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看著此時的爐鼎當中,原本爐中的那塊銀餅現如今已經發生了質變,隻見上麵泛著一層赤紅色的流質,上麵更是長著無數如同麥芒一般黃色的嫩芽。 “成了!養了整整七天,可算是將這黃芽給養成了。” 黃芽顧名思義,便是如同嫩芽狀,又有一元初始,芽者乃為生機之始,蘊含勃勃生機,此物用銀餅為基,再加上水銀為養料,成就這水銀黃芽也叫月魄。 而上麵那層如同流質一般的,就是發生改變之後的水銀,因為形似朱砂,所以說煉丹家又叫此物名號獨體朱砂也,也叫做日魄。 獨體朱砂還有其他妙用,其中因為是水銀變化,所以說仍舊有一些丹毒,可以使用一些水牛奶攪拌之後,再蒸上幾天,加上棗肉攪拌搓成丸,每日空腹用酒服下,可以補足下元丹田,更能夠治療冷氣寒毒。 “如今黃芽已經全了,因趁早脫離朝廷紛擾,專心煉丹,方能成太陰仙位!” 袁盎現如今導引、辟穀之術已有小成,也是時候該借助煉丹之機成為太陰之仙,不過自己現如今畢竟還是在朝廷任職,更何況不出多久又會發生黨錮之禍,自己還是先脫離紛擾得好。 現在距離真正大漢滅亡還早得很,正視自己潛龍在淵積累的時候,畢竟自己有係統在手,爭天下氣運時必經之道,舍不得,日後還得要趟一趟這三國的渾水了! …… “天子在上!臣太史丞袁盎有本要奏。” 漢桓帝看著下麵幾乎排在末尾,快要出宮門的袁盎,才想起來道:“是你呀!我想起來了,去年就是你在後宮舉行的一場祭祀,讓禦花園的花重新綻放不是?” “正是微臣。” “不知道你有何事要奏?” 袁盎行禮開口道:“臣盎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行年五歲,慈父見背。祖父湣臣孤弱,躬親撫養……逮奉聖朝,沐浴清化……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這一番言語可以稱得上是聲淚俱下,袁盎一邊說一邊不住流淚,滿朝文武聽得此話都是心酸不已,更有甚者,連朝堂禮儀都不顧,直接痛哭起來。 要知道漢朝是以孝治天下,舉孝廉首當其沖,便是個孝字,甚至許多的朝廷要員都是因為年輕的時候侍奉雙親,這才被舉為孝廉。 遠的不說,就說太尉黃瓊的祖父黃香,當年就因為為父溫席,這才聞名於天下。 這一篇本就是後世名篇,袁盎雖然改了不少,但是卻依舊感人肺腑,再加上自己生動的演技,把滿朝文武感動得不行。 首當其沖的便是李膺等當世名士,他們都是遵守儒家之學,更是看重個孝字,正好可以借助此事,助長天下正道,自然樂得為之。 “天子在上!太史丞袁盎一片孝心,實乃感天動地,我大漢自高祖開國以來,便以孝治天下,昔日高祖尊其父為太皇,以開孝道之先河,合該允此真情啊!” 一眾大臣紛紛附和,漢桓帝見袁盎官職本就微小不足言道,再加上有如此多的大臣同意,也就允諾了袁盎辭官之事,同時又獎勵袁盎百金,把他樹立成了漢朝的一個標桿。 “幸虧當年上學的時候默誦過陳情表,到如今還記得一些,不然的話也沒這麼容易及時抽身。” …… “子隱,今日朝堂上的一番言語,可真當是感人肺腑,恐怕日後又將成一段佳話矣。” 袁盎退朝之後,便被袁基和袁紹兩人拉來,唯有那袁術對於袁盎卻是愛搭不理,彼時袁基邀請他來共聚,也隻淡淡說道:“要務在身,不便多陪。” “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一來則是祖父無人照料,我確實無法放心。二來則是唯恐朝堂生變,故此便想先回舊地再另謀出路。” 袁紹憤憤不平道:“據我所知,天子最近迷上了太史令宮崇奉上的一樣仙藥,傳聞是片刻,也不能離開,事後更是飄飄欲仙,渾身發汗,可我觀天子如今樣貌麵色蒼白,眼底烏青,恐怕……” 剩下的話袁紹便沒有再說,倒是袁基詢問袁盎道:“不知子隱可知道那是什麼仙藥?” 畢竟袁盎作為宮崇的下屬,相比有些事情比他人還要清楚些,不料隻見袁盎搖頭道:“這個我倒不知,但是我曾聽說過,有一件東西和本初說得類似。” “哦?不知是什麼東西!” 袁盎沉聲回答道:“五石散!” 五石散在此時並不算聞名,等到百年後的魏晉時期,便是風靡於所謂名士之間廣泛流傳的神藥,此物最先服用的人據說是曹操的女婿何晏。 此物服用的時候雖然飄飄欲仙,短期之內可以消除身體的疼痛,使人看上去更加健康,不過卻實際上卻是一樣慢性毒藥,而且流傳盛廣,荼毒了不少的名人,諸如,有裴秀、晉哀帝司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等,學者皇甫謐等等,數不清的人都因為這五石散而喪命。 而且這個藥方甚至流傳到了唐代,直到當時的藥王孫思邈遇此方,當時連他也嚇出一身冷汗,知道這藥方的危害,急忙焚毀不令他流傳世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袁盎把五石散的功效及危害講給了兩人一聽,頓時連他人都失態地驚呼道:“竟然世界上有這般害人的東西!” 袁盎點了點頭,這東西和鴉片沒多少區別,隻不過此物一開始是流傳在上流社會,底層難得接觸,要是一旦擴散開來,隻怕是難以想象啊。 袁紹更是直接一語重的指出道:“這東西如果流傳到朝廷大臣當中,豈不是到時文臣瘋癲、武將軟弱,麵臨四方虎視,我大漢更是岌岌可危!” 此話一出,就連袁盎也有些意外,他雖然知道這件東西的危害,但是卻沒往這上麵想。 現如今仔細想想,隻怕後期魏晉時期之所以人才凋零,發生五胡之亂,也和這東西脫不了關係,畢竟連幾個皇帝都死在這上麵。 “這個宮崇!沒想到竟然拿這種東西獻給陛下,怕是他也居心不良啊。” “隻可惜我悠悠大漢,竟然有這多的佞臣賊子!怪不得你要辭官。” 袁盎也不隻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他知道如今時機未到,大漢氣數未盡,若想要有一番事業還得等一把火,此刻的他更應該是積累實力。 實力一方麵是自身,他本就是為了修仙而爭奪氣運,自然希望在。徹底天下大亂前,至少能夠有太陰仙人的果位。 第二則是威望,自己如今威望還是太少,而且在洛陽恐怕難有作為,反不如龍歸大海,當初前來洛陽也隻為求學並不是為了做官。 第三則是財力,日後若是想要一爭這天下氣運,非得要同劉備曹操等人一般,到時候就更需財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