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萬事俱備,東風已來(1 / 1)

城裡人想要一套房。   山裡人想要輛貨車。   而像他們這種海邊漁民,最想要的就是一艘屬於自己的漁船。   不單出行方便,還能在海上乘風破浪,出海放網捕魚。   李多魚提著油漆給這艘剛買的舢板,塗上了新的記號。   打今兒起,這條船就是他的了。   再加上老李那條搖櫓舢板,他們家已經有兩艘船了,勉強可以應付三十畝海帶的日管理需求。   拿到船後。   李多魚第一件事,就是開著這條動力舢板船去海帶養殖筏那裡查看情況。   ......   得知李多魚花兩千就將船買走後。   碼頭上,那些賣魚的都羨慕的緊,有的氣的直拍大腿,老葉這條船很新,且賣得非常便宜。   他們也都很想要。   可老葉急著要錢,一時間他們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來,不然說什麼也得把船盤下來。   “唉!”   “讓李多魚這小子白撿了個便宜。”   碼頭附近的簡易木棚裡。   那些正在織網的女人,看到李多魚拿出那兩遝嶄新的大團結,把船買走後,一個個眼睛都直了。   “這搞走私的,還真是有錢啊。”   “兩千塊錢,說掏就掏。”   像她們這種給東家織網的,勤快點的,一天才賺個一塊錢,也不知道要賺多久,才能掙到一條船的錢。   “梅鷹,這李多魚以前不是跟你老公出海嗎,最近怎麼最近散夥改行了。”   “我哪知道,他發什麼神經。”   張梅鷹黑著一張臉,她一看到李多魚就不爽,覺得他現在有這麼多錢,還不是靠他們家的那艘機帆船。   當初阿貴叫他一起走貨賺錢的話。   他也就是個吃老婆軟飯的街溜子。   明明得了這麼大的便宜。   可前段時間也不知道抽什麼瘋,說散夥就散夥了。   氣的他家阿貴連續喝了好幾天酒,每次喝醉了,都要連續罵李多魚好幾個小時。   而李多魚跟領導合影上報紙的那晚,阿貴直接喝高了,沒想發起酒瘋,連她也跟著遭了殃。   白白挨了一頓打。   張梅鷹現在看到李多魚就生氣,總覺得一切都是他的錯,恨不得他趕緊養海帶破產。   一個織網的村婦說道:   “這李多魚都這麼有錢了,你家阿貴肯定都萬元戶了吧。”   “對哦,梅鷹你也算有錢人,怎麼還出來跟我們搶飯碗啊,趕緊回去過太太的生活。”   張梅鷹尷尬笑著。   別人都說他家阿貴賺了很多錢,但她家阿貴從來就不告訴她,到底賺了多少錢。   每個月就隻給她一些基本的生活費,連衣服都不曾給她買過。   “習慣了,一天不過來織網,就感覺渾身不自在。”   “有福不去享,真是勞累命。”   ......   而不遠處的地方。   有群女人坐在小矮凳上,撬海蠣子,李多魚大伯母張桂芬,對陳慧英說道:   “你們家老四,最近變化真大啊。”   “怎麼突然就變這麼乖了。”   “以前燙個爆炸頭那會,怎麼看都不順眼,現在好多了。”   陳慧英笑了笑:   “可能是媽祖娘娘有保佑吧。”   張桂芬接著說道:   “就是好好的,為啥要去養海帶,隔壁村那個養海帶的阿泰,到現在還欠著一大屁股債,你怎麼沒勸勸你家多魚啊。”   陳慧英嘆了口氣:   “孩子願意拚的話,我也隻能支持。”   “對了,桂芬,伱們再過幾天有沒有空,有空的話,可能得來幫我們家夾海帶苗了。”   “有啊,我們都是散工,哪有東家給錢,我們就給誰乾活。”   “那就這麼說好了,到時候,可別說沒空。”   ......   來到海帶養殖筏後。   李多魚附身拉起一根海帶繩檢查了下,看來這些天老李幫他清理的很乾凈,繩子和浮球都沒有長藤壺。   對搞養殖的人來說。   藤壺是非常煩人的東西,要是不經常清理,讓它們長起來了,不好清理不說,還有可能把海帶繩給弄壞掉。   檢查完海帶繩後。   李多魚又檢查了下海帶樁。   結果那麼多根木樁,愣是一個也沒拔。   這就有點出乎他的意料了。   前世,海帶養殖戶為了節省成本,用的都是毛竹樁,結果每過一段時間都得請人來補樁。   不過,他這三十畝用的都是大棵的馬尾鬆樁,且每棵都打進海底,除非遇到臺風天氣,不然想拔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就在他查看海帶養殖筏時。   一陣涼颼颼的海風,從東北方向吹了過來,讓船上的李多魚不由哆嗦了下。   對大多數漁民來說。   東北風來了,就意味著不好抓魚了,因為海魚會離開淺水區,往深海裡去過冬。   到時候,除了拖網這種漁船外,其它的小船就很難捉到海魚了。   可對養殖海帶的李多魚來說,則恨不得天氣再冷點。   天氣越冷,海帶就長得越好。   李多魚將半截手臂伸入海水中,發現海水已經很冰很涼了,按照前世的經驗,這個水溫已經可以下海帶苗了。   從養殖筏下來後。   李多魚立馬打開收音機調到了本地的天氣預報頻道,果然收聽了一會後,就收到了最新的天氣預報消息。   “受冷空氣東北風影響,我省將迎來大麵積降溫,48小時內,最低氣溫將下降7~9℃,請做好防寒準備。”   聽到這個天氣預報後。   李多魚換了身衣服,打算去水產研究所找小舅陳冬青,讓研究所那邊給他準備好海帶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可沒想,人才剛到碼頭。   卻發現,小舅陳冬青卻已經找過來了,看到李多魚後,便一臉興奮地喊道:   “跟你說個好消息,今年冷空氣提早來了。”   結果他這一喊。   半個碼頭的人都很嫌棄他,這哪裡是什麼好消息。   有些尷尬陳冬青,趕緊把李多魚拉到一旁:“你有沒有船了?”   李多魚指著剛買的那艘。   “今天剛買的。”   “那就好,到時候,研究所這邊也會派一艘過來幫忙,還有再過幾天,就可以下海帶苗了,你有沒有準備好了。”   李多魚點點頭。   看著眼前這個比自己還要積極的小舅,別人不知道的,還以為養海帶的人是他呢。   兩人在碼頭簡單聊了下,小舅陳冬青就跟著水產研究所的小船回去了。   下苗時間確定了。   大後天水產研究所那邊,就會把海帶苗給送過來。   而海帶苗不能離水太久。   一旦采摘起來的話,就必須盡快夾到海帶繩上,然後掛到養殖筏那邊。   人手不單要多,還必須要快。   所以,李多魚最好在離海帶養殖筏近的地方,簡單搭蓋幾個小棚子,防止夾海帶的時候,海帶被曬到。   而就在李多魚忙的時候。   當晚,榕城也正發生著一件大事。   由打私辦牽頭,抽掉了多個部門的主要領導和乾部,連夜進駐尚峰鎮。   而當晚,海麵上則多出了六十多艘緝私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