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天比過去來得稍為晚了一些,不過三月中旬的幾場春雨過後,天氣也逐漸回暖,大地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風辰他們趁著這段時間內的幾個晴天又去了幾次糧倉,現在風車村的地下室內,儲備了500噸的大米,100噸小麥,100噸玉米,20噸食鹽,50噸白糖以及30噸的食用油。 目前的大米不但夠自己吃,甚至風辰還建議沒有事的老人可以發揮餘熱,用大米釀一些酒出來。 小麥其實對於南方人來說並不是主糧,運回來也隻是作為和大米互換口味的備用而已。 而玉米根本就不是給人吃的,風辰運這麼多回來一開始就想好了是拿來喂家禽的。 人體每天攝入的鹽量一般都在幾克,基地一年的用量也才幾百斤,運這麼多回來並不都是為了吃的,等到冬天下了大雪,到時候就可以拿來撒在被冰凍住的馬路上,可以減少很多清掃積雪的麻煩。 糖的作用遠比想象中的重要得多,作為戰略物資,糖可是能夠用來生產火箭彈的,這個東西必須多存一點。 最後就是食用油,那可是他們花了很大的力氣,找了一輛油罐車,將內部清洗了好幾遍,乾凈到能用舌頭舔的程度才去糧倉裝了30噸回來。 糧倉那邊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了,風辰讓大家好好休息了兩天,而他自己則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下一階段的重點項目中了。 這天晚上,風辰和吳海傑,周濤,馬宇,潘成傑,林威五人在別墅二樓的房間內開著會。 風辰將基地定在滴水湖附近,最大的目的就是看中了洋山深水港內集裝箱貨櫃裡的物資。 作為一名曾經就職於港務局的員工,風辰非常清楚洋山港內的物資之豐富,資源種類之齊全,是目前任何地方都沒辦法比的。 而目前最大的難題就是龍門吊,所以風辰希望能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既然修建一個真正的龍門吊這麼困難,我在想可不可以就造一個固定的龍門呢,我們的思維一直停留在仿製上麵,為什麼不能創造出一個我們需要的東西出來呢?!”風辰一連串的問題拋了出來,一下子讓他們陷入沉默中。 幾人今天一天時間一直在一點一點討論自己造一臺龍門吊的可行性,直到剛才,才終於討論得出結果,憑現在的工業基礎,完全不可能。 但是,不輕言放棄的風辰還是在第一時間轉變了思路,才問出了這幾個問題。 “如果做成固定的話,對基座的抗壓要求就比較高了,畢竟每根柱子可是要承受幾噸的壓力,這柱子還不能修太高,要不然承受不住。”潘成傑首先從他負責的領域來分析道。 聽完他的話,眾人又都陷入了沉默。 風辰點了一根煙,吸了一口後,突然問道“那如果把下麵基座的柱子直接改成一麵墻呢?!這樣承重就不會在幾根柱子上了” 潘成傑先是將風辰的想法在腦海了想象了出來,突然覺得或許可行,隨後在幾個人的注視下,在草稿紙上開始了計算。 幾分鐘後,風辰掐滅了手裡的煙,與此同時,潘成傑也抬起了頭,說道“還真可以試試,根據我的計算,隻要整個地基澆築30厘米厚的水泥,兩邊的水泥墻厚度達到半米,長度就可以拉到20米,高度就可以修建到12米的最低要求了。” 聽完潘成傑的話,風辰剛剛還有些萎靡的精神為之一震,對著眾人說道“看來換個角度想一想還是可以找到解決方案的嘛,底座的問題已經解決了,那麼下一個該你了哦,小馬。” 被點到名的馬宇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做固定的話隻要底座能滿足要求,我這裡就沒問題了,吊勾和鋼索我們可以去附近的工地找幾臺吊機,隻要給我一天時間就可以全部拆下來了,改裝估計也就兩三天的時間。” 風辰滿意地點了點頭,轉頭向吳海傑和周濤問道“電力方麵該怎麼解決,你們有什麼好主意嗎?” 兩人互望了一眼,周濤率先開口道“根據我的計算,原來移動式的和現在固定式的能耗應該差30%,按照現在兩臺風車的發電量,去掉基地內日常的需求量,這兩個月是沒什麼問題,但是夏天和冬天是用電高峰時段,目前還沒辦法確定具體數字”。 