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遷聽之,也是感慨:“小弟便多向那等貪官汙吏下手,得手後十留其一,其他都是散給了當地百姓。” 武植也懶得計較時遷這話中有多少水分,當即道:“好,這便是盜亦有道。不知時遷兄弟可願和為兄一同乾件大事?” 時遷喜道:“但憑哥哥吩咐,時遷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若有一句怨言,願受千刀萬剮。” 武植笑道:“千刀萬剮倒是不用,風險卻有一些。我不久後想建一營,喚作‘諦聽營’,專管刺探軍情等機密事項,你可願作該營正將?” 時遷聽之,大喜,當即拜倒在地:“多謝哥哥抬愛,時遷願意!” 【恭喜宿主以人品折服友人時遷,友人最高單項屬性為67,宿主獲得數據點670點。白銀6兩,聲望+1】 …… 酒飽飯足,眾人再次上路。 在馬靈、時遷加入後,隊伍的規模進一步壯大。 武植騎著毛驢走在隊伍中間,有一搭、沒一搭的給秦檜隨意聊著,順手點開了自己的屬性麵板。 姓名:武植 身高:1米5 技能: 1.鑒定:你可以看到人物、物品屬性。 2.存檔:你可以存檔。 武力:70 智力:80 魅力:59 聲望:35 數據點:11331 財富:564兩銀子。 剛才折服時遷之後,終讓數據點超過了一萬一。他也不再糾結,花了一萬點,將武力提升至71,離天下第一又邁進了堅實一步。 如此又行了數日,終可遙望陽穀縣城,眾人都是麵帶喜色。武植與秦檜在城外岔路作別,秦檜便從那裡轉道向南,前往密州。 武植回得陽穀,第一件事,便是安排快馬至牛頭山通知諸位頭領回武宅一聚。武植自己則與武鬆直奔縣衙回報陽穀知縣李仁宏。 當聽得武植諸事已然辦妥,李仁宏也非常高興,對武植道:“賢弟,你去東京時,我也一直在考慮你兩兄弟的任用,目前已有腹稿,說出來供你參詳。” 武植道:“但憑兄長吩咐。” 李仁宏道:“先說武鬆兄弟,到得青州,為兄也需軍中有心腹之人。那青州指揮司總管、兵馬統製秦明、兵馬都監黃信都是慕容彥達的人,武鬆兄弟便先去那軍中任個兵馬提轄,但得有了功勞,便可升任團練使,也好對秦、黃二人有些掣肘。” 武植點了點頭,這安排,他沒意見。 提轄這官職,他當然知道。魯智深、孫立、楊誌都擔任過此職,比索超的正牌軍還大一級,也能管個二三百人,還是不錯了。 武鬆現在隻是個都頭,得任提轄,便表示他終從沒有身份的吏員轉為了軍中武官,也算小有進步。 李仁宏又看向武鬆。 武鬆神色中也頗有意動,帶兵打仗那是肯定比帶捕快抓賊爽利多了,他便道:“我兄長若無意見,我便無意見。” 李仁宏點了點頭,又對武植道:“至於賢弟你的安排,我有三個去處。 一是千乘縣縣尉,掌一縣治安捕盜事,因該縣無縣丞,地位僅低於縣令、主薄,實權較大; 二乃青州司馬,雖為州司官,地位較高,但隻是虛位,並無實權。 三乃那清風寨巡檢司寨,雖隻是一巡檢,但扼青州西門,通桃花山、二龍山、清風山三座惡山,由州府直管。 縣尉、司馬均為正九品,最後那巡檢隻是從九品。” 武植沒想到李仁宏還給自己出了個選擇題,便尋思起來。 第一個縣尉雖然不錯,但頭上還有個高兩級的縣令管著,還有個平級主薄掣肘。不爽利,不考慮。 第二個青州司馬,和唐朝那個“侍兒扶起嬌無力,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司馬同為州司馬,但人家唐朝州司馬是正四品官職,管著一州軍政。