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袁寵回到長安的第三日,劉儉就帶他去到了當朝太傅的府邸。 當朝太傅正是董卓。 但是現在的董卓已經不復當年的威勢。 兩個月前,董卓的舊疾終於再次復發,這一次,連華佗都救不了他了。 華佗的醫術再高,他也隻能救病,但不能救命。 有的人命數和壽數乃是天定,非正常人力所能挽救。 根據華托的診斷,董卓的壽命也就是在今年而已了。 當朝丞相來訪,就算是董卓有病,他也要親自接見。 隻不過,現在的董卓已經隻能躺在床榻上,而不能坐立起來了。 在見到了袁寵的那一刻。董卓的眼中流露出了幾分驚訝。 雖然他現在躺在床榻上無法坐起來,但是一夕之間,董卓覺得眼前這個人的眉宇之間似乎有幾分熟悉。 隻是他現在病的厲害,腦袋昏沉沉的,思路不清晰,他實在是想不起來自己在什麼地方見過這個人了。 董卓隨即看向了劉儉,問道:“丞相今日來此,為何要帶著一個不相乾的人來見老夫啊?” 劉儉淡淡的一笑,說道:“太傅,有些人你沒見過,並不代表其與你不相乾……今日劉某來探望你,探望伱的病情是其一,第二就是要領這位青年來見一見你,他與你之間的淵源也算是頗深。” 董卓聽到這兒,頓時流露出了幾分驚訝之情。 他疑惑的再次看向了袁寵,開始細細的思索了起來。 袁寵在來見董卓之前,心情其實還是比較復雜的。 雖然他對於袁基和生母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但是這個董卓確確實實是殺害了他父母的兇手。 感情上,袁寵雖然對董卓沒有過多的仇恨,但是在道義和義理上,但他心中始終過不了自己這道坎兒。 即使是他,如今對人生有了新的目標,他內心的深處依舊有著關於這件事的迷茫。 特別是他的仇人,還都是當今天下赫赫有名的大佬級別人物。 有董卓,有袁紹,有袁術……袁遺,袁敘那些當初響應了袁紹討伐董卓的人都算。 先前,袁寵曾想過,自己到這些人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但是直到今天,當他現在見到躺在床榻上,奄奄一息病入膏肓,滿麵枯槁的董卓的時候,袁寵驚訝的發現他的內心竟然是如此的平靜。 看著麵前這個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老者,袁寵發現自己其實對他一直都沒有什麼過深的仇恨。 他有的,隻不過是世俗之見,禁錮在他身上的那份迷茫和道義。 “你是……袁士紀之子?!” 董卓看著袁寵好半天,終於從他的眉宇之間找到了當年對袁基的幾分印象,他猛然之間想了起來。 袁寵見董卓認出了自己,很是平淡的點了點頭,說道:“是。” “哈哈哈……” 董卓聽到這兒,不由露出了笑容。 “報仇來了?” 聽董卓這麼說,袁寵並沒有作答。 他隻是走到了董卓的床榻邊,然後在一旁的一個木凳上坐下,靜靜地看著他。 “董太傅似乎並不害怕我來報仇,你可是覺得我會顧及義父的顏麵,殺不了你?” 董卓依舊是在笑著。 他搖了搖頭,說道:“你太不了解你的義父了。” 說著,便見他轉頭看向一旁的劉儉。 “敢問劉丞相,若是袁公子想要殺老夫的話,你可會出手阻攔?” 劉儉淡淡道:“不會。” 董卓隨即看向袁寵:“聽到了吧,你義父不會阻攔的。” 袁寵聽這兩個人說話似乎頗有默契。 他好奇的看向了董卓,說道:“既然我義父不會阻攔於我,那你為什麼還不害怕? 董卓說道:”不是不害怕,而是習慣了。” “這天底下想找老夫報仇的人多了,哪是光你一個人呢?