以為又走進死胡同的風辰,腦筋開始轉動了起來。 一旁的馬宇反而先開口詢問道“如果我在吊索裡麵加兩組滑輪的話,我這裡可以省下一半的能耗。” “那我這裡就一年四季能供應了”周濤馬上接話道。 見此,風辰還是挺滿意他們幾人之間現在漸漸形成的默契。 最後發言的吳海傑就一句簡單的話“給我足夠的電纜就行了。” 風辰最後總結道“那你們明天能不能把各自需要的具體數量報給我嗎?” 五人紛紛比了一個OK的手勢,會議就這樣散了。 當天晚上,除了潘成傑,其他四人都已經將需要的材料清單給到了風辰。 第二天一早,風車村內便忙碌了起來,眾人被分成了八個組,每個組手上都有一部分清單。 由於本次工程的工作量比以往基地內的任何一次都要大很多,而且還要在幾天內完成,所以光靠戰鬥小隊這些人是肯定不夠的。 經過和猴子他們四人的商量後,大家一致同意把基地內所有的勞動力都加入到本次的建設中。 雖然暫時可能會出現一點混亂,但是風辰相信等時間久了之後,彼此間的相互配合會慢慢變得默契的。 而且風辰作為穿越者,深知一些處於末世中的基地的弊端,如果一直由戰鬥小隊來負責基地的全部工作,時間久了必然會有人心生怨言,正所謂人不會喚少,隻會喚不公。 從歷史長河中可以得知,最好的模式當然是戰時為兵,閑時為農的狀態,雖然風辰不會這麼要求基地以這種模式存在,但也不可能將所有的擔子壓到一部分人的身上。 風辰對風車村是有明確的建設要求和步驟的,這是他早在穿越回來之初就列出的計劃,並且一直是按照這樣走到如今的。 未來的風車村是不可能隻是目前的規模的,要擴大就必須有足夠的食物和人,食物這一塊已經解決,所以風辰開始著手解決人這個問題了;而一個能容納足夠多的人的基地是目前要先解決的。 當然每個小組的人員配備也是經過風辰他們五人仔細斟酌之後才定下的,每個組都有三個人配槍,負責大家的安全,其他人都會配復合弓。 基地裡留守的幾十人絕大多數都是老人和孩子,主要負責飼養家禽和照顧基地內的孩子。 幾個部門的人都相應地被精簡了一遍,食堂兩人,倉庫一人,小妮子她們四個人的物資領取部門和醫務室的四人,被風辰直接分到了不同的小組內。 B區的田亞新父母和蔡洋父母,E區的周濤父母,馬宇父母,吳海傑父母,呂新軍父母也都被一對對分到了六個小組。 八個小組,近百人,二十多臺車,從基地內魚貫而出,向著各自的目標而去。 風辰的車上坐著小妮子,風慶和劉一葦,小妮子幾個月來第一次離開基地,沿路一直都在認真地觀察著附近陌生的環境。 兩個弟弟時常會出來執行任務,所以對窗外的景色也沒那麼感冒。 風慶仔細地看著手裡的Pad說道“哥,右轉走兩港大道,到滬南公路左轉,再到南祝路右轉。” 風辰“嗯”了一聲,單手轉了一圈方向盤後車子駛入了兩港大道,從後視鏡裡看了一下後麵緊跟著的兩臺大貨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輕踩油門,將車速緩緩加了上來。 “一會你不要亂跑,跟著我們幾個人”風辰不放心地叮囑著副駕駛的小妮子。 “嗯,好”小妮子回復道。 三臺車一路急駛在空無一人的高速道路上。 幾分鐘後,風辰降低了速度右轉進入了南祝路,後排的風慶說道“前麵第三個路口過了就到了。” “左邊右邊?”風辰問道。 “右邊”風慶回道。 到了國家電網大門外停下,劉一葦拿著對講機對著後麵兩臺車的人說道“你們等一會下車,我們先進去探一下路。” “收到”“收到” “你先別下去,等我回來”風辰一邊囑咐道,一邊解開了安全帶下了車。 三人下了車後,在大門口探頭向裡麵看了看,隨後合力把門口的停車桿給直接掰斷了,解開了沖鋒槍的保險後小心翼翼地往裡麵走去。 看著三人往裡麵走去,車上的小妮子有些緊張地將手裡的匕首給抽了出來。 風辰三人在裡麵檢查了半個多小時,將裡麵躲藏著的幾頭喪屍給解決了後,重新回到了門口。 剛一上車,小妮子趕緊問道“剛剛是不是遇到喪屍了?你們沒事吧?” 風慶搶著回道“大嫂,小意思,就六隻。” 風辰看著她眼中的擔憂,捏著她的手,安慰道“喪屍白天一般不會出來的,都喜歡躲在陰暗的地方,小心一點就不會有事的。” 說完,拍了拍她的手以示安慰,隨後就開著車進入到了裡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