宋朝的州司馬卻隻有正九品的虛職,更不考慮。 第三個,太耳熟了,那清風寨不就是花榮在那個清風寨麼?隻不知這巡檢和花榮的知寨比起來,哪個大? 武植便問道:“兄長,這清風寨巡檢司寨和知寨有什麼區別?” 李仁宏笑道:“知寨便是那巡檢司寨的民間叫法,那清風寨設一正一副兩個巡檢司寨,正的由文官擔任,為從九品,一般又叫文知寨;副的由軍中武官擔任,一般叫武知寨,無品級。 賢弟自然是去擔任文知寨,不然愚兄費如此大力氣讓你吏人出仕乾嘛。” 武植聽之,大喜,這文知寨是清風寨的一把手,寨內任何事都可一言而決,倒是適合自己關起門來發展。再說還能白得一個梁山五虎級別的手下,那簡直輕鬆加愉快。 武植便道:“兄長,我願去當那文知寨,隻是,我聽說那不是有個文知寨,叫什麼劉高麼?” 李仁宏聽之,奇道:“你竟知劉高!愚兄也是前些日子才聽慕容彥達說起過此人。” 原來按大宋潛規,州級大員履新,皆可帶幾個自己人到新州任職,不然手下便無趁手人員可用。李仁宏為提前布局,便差人向慕容彥達送了一千兩銀子,順便和慕容彥達交流自己所帶人手的如何安置。 那慕容彥達也是個棒槌,他隻知李仁宏要來當通判,卻不知李仁宏實是奔著他的位置去的。樂嗬嗬的收了李仁宏的銀子,便給李仁宏分派一些相應品級的官職,以便李仁宏操作。 方才那三個官職便是慕容彥達分派給李仁宏的,甚至還在信中給李仁宏分說了原位置的人手調動安排。根據他信中所說,劉高將由那清風寨文知寨調任青州教授,算是升了一級,但實權嘛,就少很多了。 武植見李仁宏發問,自然也能輕鬆應對:“自從上月聽兄長說起將去青州,為滅那三山賊寇,助兄長再升一級,小弟早便分派人手打探三山虛實,那清風寨情況,也是小弟安排的探子回報的消息。” 李仁宏聽之,拍著武植的肩膀感動道:“賢弟,你有心了!愚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謝謝你!” 武植道:“兄長客氣,我早便說過,我武氏兄弟,唯兄長馬首是瞻!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 從李仁宏處回武宅,大廳裡已是熱鬧非凡。 十餘條好漢圍坐在一起,一邊等待武植兄弟歸來,一邊聊得熱火朝天,不時的傳來歡笑之聲。 武植粗略一看, 有留守陽穀縣好漢(2人): 病典韋竺敬、武家總管甄良。 牛頭山四力士(4人): 拔山力士唐斌、上山力士楊林、劈山力士乜恭、撼山力士文仲容。 二龍山好漢(2人) 花和尚魯智深、青麵獸楊誌。 新加入好漢(5人): 玄壇黑虎牛皋、神駒子馬靈、鼓上蚤時遷、過街老鼠張三、青草蛇李四。 眾人見武植兩兄弟回來,皆激動的上前打招呼。 “哥哥。” …… “哥哥。” “老爺。” 武植笑嗬嗬的給眾人打過招呼,又問起魯智深、楊誌來。 原來二人等了一個多月見武植還未到青州,便又來陽穀縣拜訪武植,誰知恰好碰上張三、李四護送張教頭、張貞娘父女回陽穀縣,故人相見,自然又是一番意外之喜。 聽說武植馬上也將要返回,自然是在此住下,等了他兩日。 武植此刻見如此多兄弟在,心中也是高興,吩咐下人去請林沖嶽父張教頭,等張教頭一來便可開宴。 至於牛皋老娘、張貞娘等人,自然由潘金蓮相陪在內宅用膳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