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打魚丸(1 / 1)

見娘不答應,李多魚趕緊說道:   “坐月子還早著呢,都可以再養一批雞了,先殺隻給你兒媳婦好好補補,最近她一個人上兩門課,太累了。”   陳慧英想了下,好像也有道理。   而小胖墩聽到要殺雞,感動的都快哭了,今天不單買了豬肉,還要殺雞,比他家過年還要豐盛。   都沒等阿嬤同意,就鉆到雞圈裡麵去,張著雙臂就去抱那隻最大的公雞。   “阿嬤,這隻行不行。”   見寶貝孫在雞圈裡造反,陳慧英趕緊喊道:   “不要抓那隻大公雞,你嬸嬸肚裡有孩子,不能吃公雞的。”   “那阿嬤,我去抓那隻母雞。”   “那隻在下蛋,更不能抓,你先出來,我自己來抓。”   見他們已經開始抓雞。   李多魚又去阿娘的小菜地上,拔了一些青蒜和生薑。   接著和周曉英帶上菜板、菜刀,提著那一整桶海鮮來到了一百米外的水井邊。   發現井邊已經有不少人,鄰居王婆坐著小板凳在石條上搓衣服,而隔壁胡大爺正在清洗剛從碼頭買來的巴浪魚。   這種魚產量極大且非常便宜,碼頭都是按筐賣,哪怕到了後世,一斤野生的巴浪魚也很難超過10塊錢。   而胡大爺家是專門做巴浪魚的,天氣熱就做巴浪魚乾,天氣冷的時候,會做點半濕的鹹巴浪魚。   而他家那幾個孩子,幾乎都不著家,都在外頭賣巴浪魚,有到榕城街頭去賣的,也有到山裡麵的村莊去賣。   現在日子是苦了點。   但李多魚記得後來胡大爺這些孩子,都在榕城買車買房了,還在海鮮批發市場搞了幾個檔口,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胡大爺見李多魚拎那麼多海貨,隨口問道:“今天過節啊,搞的這麼豐盛。”   正在搓衣服的王婆,笑道:   “人家多魚都上報了,還跟領導合過影,那不得慶祝慶祝。”   “有道理,這多魚突然變得這麼乖,我都有點不習慣,這老李應該去祖墳拜一拜。”   “老李家祖墳遠著呢,在渤海那邊。”   王婆說著,看著身上沒幾兩肉的周曉英,對著李多魚說道:   “趕緊給曉英補一補,這麼瘦的話,以後哪有力氣生孩子。”   李多魚笑道:   “現在就補,以後天天給她吃大餐。”   “你可不能騙曉英啊。”   李多魚又跟左鄰右舍閑聊了幾句,就開始處理起這些海鮮,由於當年在島國打黑工,大多時間都是在後廚。   大多數海魚,他都殺過。   而他嫻熟的殺魚手法,卻把這些左鄰右舍給看傻了。   一條十五斤的大鮸魚、一條七八斤的狗鯊和一條油錐,不到幾分鐘,就給李多魚處理完畢了。   肉和魚骨頭分開,且還殺的特別好看,連魚刺都給剔了,完全不比他們這些常年殺魚的漁民差。   看呆的胡大爺忍不住問道。   “你這技術找誰學的?”   李多魚隨口應付兩句:   “殺魚這麼簡單,看幾眼不就會了,哪裡還需要找人學。”   聽到這話的胡大爺,瞬間不想回話,感覺有被冒犯到。   正在刷筆架的周曉英,看到李多魚殺魚也那麼熟練後,並沒有表現的很驚訝。   她感覺這幾天都習慣了,懶得去想那麼多,可能多魚有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努力吧。   李多魚處理完海鮮,回到院子時。   阿娘正抓著一隻嫩母雞,頸部的雞毛已經被扯掉,隨後用剪刀直接剪下去,嫩母雞劇烈掙紮了幾下。   隨著雞爪僵直,就不再動彈了。   看到李多魚回來後。   陳慧英再次問道:“你要不會做魚丸的話,我來幫伱做。”   李多魚將那些海鮮往石條一放。   “這次看我的,保證做出來,是全擔擔島最好吃的魚丸。”   “你就臭屁吧。”   可下一秒,陳慧英就像被人施了定身咒一樣,眼睛瞪得像銅鈴。   他那個不學無術,吊兒郎當的兒子,在剁魚肉時,還真得挺像一名廚師的。   菜刀在菜板上飛快地剁著,傳出了密集且清脆的聲音。   還不到五分鐘。   一條大鮸魚,就給他剁成了魚碎。   接著是鰻魚、鯊魚,還有豬肉。   小胖墩驚的嘴巴都可以塞下兩個蛋。   “小叔,剁的好快啊。”   看呆的陳慧英,向著兒媳問道:“你什麼時候教他做菜的?”   在剁豬肉泥的周曉英則一臉無語:“娘,我都沒他剁的好,你覺得可能是我教的嗎。”   “那他怎麼這麼厲害。”   周曉英苦笑著:“我也不知道啊,可能去哪裡學的吧,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多魚會做菜的。”   周曉英猛地想起一件事情,前段時間,多魚有次喝醉酒回來,大吵大鬧了一晚上,老說什麼賺到錢後,就跑去島國當廚師之類的話。   以前總覺得他是醉酒在亂說話。   沒想,他還真有在努力。   周曉英重新打量著李多魚,由於從小一起長大的,她清楚的很,多魚本性不壞,且還很善良。   初中上學那會,還從海裡救過一個女孩,也不會隨意去欺負別人,有時還會袒護那些被欺負的學生。   ......   李多魚剁完魚碎後。   就把那條大鮸魚的魚肉,各分一半給鰻魚和鯊魚,他打算做兩種魚丸。   一種鰻魚丸。   一種鯊魚丸。   李多魚分別將這種魚肉放在大石臼裡,掄起棒槌敲打起來。   魚丸要想好口感好。   魚肉就必須要細膩如泥才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打的時候,李多魚又加了些調味的鹽巴和味精,不停地錘了半小時左右,又往裡麵加了好幾斤的地瓜粉。   緊接著,用手臂不停地攪動,將這些地瓜粉和魚泥攪軟。   在沒有攪拌機的時代,做魚丸簡直就是體力活,饒是二十出頭,一整晚生猛的年紀。   攪了半小時,全身都是汗的李多魚。   “不行了,休息一下。”   心疼的周曉英,則拿著一條毛巾給他擦汗,還搖著蒲扇給他降溫。   剛拔完雞毛的陳慧英,拎著一隻大白雞走了過來:“知道累了吧,起來,換我來攪。”   結果她走到石臼一看。   發現魚泥已經打好了,比她以前打的還要好,非常的嫩滑,連個魚肉渣都找不到。   緊接著一群人,拿著包魚丸專用的木勺子,將魚泥放在勺中,然後手抓一些肉沫,塞進勺中的魚泥裡。   轉一圈,將這些肉沫包起來魚丸,放置在清水中。   這樣魚丸就算包好了。   不過,還有道重要的工序,要把這些清水中的魚丸,放到大鐵鍋中煮個十多分鐘。   魚丸才算真正做好。   李多魚燒了一鍋開水,隨後將包好的魚丸分批倒進去,然後用鐵鏟攪動起來。   看著鐵鍋中一顆顆翻滾的大魚丸,小胖墩眼睛都直了,他手裡早就已經拿著碗筷,不停吞著口水。   “小叔,好了沒有。”   “著啥急,要吃也是你嬸嬸跟我先吃。”   “啊,可我好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