。”

“畢竟當今天下能夠將董公當年所實施的新政繼續實施下去的人也隻有丞相了。”

“而且董公想沒想過,實質新政可能不是一代兩代的事情,董公隻是在涼州大病了一場,弘農王在位之時,就受到了王允和楊彪等人的威脅,廢除了新政。而新政一旦被廢,那就說明董公的執政方略是有問題的,後繼之人就可能會將新政定為罪責,然後借此對董氏家族進行清算。”

“董公,您已經年過六旬,但是您的家族尚有子侄孫輩,我想請問董公,若是真到了那個時候,你有可能保護得了您的家族嗎?”

“董氏家族的未來當何去何從?董公可想過這些嗎?”

董卓聽了這話,臉色有些很不好看。

法正自顧自的繼續說道。

“新政既然是由董公提了出的,那就絕不能付諸東流,因為新政一旦夭折,你董氏必滅!中原各大家族所行事的狠辣手段,想必你也是多少有些知道的。”

“萬萬不可大意啊。”

這話一說出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董卓頓時沉默了。

他也是在朝堂上混跡了許久的人,自然知道法正所言的嚴重性。

法正今日所言,並非危言聳聽。

當然,他也知道,這話應該不是法正所言。

而是劉儉說的。

不錯,新政打從他董卓提出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和他董氏一族的命運息息相關。

新政若死,他董氏一族也必然會被廢除新政之人連根拔起。

所以,新政絕不可滅。

新政不滅,則董氏可活!

唉,知他董卓者,還是非劉德然莫屬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