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人才緊迫性(1 / 1)

看著到手的地契,朱載坖的心裡都在滴血。   這地方實在是太偏了,居然在順義!   真是沒天理了,這個地方距離朱載坖現在的王府直線距離就有五十裡路,如果再算上一些曲折彎繞的路,差不多就得六七十裡了。   這六七十裡的距離對於後世的交通條件和交通工具而言可能就是半個多小時的車程,但是對於硬化路麵都奢侈的大明而言,沒有一兩個時辰就別想走到。   不過看著這兩千畝的地契,朱載坖的心裡也平和了不少。   本來朱載坖以為自己一萬兩銀子最多也就能買八九百畝地,沒想到鹹寧侯家卻低價出售了順義這塊地,這也讓朱載坖驚喜不已。   朱載坖拿到地契之中又讓孟沖找了一張簡易的京師地圖,大致看了一眼自己新買的地塊,朱載坖發現這個地方好像是後世首都機場的位置。   既然是能建設機場的地塊,那肯定平整性是毋容置疑的。   因此朱載坖也對著孟沖說道:“你再去賬上支兩千兩銀子,去找工部的官員幫忙規劃一下,本王要在這塊地上興建一座產業園!一定要細致的分出生活區,工作區,娛樂區這三大區塊。”   “尤其是工作區一定要做的足夠大。咱們的怡然糖生產基地以後就會在這裡落地生根,到時候配套的上下遊生產也要在這裡集中。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咱們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可以使得各個產業結構有一個整體化的管理,同時方便咱們的產業升級。”   “你也看到咱們的生產設備是多麼的簡陋,一開始量小的時候,還看不出多少問題來。但一旦規模化生產,你覺得那幾個瓦罐子能撐得起起來嗎?所以生產設備也要同步更新進化,不能一直都是草臺班子。”   孟沖聽著朱載坖嘴裡蹦出來的新詞,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   但是既然朱載坖已經吩咐了,孟沖肯定也不會怠慢,因為怡然糖的成功,現在朱載坖在他麵前說什麼都堅信不疑!   現在王府裡一切都是朱載坖在指揮,他在執行。   在這套體係裡,孟沖也深切的感受到了朱載坖高屋建瓴的魅力,有時候看似是不著邊際的事情,但隻要他按照朱載坖的意思去執行下去,總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但同時也產生了另外一個弊端,那就是人不夠用了,用更加準確名詞來講,就是人才不夠用了。   王府裡雖然有一百多號人,但大多數人都是王府的“雜役”,他們沒有任何的管理經驗,也沒有多少的主觀能動性。   所以這段時間朱載坖也在想人才培養的事情。   但是人才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有成效的,這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而且在這個過程裡培養出來的人,還不一定會成為人才。   所以目前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引進人才。   可是引進人才,需要從哪來呢?   這好像也是問題。   劉一手隻是朱載坖的一次嘗試。   而他之所以能被引進,也是因為他確實有才能,而且孟沖也和他打過很多次的交道,對他也算是知根知底。   所以朱載坖才會大手一揮,直接把劉一手放在“怡然堂”這個無比重要的位置上。   要不然朱載坖豈會輕易相信一個半道殺出來的程咬金?   翰林院雖然很多人才,但這人才的所有權是屬於他老爹嘉靖道長的。   而且朱載坖即便想去挖墻腳,也不見得有人真會跟著他去順義搞產業園的。   畢竟這些翰林學士們可都是抱著“治國平天下”的偉大理想,怎麼可能會跟著朱載坖乾這麼不上道的事情呢?   因此朱載坖想來想去自己的人才儲備應該還是要來自於內書房。   也就是培養高級太監人才的地方。   明朝的政治體製放眼上下五千年也是獨一份的。   很多朝代都是二元政治,即以皇帝為首的皇權——以丞相為首的相權模式。   但是明朝卻出其不意的搞出了三元政治。   皇帝——丞相——太監。   皇帝作為天然的強勢的一極,自然是無可爭辯的元首。   但在皇帝放權或皇帝年幼的時候,太監這個依附於皇帝而生存的政治力量就會迸發出極大的影響力。   比如英宗朝的王振,正德朝的劉瑾,以及將來萬歷朝的馮保,天啟朝的魏忠賢等等。   這些太監們先不說他們搞的事情怎麼樣,單憑影響力而言,誰要敢無視他們,那絕對也是對明朝歷史的不尊重。   而這些太監們之所以會有這麼厲害的影響力,也都全拜宣德皇帝所賜。   英明偉大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工作強人,他可以在不要宰相的情況下瘋狂工作三十年。   但這並不是所有人常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大多數的精力還是比較普通,不可能像老朱那樣瘋狂內卷的。   因此在老朱的好孫建文時代,朱允炆就開始有意識的依靠著名的“建文三傻”方孝儒,黃子澄,齊泰三人製定削藩大計,以安中央權柄。   可以說如果不是朱棣造反成功,這仨貨可能就是內閣的開端的。   但歷史沒有如果,所以內閣製就是朱棣的偉大權力創舉,為皇帝解決掉了繁重的政務工作。   同時又因為朱棣一心想要證明自己,所以他的一生也都在征戰的旅途中度過。   留下了大胖和內閣為他管理中央朝廷,使得他能夠更加甩開膀子的五征漠北。   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朱棣求仁得仁,死得其所,馬革裹屍而還。   但大胖卻被熬的油盡燈枯,匆匆忙乾了十個月就駕崩了。   年輕的宣德皇帝吸取了爺爺和老爹教訓,他就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太監人才,成立了內書房,由翰林院的翰林們來教一些聰明能乾的太監讀書。   這一下子也算是打開了太監涉政的魔盒,從此以後明朝每一代天子或多或少都會倚重一些太監搞事情。   搞得好青史留名,搞得不好的遺臭萬年。   但這對於本就沒了卵子的太監而言,青史留名也好,遺臭萬年也好,隻要能有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他們還是會如飛蛾撲火一樣願意成為皇帝手中的尖刀,去轟轟烈烈的創建屬於自己的功業。   所以現在朱載坖真的想要補充人才短缺的尷尬,現在內書房的太監就是他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