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梁園吟(1 / 1)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如果真的如此,李白願用一千次的回眸,換取與文君再次的邂逅,他要親口告訴對方——讓我們重新開始,好好再愛一場。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重燃愛火的李才子,雖然暫時還沒能與文君取得聯係,重修舊好,但他所期待的“世紀大復合”,卻在夢境中提前實現了。   長篇大夢既虛無縹緲,又與前世的人生經歷高度重疊,簡直就像是在回顧他個人的情史。   慕白前世不僅仕途不順,感情經歷也頗為曲折,一生之中共有四段愛情故事。第一任妻子,乃是前朝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盡管這段女尊男卑,帶點政治色彩的婚姻一直不被外界看好,夫妻二人卻是情深愛篤,從沒吵過架,紅過臉,小日子過得甚是美滿。不幸的是,發妻陪他走完12年的幸福時光,便因病撒手人寰。   第二任妻子劉氏,是他喪偶之後,舉家遷居東魯兗州時,相親認識的。這對半路夫妻的結合,純粹是搭夥過日子,之間並沒有深厚的感情基礎。風花雪月,浪漫吟詩,終究抵不過柴米油鹽的現實生活。劉氏見丈夫整日飲酒玩樂,好高騖遠,嫌隙日深,最終與之分道揚鑣。   大唐才子的第三個女人,是他空虛寂寞,壯誌難酬時納得小妾。那個婉麗乖巧的鄰家女,性子恬淡,話少的可憐,以至於他常用“悶葫蘆”來取笑對方。小家碧玉如匆匆過客,除了為他誕下一子之外,並沒有在李白的人生中留下太多的濃墨重彩,由於體弱多病,沒幾年就去世了。   真正讓李白魂牽夢繞,難以忘懷的,是他與宗楚客孫女宗煜的浪漫愛情故事。   天寶三載秋,職場失意的李翰林,賜金放還,再次開啟了說走就走地逍遙遊。他單人獨馬離開帝京長安,輾轉來到洛陽,按照上次的約定,與小迷弟杜甫共遊梁宋。   李白這時早已名播海內,詩傳天下,而杜甫不過是詩壇新秀,小荷才露尖尖角。杜子美對“謫仙”盲目崇拜,已達到高山仰止的程度,他這人本就性格內斂,一激動更是話都說不囫圇了。   結伴旅行的意義在於相互照應,快樂加倍。可杜甫偏是個少年老成、命運坎坷的悲觀主義者,整天哭喪著臉,不是為生計發愁,就是為國運擔憂,實在影響外出的心情。   就在李太白被充滿壓抑與焦慮的雙人旅行,折磨得快要崩潰之際,他的大救星來了。   二人踏入宋州地界不久,就遇到了客居在此,躬耕取給的高適。達夫文武雙全,豪情滿懷,由於父親早亡,家道衰落,一直懷才不遇。生活的艱辛,科舉的落榜,非但沒有將其擊垮,反而教他學會苦中作樂,磨礪出堅忍不拔的意誌。   高適聽聞大名鼎鼎的李翰林到宋州出遊,當下前去拜會,熱情好客地充當向導。   性格豪爽,快人快語的盛唐才子,甚對李白的脾胃,三人一拍即合,決定借著風雲際會,攜手同遊。   這一日,他們說說笑笑來到梁園遊玩。李白置身假山亭榭之間,有感於昔日梁王宮闕的乏人問津,滄桑巨變,提議找個地方邊吟詩吃酒,邊憑吊懷古。   梁園雖然蕭條敗落,畢竟是西漢梁孝王劉武建造的皇家園林,一圈逛下來,杜甫、高適早已累得腿腳酸軟。二人正中下懷,當即拍手稱是。   詩壇三傑借用一間剛剛修繕的廂房,請園內的一位雜役幫忙跑腿,置辦酒菜。   不過一炷香的功夫,美酒佳肴均已備齊,端上幾案,就連筆墨紙硯也貼心地準備妥當。   三位詩友談笑風生,杯來盞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好不快活。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李白從杜、高的言談舉止,斷定二人博古通今,心懷遠大,極力慫恿他們以詩佐酒,一展高才。   曠世奇才在前,兩位無名小卒豈敢率先賦詩,賣弄文墨。一個謙虛推讓,聲稱還在醞釀;一個搖頭裝醉,表示沒有靈感。   李白當仁不讓,朗聲大笑:“看來二位賢弟,火候欠佳,尚未找到作詩習文的精髓。凡有大成者,無不嗜酒貪杯,文王飲酒千鐘,孔子百觚。為兄若不碰酒,恐怕搜腸刮肚,也作不出好詩。一旦美酒入喉,馬上文思泉湧,下筆千言……”   說完,他將杯中的殘酒一飲而盡,帶著三分醉意來到擺有文房四寶的書案前。   大唐第一詩人,拿起筆架上的狼毫,一麵慢慢踱步,一麵構思詩文。不知是不是剛才信口開河,冒犯了亡靈,一連想了幾個開頭,都不甚滿意。   就在李白遲遲難以下筆,顏麵掃地之際,一陣悠揚婉轉,如輕雲出岫的琴音驀然穿墻而入。   被優美琴律滋潤心田的李翰林,創作靈感一下子爆發,提筆揮毫,在身側的粉壁上龍飛鳳舞寫起來。   杜甫、高適對李白汪洋恣肆的才華驚為天人,深深折服,不禁同聲誦讀:“《梁園吟》,我浮黃河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青蓮居士撫今追昔,借詩抒懷,將自己心中的苦悶與擔憂隱含其中。等行雲流水地寫完最後一句“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琴音恰好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