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BJ的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盡管此時是上班時段,限行的周三,文軒他們還是吃了“爆堵”,這讓歸心似箭的大孝子無比煎熬。 一路紅燈,走走停停,偶爾有司機大哥狂躁地摁著喇叭。到達霞光路,22公裡的路程已經開了近1個小時。 當文軒獨自轉進逼仄的小路,遙望那棟玫紅色的老舊居民樓,之前煩躁的心情頓時一掃而光。 “叮咚”,卓家的門鈴響了。 此時卓越正坐在客廳沙發上,一邊戴著老花鏡津津有味的翻看《參考消息》,一邊悠然品茗。 老伴劉冉在廚房洗菜,聽到動靜,二話不說就沖出來了,這是多年兼職廚子、門衛、保姆的習慣使然。她在圍裙上擦了擦濕手,笑問:“誰啊?是文君嗎?” 老卓對寶貝女兒的寵溺絲毫不亞於老伴,連忙放下報紙,饒有興致地盯著大門。 “送快遞的!”門外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 老卓用見怪不怪的目光瞥了老伴一眼,埋怨道:“又在網上亂淘東西,上次你買的那件羊毛衫可還在櫃子裡扔著呢,總共也沒見你穿過幾回。” 劉冉大膽推測:“最近沒網購啊,肯定是君君在淘寶上買的東西,怕沒人接收,所以寄到這兒了。” 她略顯失落地打開門,當日思夜想的兒子赫然站在自己麵前,卓母一下子呆住了。 “爸,媽,我回來了!” 劉冉喜極而泣,抱住兒子問個不停:“幾時回國的?是有演出嗎?吃飯了沒有?晚上住賓館,還是住家裡?” 老卓難得放下父輩的矜持,也激動地站了起來,關切地問:“怎麼回來也不提前說一聲,我們好去機場接你,這次打算在國內待幾天啊?” 文軒看著二老期盼的眼神,狡然一笑:“父母在,不遠遊。我要是長期賴在這兒吃住家飯,你們不嫌棄吧?” 卓父卓母相顧愕然,關心則亂,忙問:“文軒,你該不會是被炒魷魚了吧?” “兒子,到底出什麼事了?” 為了不讓“喜相逢”變成“批鬥大會”,文軒趕緊把來龍去脈和盤托出。 聽完兒子刪繁就簡,輕描淡寫的跳槽經歷,老夫妻總算長舒了一口氣。 劉冉破涕為笑:“能回來就好,一家人團團圓圓,比什麼都重要。哦,對了,你和君君在晴翠園買的別墅,我們老兩口住不慣,一直閑著。你要想搬去住,回頭我給你收拾收拾,反正退休沒事乾,過去給你做做飯,洗洗衣服,發揮一下餘熱也是蠻好的。” 文軒眼圈微紅,心疼道:“媽,兒子不差錢,用不著您伺候,雇個保姆就行了。您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保重身體,享享清福,沒事陪我爸天南海北旅遊散心。” 卓越打趣:“你媽就是吃苦受累的命,讓她披著狼皮,裝剝削階級,太強人所難了。” 劉冉反唇相譏:“你還好意思說我,之前在晴翠園別墅雇過一個小保姆。你爸又是失眠,又是便秘,渾身都不自在,沒兩天就把人辭了。” 為了避免戰火蔓延,家宅不寧,文軒趕緊出麵做和事佬:“好了,好了,又沒讓你們騎在別人頭上作威作福,雇個保姆而已,用得著這麼小題大做嘛!你們不習慣,那就慢慢來。對了爸媽,知道兒子為什麼選擇今天回來嗎?” 夫妻倆麵麵相覷,茫然搖頭。 文軒從行李箱中取出一個精致的空白相框擱在茶幾上。 雖然相框看上去很上檔次,但畢竟隻是放照片的擺設,沒什麼過於出奇的地方。和文軒平日大手筆的禮物比起來,這次的驚喜實在有點“小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