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東方還是西方,那些傳了千古的神話都是二郎爺的那個——神聊,再怎麼也成不了事實,那我們的最早祖先究竟是咋來的呢? 很早很早以前,天空中有許多象雲卻又閃閃發光象許多星、象星卻又蓬蓮鬆鬆象一團雲,如蒸氣一般的東西。它們在空中不停地攪動、旋轉。幾萬萬年後,中間最大的一團凝結成了總瓢把子——太陽,一部分陸續甩飛出去凝結成行星,整天圍著老大不停地轉。 隨著各方勢力的不斷加大,一些星雲小弟便脫離了行星戰團,改弦易張,開始自立門戶,溫度漸漸降低後成了星球。 一個內心非常狂熱的星雲,從太陽的小弟隊伍中分出來,過了幾萬萬年,熱度才慢慢降低,在其表麵凝成了薄薄的殼,這就是最早的地球。還收了月亮做小弟,繞著自己亂轉,整日鞍前馬後的伺候自己。 那時的地殼上空布滿陰雲,不斷下如開水一般的熱雨。好在這些雨還沒有降到地麵,就被地麵熱氣蒸發,化為水汽上升到空中,循環不絕。 又時隔多年,終於有一場滾燙的熱雨降到了地殼上,燙得地球一陣忽高忽低的顫動,引起皮層劇烈的崩裂,地層斷裂的聲音,轟轟不絕。到處是熊熊燃燒的火山,無數巖石灰塵滿空飛舞,紅徹雲霄,遮得一點日光都沒有,和天崩地塌一般。 就這樣又折騰了幾萬年,地球表麵熱度越降越低,象一個核桃殼的地殼也越來越厚,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略帶一點扁形。 大量的雨水開始降到地麵、凝結成成海洋。隻有泰山山頂一點點陸地露出水麵,其餘的地方都是水。比起以前,盡管已經安靜得多。可黑雲依然濃厚,遮蔽日光,狂風暴雨不斷地吹擊,把地麵的巖石溶化成泥,帶到海洋裡去。這就是所謂天地初開。 那時還不曾有生物,後來水裡漸漸出現了一些很微小的蛋白質,慢慢變成泡沫一般,飄來飄去的單細胞水藻,不斷被海水潮汐沖到岸邊。隨著水藻越生越多,就漸漸有了比它更綠更大的苔蘚。 海洋水底生滿了紫菜、石花菜、海帶、馬尾藻之類,朱碧紛披,非常好看,使水裡增添了許多生趣。之後,身體小得很的曙蟲、圓得象銅錢的貨幣蟲和鮫石蟲、太陽蟲等等無數極小的動物也生了出來。雖說他們的個頭非常渺小,可它們卻是一切動物的祖先。 那些蟲類身體都是軟的,離開了水就要死亡。漸漸有了一種比它們更適於生存的甲殼動物出現。其中繁殖得最早的是身子又扁又平,每一部都裂成三片的三葉蟲。因它偶然能離水,差不多整個地球都有它的蹤跡。後來大一點的魚類等最高等的動物也有了,整個地球簡直成了魚的世界。 那時水裡生物為了自己的生活,互相爭鬥吞吃,大的吃小的,強的吃弱的,你搶我奪,把海洋攪得天翻地覆。 一部分植物,繁殖得很快。借助海水漲落之時,和水離開。那些不能適應環境的,自然枯死了;那些堅強的,隻是在表麵形成了一層皮,保持體內水分,根部也增加了吸水能力。慢慢變成了陸地植物。不久,能用肺呼吸空氣的肺魚,利用退潮,藏在泥裡生活。後來象青蛙、蠑螈等兩棲動物也漸漸在陸地出現。 自從植物到了陸地,自身樣子也改變了,種類也增加了。那時比現在溫暖,沒有冬天,樹本永遠青青,又高又大,都很茂盛。隻是還沒有美麗的花和芳軟的草,也沒有哪哪歌唱的蟲鳥和翩翩飛舞的蜂蝶。隻有時時火山爆發的巨響和紅焰來驚醒陰森寂寞的世界的沉默。火山每爆發一次,地殼就跟著變動一次。陸地漸漸高了起來,海水也逐漸涸淺,到了最後,中國成了一片大陸,海水完全退去,魚類的黃金時代便結束了。