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鉛毒之害(1 / 1)

“王爺怎麼了?”   正在等著朱載坖遞過來方子的李時珍,也被朱載坖此刻的遲疑,猶豫了起來。   朱載坖定了定神,他忍住心中的猜測又將安神湯的方子遞給了李時珍。   朱載坖說道:“無事,本王隻是好奇鉛丹的作用。”   李時珍小心的接過朱載坖遞過來的方子,然後回道:“王爺,鉛丹解毒鎮驚,反正之功,作為安神之藥,效果顯著。但不可多服,恐傷人心胃耳。”   朱載坖看著李時珍認真的表情,心中也暗暗猜測起來,看來李神醫對鉛毒的認識還是非常表麵的。   但細細想起根由,朱載坖覺得這也不怪李時珍。   畢竟大明朝的基礎科學才哪到哪?所有的技術,不管是醫藥,還是匠工等,都是一次次摸索而成的經驗科學,對於物質和原理深沉次的研究,礙於科技的手段,也一直都是霧裡看花,不能探究本質。   所以,李時珍對鉛毒的認識不足,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朱載坖卻不能這麼簡簡單單的就這麼放過。   朱載坖幽幽說道:“不知李太醫可聽聞過極西之地有一個古國號為大秦,興起於兩漢之際,地跨數萬裡之遙,比之我中原歷代之國都不遑多讓,然如此興盛之國,卻在幾百年後轟然倒塌,進而分裂成為無數小國,至今還陷於諸國混戰之際。你可知此國為何會土崩至此,不負再有?”   李時珍聽到朱載坖這話也是一臉懵逼,極西之地的大秦之國,好像隻是兩漢之際的一個傳說,至於到底如何,誰也不知道情況。所以至於它怎麼土崩,李時珍哪裡會清楚?   一旁的高拱同時也露出了一個思索之情。作為翰林院學士,高拱自然是博覽群書的,對於極西之地的大秦之國,高拱還是有些印象的。   畢竟嘉靖皇帝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皇帝,早年間嘉靖皇帝下詔重抄《永樂大典》,作為翰林院學士,高拱自然也是避不開這場浩大的文化壯舉。   因此在這段經歷裡麵,高拱的眼界也被這部成書於一百多年的曠古之書極大的開拓了眼界,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意義。   所以在對極西之地上古時期的大秦傳說,高拱還是了解的多一些的。   高拱站在一旁回道:“臣知道極西之地的大秦之國,前段時間臣與翰林院同僚等奉命重抄《永樂大典》,有幸博覽成祖朝時煌煌巨著,進而多了解了幾分極西歷史。臣以為極西大秦之國,之所以土崩不復,原因在三:”   “其一,極西大秦之主篤信於教,致使王權暗弱。其二,極西大秦之王殘暴不仁,近親而婚,視為亂淫,致使禮崩樂壞。其三,極西大秦地域廣而法不一,未能效我中原之國書同文,車同軌之法,統一度衡人心,致使人心未能附。”   高拱的總結的很到位,是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對羅馬帝國的衰落做了一個相對客觀的評論。這也評論放在歷史的框架之中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是歷史的真相真的就會像文字傳說之中的那麼簡單嗎?如果真的那麼簡單,那為何還要不斷的考古辯證,進一步的挖掘歷史真相呢?   現在單純的文字記載,並不能全貌歷史。   真正的歷史還是需要多方維度的認識和發現,才能揭開蒙在歷史上的神秘麵紗!   李時珍聽著高拱的話,也頓覺眼界大開,他萬萬沒想到傳說之中的極西大秦之國,還真的存在過。   這時候朱載坖也說道:“高先生所言極是。極西大秦雖有萬裡之疆,然未能製備禮儀,全托於泰西教宗代為教化,卻是為其土崩根由之一。然今天本王要說之事,並非在此三點之上。”   “據本王所知極西大秦之國王室中人皆好以鉛器為釀酒為食,又嗜甜如命,而以鉛器所釀之酒色澤亮麗又可延長保存期限,所以當時的極西大秦之人普遍以此釀酒。且又因鉛器煮醋酸有一定的甜度,當時貴族人群用這種方式,製作蜜餞食品薩帕,以及製作甜的飲料。”   “然此法雖好,但很致命!貴族婦女所攝之鉛足以導致她們不育、流產、死產或早產,致使早產兒往往精神發育遲滯早夭。再加之極西大秦貴族又有近親通婚之俗,也使得他們的後代中鉛毒者極多,使得他們的孩子在身體素質和先天智力上都有不同程度之缺陷。”   “如此不知死活的食鉛之法,極西大秦想不崩潰都難。現在本王看到這鉛丹竟為本王日常飲用安神湯之主藥,心中驚悸可想而知!”   朱載坖這番話說出之後,不管是李時珍,還是高拱,亦或是站在一旁的孟沖,他們的神情都被朱載坖所講的這個故事驚呆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對於極西之地的歷史,他們也僅僅隻是聽說過,並未實際的研究過多深。   畢竟極西之地太過遙遠!   當年的三寶太監鄭和奉成祖之命下西洋而宣國威於萬國之間,想要來往一趟極西與大明之間,都需要三四年的時間。   如此遙遠之距離,這對於大明人而言不吝是比天涯海角還要遙遠的距離。   所以,大明人之人對極西之地的關注也僅僅隻是當做一個茶餘飯後的談資奇聞,並未真正當回事過。   現在朱載坖竟然說出了極西大秦之國如此隱秘之事,這不得不讓在場之人震撼於心。   李時珍當即惶恐一拜,“請王爺治罪,是臣學醫不精,未能發現鉛毒之害,致使王爺貴體受害,臣罪該萬死!”   朱載坖看著惶恐的李時珍,他又露出了一個和煦的笑容扶起了李時珍。   朱載坖說道:“不知者不罪,當年神農嘗百草的時候,也不見得每一樣藥都能明辨其理,李太醫對於本王而言就是當代之神農,將來也是要走遍天下山川,閱遍萬千本草,為我大明朝整理出一部舉世重典!所以本王怎麼會怪罪你呢?本王隻求李太醫在將來走遍天下山川的時候,能夠謹守本心,以格物之心再三求證,厘清天下本草之藥理,此便是李太醫對天下最好的回應。”   李時珍又一次聽到朱載坖對他這樣的期許,他的心激動到極致,恨不得現在就能成行,走遍天下山川,效仿神農,嘗遍百草,為大明朝編出一部可為後世定綱樹典的絕世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