老夫從當年進入仕途以來,就無時無刻不在麵對著被人尋仇的情景。” “當年在涼州的時候,天天就是把腦袋枕在刀子上睡覺。” “後來老夫入了朝堂,步步高升,直到進入京城,掌控權力,想殺老夫的人可就更多了。” “老夫自信的說一句,想殺老夫的人,沒有一萬,也得有八千!” “老夫若是日日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怕是早就活不到現在了。” 說到這兒的時候,董卓扭頭看向了一旁的劉儉,笑道: “這一點,想必丞相也是感同身受吧。” 劉儉並不否認,他隻是點了點頭說道:“到了咱們這位置,天下想殺咱們的人實在是多,確實無可奈何。” 董卓用力的支撐起身體,道:“袁公子,令尊與袁氏一族確實是死在老夫手上,這一點無何厚非,但是老夫當初殺他們,也隻是純粹為了自保而已。” “當然,就算是因為自保,他們也是死在老夫的手裡,但是老夫對令尊個人並沒有什麼仇恨。” “相反的,老夫與你袁家當年淵源頗深。” “隻可惜世事變遷,人在其位,就不得不謀旁人之命也。” “老夫如今,那是案板上的魚肉,任憑袁公子拿捏,你若是想要老夫的性命,就盡管來吧,反正老夫也活不了多久了。” “說句實在話,老夫這輩子活的也夠本了。” 袁寵卻搖了搖頭:“我不會殺你,為了大局,我肯定不會殺你。” “你率領涼州兵將歸順了我義父。” “我若是現在殺了你,那就是阻礙了義父對涼州的收服進程,同時也會給義父背上一個言而無信的惡名。” “董太傅,我今日來此,並不是為了要你的性命,我隻是為了看一看你這個人。” “畢竟我的父親是死在你的手裡,我們袁氏一族中人也都是亡在你手。” “若是不在你臨終之前看一看你這個人,隻怕我真是有些對不住我的生身父母了。” 董卓嘆道:“袁公子能夠如此的為大局著想,著實不愧是劉丞相的義子,隻可惜,你今日若是不殺我。從今以後就沒有機會了……難道這不會成為你一生的遺憾?” 袁寵突然笑了。 “若是換成少年之時,我或許會這樣想,但是今世今日,麵對你我卻並沒有那麼多的仇恨與想法。” “董太傅,說句實話,我現在胸中的誌氣就是幫助我義父振興這個王朝,改變這個天下,你的性命在我眼中實在是一文不值。” “或者說,你的性命對於我的誌氣來說,根本就不值一提。” 董卓長嘆口氣,道:“聽你這麼說,老夫這心中反倒是有些不快了。” 袁寵站起身:“董太傅,袁某今日來此,就是想見見你,而今日一見之後,你我這輩子再無相見之日。” “咱們各自珍重吧,告辭了。” 隨後,便見袁寵拱了拱手,轉身離開了董卓的房間。 董卓略顯驚訝的看著袁寵的背影,隨後伸手指了指他,對劉儉說道。 “到老夫這裡就說這麼兩句話就走了?” 劉儉道:“那太傅還想讓他說什麼?” “唉,老夫還以為他會喊著滅老夫滿門呢。” 劉儉聽到這,哈哈大笑,說道:“那你真是太小瞧我兒子的肚量了,我的兒子豈是那般碌碌之輩?” 董卓張嘴糾正劉儉,說道:“是袁士紀的兒子。” 劉儉認真的反駁:“既是袁士紀的兒子,也是我的兒子。” 聽到這,董卓感慨一嘆。 “難怪這小子連生身父母的仇都不報了……看你們父子這副樣子,他又哪裡像是失去父母的人呢?他的人生中一直都有父母,又何來仇恨之說?難怪難怪。” 說到這,董卓突然一歪頭,使勁的咳嗽了起來。 當著劉儉的麵兒,他甚至咳出了鮮血。 看他這副樣子,劉儉也知道,董卓的時日怕是不長了。 待咳嗽完之後,就見董卓長長的嘆息口氣。 “時日無多,時日無多,老夫之命,休矣。” “劉丞相,願你們父子能夠實現你們的誌氣……” …… 袁寵一直在太傅府邸的院落中等待著劉儉。 少時,終於見到劉儉從董卓的房間裡出來了。 袁寵走上前說道:“父親。” 劉儉伸手拍了拍袁寵的肩膀:“兒啊,今日見了董卓,你可有什麼感想?” 袁寵此刻仿佛無比輕鬆。 “父親,孩兒此刻什麼想法都沒有,見了他之後,孩兒才知道,這個人在孩爾心中根本無足輕重。” “見不見他其實都無所謂。” “隻是,孩兒此番也終於算是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劉儉感慨道:“如此甚好。” “父親,孩兒有一事不明,想要向父親詢問。” “你說?” “那董卓病成這副樣子,他的兒子在何處?” 劉儉轉過頭,向著董卓房間的方向看了一會兒。 “其子,早夭。” 袁寵聽到這恍然地點了點頭,接著也是輕嘆口氣。 建安二年十一月初四,太傅董卓病逝於長安。 …… 雖然貴為當朝太傅,但是董卓之死對於朝局沒有任何影響。 早在他當太傅之前,大漢朝最頂級的競爭隊伍就已經將他踢了出去。 而就在董卓死後的十天。 南方各地驟然一陣風起雲湧。 袁紹自領為大將軍,發布討賊檄文,陳述劉儉的罪狀。 袁紹稱劉儉自打進入長安之後,擅行廢立之事,奪取皇帝的權利,有自立反叛之嫌。 他袁紹當糾集天下英雄,共同討伐逆賊劉儉,匡君輔國。 同時,袁紹也打出了清君側的口號。 劉儉在知道袁紹打出清君側的口號之後,不由啼笑皆非。 他當著眾人的麵說道: “紹,無新意也。” 也難怪劉儉!會這麼說,清君側都是劉儉當年玩剩下的,袁紹現在撿起來又重新玩兒一遍,當然是沒有任何新意的。 袁紹的兵馬開始向著南陽集結,兵鋒直指雒陽。 劉儉派遣大將趙雲總督兵馬,並以沮授為軍師,顏良和文醜為副將,在雒陽2集結重兵與袁紹交手。 而江東那邊,曹操也開始響應了袁紹的號召,將兵馬向著下邳國移動,似乎有進犯徐州之意。 同時,豫州的孫策也在袁紹的指揮下,鋒芒指向了兗州。 兗州方麵,先前趙雲在平定了兗州的戰亂之後,就已經返回了雒陽在那裡統兵。 而兗州方麵,劉儉則是派遣了公孫瓚,率領精銳的騎兵代表自己前往駐紮。 公孫瓚的騎兵,原先長年在邊疆縱橫,常常一日奔馳兩百裡,擅長疾風式的進攻。 孫策雖然驍勇,又統帥孫堅的舊部,但是論及奔襲能力,遠遠不及公孫瓚。 而且劉儉知道袁紹交給孫策的任務就是要破壞兗州的屯田,所以在這場戰鬥中,機動力非常的重要。 劉儉相信,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以公孫瓚手下騎兵的機動能力,完全可以阻擋孫策的豫州兵。 至於徐州那邊,劉備有程普、韓當、太史慈等人輔佐,想要與曹操一較高下,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隻是曹操的手下還有一個擅長軍略的周瑜。 不過,劉備手下還有一個魯肅。 雙方可以說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劉儉很期望劉備和魯肅能夠給自己打出一場漂亮的江東阻擊戰。 涼州那麵,馬騰和韓遂在得到了消息之後,再次出兵,向著張飛所在的隴西郡強攻而去。 隻可惜,張飛和劉表早就事先得到了劉儉的提醒,一早就等待著馬騰和韓遂的再次來犯。 而且劉儉這邊還從長安派遣徐榮率領五千人馬去往涼州助戰。 對於涼州,徐榮早就躍躍欲試了。 如今,劉儉終於讓他率兵去了涼州,做出好了充足準備的徐榮,這次決定在涼州大展身手。 至於益州方麵的袁遺,劉儉倒不過於擔心。 他要是敢從蜀中出來,劉儉就決定親自率兵去教訓教訓他。 這次劉儉要讓袁紹的全盤計劃再次崩盤,讓他無功而返,從今以後隻能采取防守之勢。 也就是雙方劍拔弩張,在大江南北準備展開會戰之時,劉儉收到了劉備的一封私人書信,那上麵除了與他閑話家常之外,還說了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 劉備告訴劉儉,今年的徐州,地方鄉試,郡試,以及州試,有一名青年才俊在一眾士子之中脫穎而出,皆以第一名的成績霸了榜單。 這個人叫做諸葛亮。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