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時不我待(1 / 1)

大典結束,眾人退下。   朱怡炅也回到了王宮後殿,得以暫時喘口氣兒。   說起來,眼下這座用來登基的王宮,也是有點名堂。   這裡,原本是明鄭時期,為寧靖王朱術桂所建的府邸宮殿。   後來清廷攻陷臺灣以後,為了消除明朝在臺灣百姓心中的影響力,便借口將功勞歸於媽祖。   並在此地供奉媽祖神像,將王宮改名為天後宮,即後來的臺南媽祖廟。   現在,倒是便宜了朱怡炅,也讓他的稱王大典,在排場上不至於太過寒酸。   略微舒緩了心情,朱怡炅隨即思量起了自己這個草臺班子,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或者說,要如何發展。   畢竟,他們現在雖然號稱稱霸全臺,但實則,勢力範圍也就臺灣西部的一小片平原地區。   臺東那都是當地生番(獵頭族)的地盤,臺南也有李直三聚眾割據,整體形勢並不樂觀。   而且,臺灣孤懸海外,資源貧瘠。   尤其是用於製造槍炮的鐵銅鉛等礦石,更是極度稀缺,幾乎無法做到自給。   曾經的明鄭,是通過對日貿易,用臺灣蔗糖換取的這些物資。   這一點,倒是值得借鑒。   甚至於,他們不僅可以對日貿易,還可以對其他歐洲殖民者貿易,來換取軍火糧食以及其他的物資支持。   畢竟,造反不是請客吃飯,一切能利用的力量,都可以拿來利用。   不過,這些暫時都不急。   一切,還是要等到與清廷打過一場再說。   要是勝了,清廷短時間內應該都無力發動第二次大規模襲擊,自然有的是時間。   清朝對臺灣的海戰非常麻煩,施瑯前後攻臺三次,有兩次都被臺風刮的損失慘重,後來還是改變了策略,才一舉功成。   而要是自己敗了,那也不用考慮什麼有的沒的了。   至於兵甲火藥啥的,府城的鄭家武庫倒是還有不少。   至少支撐他們與來襲的清軍正麵打個一兩場是夠用了。   也怪王珍那個蠢貨,著急逃命,將海船全部打包帶走了。   雖然絕了義軍出海搶占澎湖列島的心思,但也使得臺灣的清軍無處可逃,隻能被他們圍而殲之,還順帶繳獲了不少兵甲火槍,算是給朱怡炅多留了一點操作空間。   而且,對於如何迎戰大陸那邊來犯的清軍,朱怡炅其實已然有了一些想法。   正思忖著,一人邁著步子從殿外走了進來。   “大王,弟兄們已經集結完畢,就等您過去呢!”   來的人卻是黃殿。   “嗯!”   朱怡炅一怔,隨即微微點頭,“做得好,前麵帶路!”   “是!”   黃殿聞言,也不含糊,直接扭頭帶路。   對於自家大哥為啥這幾日話越發少了,卻也沒覺得奇怪,反而還心中暗嘆,朱老大這明朝大王裝的倒是越來越像了。   ……   府城中。   往日高高在上的知府衙門,如今已然成了義軍的地盤。   就在衙門的正大門周圍,不少地方還殘留著未清理乾凈的血跡,似乎在向旁人展示著這裡曾發生過的血戰。   往衙門裡走,前廳大堂,平日裡前知府王珍會客的地方。   杜君英卻是正在這裡大發雷霆,不停的摔著大廳裡擺放的茶盞物件。   劈啪聲不斷……   地上到處都是摔爛的茶杯茶壺,以及散發著熱氣的茶水。   “父親,朱一貴那廝這是欺人太甚?”   大廳裡,杜君英之子杜會三同樣滿臉氣憤,“我等不過就是念在大家同為義軍,不想與之起沖突,才勉強默認其稱王。他卻不僅不知感恩,反而還如此當眾折辱於父親。   