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陳冬青很鬱悶(1 / 1)

到了臨時搭建的小棚屋後。   一群人將裝著海帶苗的大水桶從拖拉機上搬到棚屋裡。   陳冬青拿出一根海帶繩和一棵海帶苗,正打算給這些大娘,講解如何夾海帶。   結果這些大娘到了棚屋後,一個個坐在椅子上,從桶裡撈起海帶苗後,直接上手夾了。   陳冬青本想說點什麼。   結果發現大娘夾苗的手法,全都是正確的。   就跟他去北方海帶養殖基地參觀學習的一樣。   這讓陳冬青有點懵。   誰教她們的啊?   等她們夾完一條海帶繩後,陳冬青拿起來晃了晃,發現夾苗質量還不錯,至少沒有掉苗。   陳冬青轉身,想告訴李多魚,夾苗的時候,一定要保證養殖繩濕潤,還有要不時就給海帶苗澆海水保濕。   結果姐夫已經將海帶繩泡在一個大木桶裡。   而李多魚也正在給海帶苗澆水。   陳冬青腦子有點轉不過來,不禁想起了李多魚待過的那間接待室。   難不成那天,除了那本《漁業現代化》外,還有其它專門介紹海帶養殖的雜誌嗎?   陳冬青搖搖頭,覺得不可能。   那接待室又不是什麼圖書館,怎麼可能什麼書籍都有。   那個陳阿泰教他們的?   可陳阿泰連自己都搞不清楚,海帶全給養死了,還怎麼教人?   陳冬青嘆了口氣。   既然大家都懂了。   他也就不再重復一遍了,乾脆加入了夾苗大軍。   他就不信,等會掛海帶苗時,他李多魚還懂得怎麼用吊繩調節水層。   調節水層是海帶養殖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一開始幼苗的時候,相對脆弱。   需要放的深一點。   等海帶長到一米多的時候,會互相遮擋光線,這時候就得往上調節,增大光照。   而調節海帶在海水中的深度和位置,則都需要通過吊繩來完成。   差不多,夾了兩百多條海帶苗後。   李多魚和他爹娘、小舅陳冬青四人,將夾好苗的海帶繩搬到了兩艘舢板船上。   隨後李多魚用他那艘柴油機舢板,拉著他爹那艘搖櫓舢板,往海帶養殖筏去了。   這次,陳冬青決定保持沉默。   看看李多魚怎麼弄。   決定等他出錯了,自己再來糾正他。   結果,他再次傻眼了。   李多魚當著他的麵,用吊繩打出了個很漂亮的活結,且還把海帶苗放到了合適的深度。   且不單單李多魚會打活結。   連他姐,姐夫也懂得。   且那個打結的手法,一看就是老鳥才有的,比他這個培訓了兩年半的技術指導員還要熟練的樣子。   這讓陳冬青很鬱悶,心中默念:   “你們都會了,我他娘今天過來指導個錘子哦。”   他實在忍不住了,直接問道:“多魚,你這些技術是跟誰學的啊。”   “啊,這些啊......”   李多魚思考了會,本想說媽祖托夢的,但覺得又太敷衍了,於是隻好說道:   “前段時間出海捕魚,恰巧遇到北方養海帶的人,就相互交流了下經驗。”   陳冬青嘴角抽了抽。   他剛才明顯感覺到,李多魚好像在猶豫了,可他的回答又挑不出問題來。   陳冬青嘆氣了聲。   算了,不糾結了。   還是掛苗要緊。   四人通力合作掛苗,速度還是蠻快的,可剛掛完苗,一回到岸邊,又已經有好幾百條海帶繩等著他們去掛。   說實在的,養海帶挺苦的。   坐辦公室的陳冬青,才掛了一百多條海帶繩,就累得渾身酸痛,一想到岸邊還有成堆成堆的海帶繩,還真有點崩潰。   陳慧英見他在捶腰,便說道:   “冬青,你要累了,就先休息會吧。”   陳冬青搖搖頭:“沒事,一會就好。”   身為技術指導員,陳冬青本可以不用乾活的,就像以前指導陳阿泰那會,他就隻負責傳授技術就行。   可眼前這幫人,一個他姐,一個他姐夫,一個他外甥。   他能不幫忙嗎?   且人家好像都不用他教。   ......   就在李多魚他們往返的第四趟時,有個年輕人在岸邊等他了。   看到他的瞬間。   李多魚差點沒認出他來。   “土狗?”   土狗陳文超點了點頭:“魚哥,我也把那個爆炸頭剃了,是不是完全不一樣了。”   李多魚點了點頭,記得沒錯的話,這小子當初就是學自己,才弄的爆炸頭,沒想現在也剃掉了。   不過他更好奇的是,跟阿貴一夥的他,居然沒有事。   “你沒被抓進去。”   陳文超咧嘴笑道:“我狗屎運好,那天他們問我,我跟執法人員老實交代了,還說我有腿腳不便的阿嬤要照顧,結果他們嫌我走貨金額太少,讓我寫個承諾書後,就把我給放了。”   “哈哈哈。”   李多魚忍不住笑起來。   土狗算是那群人裡,少數賺到錢後,還不飄的,也有可能賺的不夠多吧。   “你來找我做什麼,不會隻想告訴我,你把爆炸頭剃了吧。”李多魚問道。   陳文超搖搖頭,突然認真說道:“魚哥,我現在沒活乾了,能不能跟伱混。”   “想跟我養海帶?”   陳文超笑道:“你要肯收留,肯定沒問題。”   “很苦的。”   陳文超突然低落了起來,淡淡說道:“再苦,也沒有我從外海遊回來的那晚苦,那晚以後,我就決定要重新做人了,不再乾違法勾當了。”   李多魚也聽人說了。   抓海上走貨的那晚,陳文超是從外海遊回來的,好像遊了二三十公裡,遊到後麵整個人都快虛脫了。   這種毅力李多魚還是挺佩服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畢竟在大海裡遊泳可沒那麼容易。   “你要跟我養海帶可以,但我給你發的工錢,可不會太高。”   陳文超聽魚哥願意收留,便咧嘴笑道:“不用太高,夠我跟阿嬤吃飽飯就行。”   李多魚思考了下。   短時間內,他還真挺缺幫手的,乾脆就先招一個長期工吧,有陳文超幫忙的話,自己可以輕鬆很多。   “也行,今天剛好有活,你先來試試,要是覺得不合適,我也可以把你今天的工錢結給你。”   “沒問題,魚哥。”   “我保證不會喊累的。”   隨著陳文超加入他們掛海帶苗的隊伍,陳冬青終於碰到一個什麼都不懂的菜鳥,於是非常耐心跟他講解了半個多小時。   一群人從天亮乾到天黑。   終於把這一批海帶苗全部掛在養殖筏上,在這種高強度的勞作下,大家早就已經累得兩眼發昏,手腳都給凍的拔涼拔涼的。   不過在發錢時。   一個個都是精神抖擻。   李多魚手裡拿著一個本本,對著排好隊的大娘喊道:   “今天夾苗最多的是大舅媽,一共夾了三百七十條,今天的工錢是三塊七。”   “朱秀華,二百九十條,兩塊九。”   ......   聽到這個工錢後。   這群女人都很驚訝,陳慧英跟她們說,工錢不會低,但沒想到會這麼高,這是她們有史以來,當天領到最高的工錢。   可惜就隻有十天。   要是能天天這麼領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