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4季彩之丘(1 / 1)

在臨近夏末的某一天,慕白與沈嶽、阿杜、攝影師、造型師、助手一行數人踏上了赴北海道美瑛町的旅程。   日本與中國隔海相望,一衣帶水。從幾人的閑談中,慕白得知機身下這個形狀酷似小海馬的島國,就是曾經的倭國。   在前世,臻於強盛的大唐帝國威震四夷,聲名遠播,無論是商貿、文教、軍事、農耕、外交等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堪稱世界霸主。因此到唐朝學習語言文化,取長補短,便成為當時的一種風尚。   倭國先後十九次派遣唐使訪唐,來取經,交流的學問僧、留學生更是不計其數。自己在朝堂上結交的好友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呂,便是地地道道的倭人。   當時的交通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有快捷的飛機可坐。要抵達唐土,隻能乘船走水路,漂洋過海而來。汪洋無邊無際,變幻莫測,一旦遇上風暴,往往船翻舟沉,九死一生。   世易時移,命運變遷,慕白這位唐人,居然要冠履倒置,到日本“取景”拍照,他也隻能無語問蒼天了。   一行人下了飛機,便登上一輛劄幌牌照的小巴車,隨著地接導遊犬養三郎,開啟“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由於個頭矮小,四肢短粗的旅行社向導,犯了大唐天子李隆基“三郎”的名諱,慕白不由得多看了他幾眼。這家夥賊眉鼠眼,氣質猥瑣,留著一小撮胡子,與儀貌豐偉的唐明皇簡直有天壤之別,真不知道他爹媽哪來的底氣,給兒子取如此尊貴霸氣的名字。   不過這家夥謙恭守時,嘴皮子功夫倒是了得,漢語說得呱呱叫,引經據典,談笑風生,居然連“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的朝代歌都會背。   望著窗外行人寥寥,林立的高樓逐漸稀少,一向不操心的慕白不禁納悶:“噯,不對吧,這車子是往哪兒開呀,怎麼越來越偏,連個人影也沒有,該不會是到荒郊野外拍照吧?”   鄰座的沈嶽泰然一笑:“你啊,來之前肯定沒做功課。最美的風景往往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怎麼可能會處於熙來攘往的繁華都市,稍安勿躁吧!”   隨著車內的花香由淡到濃,車輪沾染的泥土由少到多,《風尚先生》攝製組終於來到清幽靜謐的文旅小鎮,來到拍大片的第一站四季彩之丘。   一行人隨著犬養三郎的腳步,小心翼翼踏入花田,瞬間被無法言喻的自然風光征服。   眼前的美景仿佛色彩艷麗的童話世界,一排排種著薰衣草、向日葵、波斯菊等各色奇花的田野,沿著高低起伏的丘陵綿延不絕,猶如色彩斑斕的彩帶伸向遠方。   微風拂來,花草搖曳,縷縷沁人心脾的花香四處彌散。   慕白前世遊歷四方,見多識廣,縱然是遍植奇花異草,四季常春的皇家禦園,也無法與眼前的盛景相媲美。   他在看呆之餘,不禁大發感慨:“好一處臻至畫境的人間美景,放眼望去,瞬間就會迷了眼眸,醉了心田!”   一旁的阿杜連聲附和:“哇哦,能親眼目睹如此綺麗,如此純樸的田園風光,真是不虛此行!”   沈嶽張開雙臂,一邊暢快地呼吸著芬芳的空氣,一邊盡情地擁抱著美好的大自然。   “這裡是上帝遺落在人間的調色板,更是宮崎駿漫畫中的夏天。慕白,好好感受眼前絕美的風景,用心品味歲月靜好吧!”   見沈嶽、慕白兩位大咖不務正業,遲遲不肯挪地方,雜誌社方麵的辛總監急得團團轉。他不願直接出麵得罪人,便把掃人雅興的艱巨任務交給了“小日本”。   犬養三郎顯然不是頭回處理這類棘手的“趕人問題”,狡黠一笑,便又開始了他那略顯走調兒的漢語。   “各位來自友好鄰邦的貴客,四季彩之丘是北海道著名的景點之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是許多日劇和廣告的拍攝地,這裡每年都會接待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遊客。請大家隨我前往最佳拍照地點,去晚的話,人來人往,就拍不出最美的照片嘍!”   沈嶽的睿智與敬業是圈裡有口皆碑的,日本三郎剛一越俎代庖插話,他就明白了對方的用意。《風尚先生》雜誌社花大價錢請他們遠渡日本,是來拍照工作,而不是觀光旅遊的。若非本期雜誌的主題是人與自然,他們才不會如此興師動眾,舍近求遠地出國拍外景。   愛生活的沈嶽閑時喜歡拍照,家裡攝影器材一大堆,自認處於攝影者7個等級中的2級半,即位於富裕攝影師向專業攝影師過渡的階段。他深知一張完美的照片是光線、色彩、線條、影調交織的藝術,有一項存在偏差,出來的效果便會大打折扣。   國民大叔收斂心神,排除雜念,全身心投入工作,立刻召回在多彩花田撒歡狂拍的女助理佳佳。   缺乏契約精神的慕白,對於大煞風景的猥瑣三郎嗤之以鼻,故意磨磨蹭蹭,走得最慢。   在他看來,這些腳步匆匆,隻會拚命工作,不懂享受生活的人,完全不懂美學的真諦,實在無趣至極。要想拍出美照,何必非要刻意為之,局限於某時某地,融入其中,自然隨意才是最重要的。   But,慕白的小眾思想,根本不受待見。在大夥頻頻回頭,用眼神警告其拖後腿的暗示下;在三郎狗嘴吐不出象牙,說早拍完早收工,附近沒飯吃的威逼下,特立獨行的當紅巨星,隻得曲己從人,盡量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