僅僅隻冊封父親為輔國公之職,與其麾下黃殿並列,這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父親,以孩兒之見,乾脆咱們一不做二不休……”   “住口!”   杜會三的話還未說完,便被正在生氣的杜君英給喝止了下來,“會三,你懂什麼?”   “父親,孩兒隻是看不慣朱一貴那小人得誌的嘴臉。明明是我等先行起事,又是父親您率部救了他,並先後擊敗了周應龍,歐陽凱這些清狗……”   杜會三猶自不服氣,咬牙切齒道,“最後卻叫這鴨販稱王摘了桃子,這廝還大言不慚,自稱什麼朱三太子後裔,更名朱怡炅,那些人……他們的眼睛是長到狗身上去了嗎?”   也難怪杜會三會如此仇視朱怡炅,甚至拿義軍法統來說事。   畢竟,這家夥的老爹杜君英作為義軍裡最能打,也是前期威望最高的頭頭,原本是打算要立他為王的。   隻不過,後來義軍內部覺得朱怡炅既然姓朱,可以冒充明朝宗室,就沒有同意。   這對杜會三而言,可是相當於間接搶了他的王位啊!   杜會三能不痛恨朱怡炅嗎?   杜君英卻是看出了兒子的想法,不由沉吟了片刻,這才嘆了口氣,說道:“唉……會三啊!你以為為父就忍得下這口氣嗎?”   “那父親?”   杜會三一聽這話,也有些搞不懂了。   看自家父親的表現,明顯也忍不了,可又不肯去爭。   這就有些奇怪了。   難道,這裡麵還有別的原因?   “會三,你要知道,咱們可是潮州人啊……”   杜君英沉默片刻,這才悠悠的回答道。   “啊?”   杜會三聞言一愣,正要問是何意,卻是猛地反應了過來。   是啊,他們父子二人皆是潮州人!   而他們麾下的義軍,部分潮州人以外,還有著閩南人,乃至於客家人都有。   算的上是魚龍混雜,不像那漳州來的鴨販朱怡炅,麾下也基本都是閩南人。   這要是他們父子倆真的跟那朱怡炅撕破了臉。   那些潮州部將還好說,剩下那些閩南來的,還有客家人會如何,可就不確定了。   天曉得他們到時候會不會因為地緣認同,而出什麼變故。   要是平時也就罷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還能勉強控住場子,要來個臨陣倒戈,那可就要命了!   一想到這裡,杜會三頓時一陣脊背發涼。   而這,也是歷史上杜君英明明比朱怡炅更能打,威望也更高,卻還是敗給了朱怡炅的根本原因。   因為最後,杜君英麾下的閩南部眾,的確如他現在擔心的那樣,選擇了地緣認同,倒戈一擊。   不過,從歷史的結果來看,杜君英應該是做了部署的。   雖然結果還是敗了,但也沒有被滅,反而還帶著幾萬大軍突圍了出去,南下逃竄。   “父親……”   杜會三一臉後怕,但還是有些不甘心道,“難道咱們真的要坐看那鴨販高居王位,日日夜夜踩咱們一頭嗎?”   “哼!”   杜君英聽罷,麵上卻是露出一絲陰狠,“不過一個漳州來的鴨販,碰巧姓朱而已,有什麼資格號令全臺?”   “父親的意思?”   “那鴨販麾下不是有一狐朋狗友叫吳外嗎?這次似乎也被封了個侯,他是不是還有一個親如兄妹的表妹?”   杜君英淡淡說道,“咱這空蕩蕩的國公府,可還缺幾個丫鬟呢?”   “嘶……父親妙計!”   杜會三瞬間明悟,“孩兒這就去辦。”   “等等!”   杜君英卻是叫住了杜會三,“此事暫且不急,今日那鴨販畢竟剛剛稱王,而且,這丫鬟也不要隻找一人,免得為人詬病,明白嗎?”   “孩兒醒得,還是父親想的周到!”   “嗯,下去吧!讓人準備些吃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