這時氣候大變,寒冷無比,全球都在冰雪堆積之下。冰雪漸漸融化後,許多古生代植物都已壓積在地層底下,變成煤層。地球上又另外生出棕櫚、蘇鐵和銀杏、鬆、柏之類許多植物。 這期間,多生物都死亡了,隻剩下少數,進入一個叫做中生代爬蟲時代。 爬蟲時代開始,最早的爬蟲,古生代已經有了。後來越生越多,身子也越來越大。它們不得不用細小的四足,拖著笨重的身子,在潮濕的沼澤裡勉強爬行覓食。這樣掙紮了幾十萬年,到了中生代,居然四足發達起來。有幾種還會用後肢和尾巴來支持身體,把前肢伸出覓食。後來益發生得長大無比,成了空前絕後的兇猛大動物,獨霸世界數百萬年。 同時代的動物,統統給它們吃得走投無路,隻剩下一些逃得快躲得遠的才留下性命。到了後來,整個地上可吃的東西,費不多都給大肚皮的恐龍吃光了,再也找不到足夠的食物,越來越吃不飽。 這時候,地上已經分出冬夏兩季,漸漸夏短冬長,全年大半都是嚴寒,受不了寒冷的生物全都滅亡。身軀龐大的恐龍類,早已因為食物不夠,終日鬥爭,再碰著這樣寒冷氣候,就漸漸衰微減少,到了最後,這赫赫不可一世的恐龍竟滅了種。爬蟲時代結束,就進到哺乳動物繁盛的近生代。 中生代末期,便有了身上生有溫軟毛發、能夠安全度寒冷氣候的哺乳動物,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它的毛也越生越長。又因幼崽是胎生的,乳哺一個時期,便把覓食避害的本領傳授給幼兒,使它能夠離開父輩,獨立生活。而爬蟲類對於它們所生的卵是完全照顧不了的,因此凍死了許多。隻有鳥類和哺乳類相似,身上也有羽毛,也會孵育撫養幼鳥,所以鳥類也繁盛起來。 近生代初年,冰期已經過去,中國整個大陸都溫暖得四季如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各種樹木非常茂盛。大片大片的森林,濃鬱參天,連綿不斷。地上也長滿了碧芊芋的嫩草和香馥酸的鮮花。萬紫千紅,爭妍鬥艷,又有宛轉歌唱的嬌鳥和逐隊尋芳的蜂蝶,這都是以前所沒有的。 在這樣繁華美麗的環境裡,哺乳類動物享受著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涯,大的小的,應有盡有,大半和現在模樣不同。馬有五個腳趾,身子隻有狗大;狗卻大得和熊一般;大象很多。還有一種貓,牙齒極尖利,象刀一般,後來越變越大,就成了劍齒虎。此外還有駱駝、犀牛、 豺、狼、羊、鹿等等,真是哺乳動物極盛的時期。 在那些動物中間,有一種類人猿和人很相似,它們都在茂盛的大森林裡,終年享受著吃不完的帶美果子。幾百萬年後,因許多火山陸續爆發,氣候慢慢變了,一點一點冷下來,分出寒暑冬夏,不再是以前萬花如繡終歲長春的美景了。 到了大約離現在二百萬年左右時,地殼忽然起了大變動,無數火山紛紛爆裂,天動地搖,地層倒塌了不計其數,這邊凹下,那邊凸了起來。陸陸續續造成了不少山脈,喜馬拉雅山和西藏高原,就是在這個時候造成的,秦嶺、南嶺也出現了。 在山脈之間,流出了浩浩藥蕩的長江、黃河。東邊的大陸陷下成為黃海、渤海。因為高聳的喜馬拉雅山,把帶有豐富水汽的雲阻在山南,不能吹到山北,雨量便漸漸減少,大森林需要的水份不夠,漸漸死去了許多,麵積一天天縮小,供動物食用的果子也大幅度減少,沒法滿足動物所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