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聊不下去(1 / 1)

無限跑圖 偏見雜談 3580 字 2024-03-18

“酒店還有吃飯哩地方?那煙往哪排?那地方睡覺能好嗎?”張鐵根順口就問道。   “媽,你看我爸。”   “俺們不是沒見過,不說見了,聽都沒聽過。淼淼啥時候來?問她了沒?”朱玲玲也為自己的見識著急。   “我咋問?咱家這房子。”   “咱家這房子咋了?上上學眼光高了?嗯?我給你說,咱家這三間瓦房可是當年咱村裡第一個蓋的。”張鐵根猛抽一口煙反駁道。   “啊,對。是!我是說,咱們這房子年代挺遠的,要不要重新翻修下。”張福望著父母期待的等著回信。   “你這不是還在上學,等你畢業了,趕明兒我讓人過來把房子扒了,重新蓋兩層。”張鐵根無所謂的道。   “對啊,你這老婆還沒娶到家裡那。這就開始要扒房子,要是真進了門,還不要上天。我看咱也不高攀她們,你給她說算了。年底了,打工回來的妮兒多,重新給你找一個。”朱玲玲說著說著要重新找女朋友了。   “媽,我說的是咱家這房子太小了,不說女朋友來了,就算她來了也是要聽你話,給你端茶倒水,還要燒洗腳水。”張福摟著朱玲玲的胳膊道。   “這還差不多。媽也不是說你,現在這大學生一抓一大把,我看上次在你三爹家坐席的那個妮兒不錯。明天我找人問問情況,聽說還是個大學上,跟你挺般配。”朱玲玲硬是要往換對象上麵扯。   “爸,媽。你看啊,我這今年在家也沒閑著,幾個小學生來咱家裡補課,今天就收了一萬多。你想啊,現在就這幾個都能賺這麼多,要是明天還有其他村的小孩過來,咱家都沒地方坐。”張福隻能轉移話題,從眼前既得利益說起。   “說哩也是啊。多來倆小孩,咱家是沒地方坐了。”朱玲玲道。   張鐵根想了一下說:“那不行,把之前的老豬圈修修?”   “爸,你們都打工幾年了?豬圈咱都多少年沒用過了。再說,說出去不好聽啊。”張福隻能現想個理由勸退大家不要打豬圈的注意。   “那不能為這些小孩專門蓋個房子吧?”朱玲玲也沒想到好的辦法。   “咱打工這麼多年,你看咱村都蓋新房子了,咱不說蓋個新哩。最起碼咱這老房子重新裝修裝修,看著也不錯。”張福建議小小的翻修一下。   “你說哩是啥。這房子還能要?咱要弄就好好弄一下,都拆了,蓋個二樓加一院子。”張鐵根非要搞個大動靜,告訴村裡自己混的還不賴。   “就顯你能哩?還都拆了重新蓋?有嫩多錢沒?以後,福寶畢業了,找個女朋友要結婚,給彩禮,還要在城裡買房,你錢從哪出?”朱玲玲在旁邊潑冷水。   “還給他買房子?我給他養大都不錯了。供他上大學,都已經不錯了。上個大學,還要我給他買房子?那他還不勝現在不上了出來打工。”張鐵根根本就沒想過過上城裡生活。   “那你這東廂也要蓋一排。明兒結婚了,讓他們住。”朱玲玲也不說買房的事情。   “啥?現成的房子住不行?東廂蓋一排是啥?那看著好看?”張鐵根不同意,“還那還不如都拆了,美美適適的蓋一個才是正理兒。”   輪不上張福說話,“咱說的是淼淼來了翻修下房子,不是要重新蓋。”   張福也在考慮以後再城裡買房,希望家裡支援一下,農村老家的房子最好不要花太多錢。   “翻修啥?翻修不花錢?到時候又要拆了,這不是浪費錢。我看一次性到位,就是弄個二樓才是最美。”張鐵根還想著翻修後拆了再蓋。   手裡有倆錢,馬上就開始想著在老家蓋蓋房子、出出風頭。混的根本不是一個圈兒,張鐵根要在堂兄弟和村裡混個好名聲,張福想的是第一桶金好好謀劃下趕緊還錢。   這都聊不到一個頻道,咋說給三十萬娶個媳婦的事情?   “行、行、行。你們看吧。咋樣都行,我一年就回來住這幾天,到時候畢業了,可能還不回來住。”張福不想聽這些沒營養的話。   “咋,你還不住?你住哪?過年不回家,你上哪去?”張鐵根抱著膀子問道。   “咋?不回來了?真要去你丈母娘家?”朱玲玲也問。   “你們想啥那?都聊不下去。我說的是出去打工,過年三倍工資,多掙點錢。”張福真的是無語至極。   “我當是你真哩要去當上門女婿!”朱玲玲冷眼道。   “你要是敢去倒插門,你趁早出去,我丟不起這個人,以後別說我是你爸。”張鐵根也是隨話就說。   這天,我就問你咋聊?不過還有五百字要寫,咱這個必須硬聊。   “先不說房子了。這一萬多塊錢,我準備都帶去學校。”張福突然變卦了。   “嗯?咋了?房子說的不合你心意,你就不給錢?這個家還是我在當著呢。”張鐵根罵道。   張福趕緊道:“不是爸,你聽我說。我是覺得哈,咱在村裡都能賺到這麼多錢,你說要是到鎮上咱租個地方,那不是方圓十裡八村的都過來上學了。   這一萬多塊錢啊,就是拿來租房子,或者請別人一起乾,那不要開工資。”   “你說的是真的?我以為你不想給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還要給你存著等你結婚辦大事用。”朱玲玲疑惑道。   張福趕緊解釋: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小孩都嬌貴,空調不管是製熱還是製冷,總歸是要開的,這是一筆錢。招生,要發傳單吧,要雇人發吧,這也要錢。招到學生了,要有地方學習吧,不得給場地費。自己在鎮裡要吃飯應酬,也要開銷。   “你說這是話?發傳單,花錢請別人,那還不如自己乾。電費是按月繳,房租也是月月交,吃飯,讓你媽送就好。我看你就是有錢就燒包。屋裡咱三人,啥不能乾?還這花錢那花錢的。”張鐵根道。   “不是,咱招生,人家問你們都教啥,在哪啊,多少錢啊,這些你們能回答。但是,要是問,小孩方程啊、應用題啊,或者是英語不好啊,這些你們怎麼回答?”張福問道。   “你說咋回答?我把人帶過來,你說不就好了。咋了?嫌我文化低?”張鐵根問道。   “是啊,我們把人帶過來,你給他們說不就行了。咱這錢就自己掙了。”朱玲玲也在旁邊應和。   “你們,行啊!那咱自己種地自己吃不就好了,還乾嘛出去打工?”張福直接用身邊自己的例子反擊。   “你說哩是啥話?我們不是為了你上學,誰願意出去打工?”朱玲玲道。   “你當是打工是好玩哩?你們坐在教室風不刮雨不淋的,一張嘴錢就到了。不出去打工,你吃啥喝啥?”張鐵根又開始說打工了。   這天是沒法說了,從一個點出發發散出無數個話題,越扯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