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謝過恩,黃殿忽地話鋒一轉,“大王,您給弟兄們分銀子,弟兄們自然感恩戴德,就算旁人也說不出什麼話來,可是這分田……” 說到這,黃殿頓了下,沒有繼續說下去。 朱怡炅見狀,自然明白這家夥要說啥,無非就是,這銀子是當初入府時就當麵分好的。 他朱大王拿自己的錢犒賞手下,無可厚非。 可這分田就不一樣了。 在古代農業社會背景下,田產土地,那可是一國之本,是第一生產力。 當初入府時,為了避免矛盾激化影響戰局,所以杜君英和朱怡炅兩人,都很默契的故意沒有去提此事。 可現在,他朱大王突然一言令下,就要給手下弟兄們分田分地。 這樣搞,簡直是把杜君英的臉打的啪啪響啊! 而且,不僅僅是杜君英,還有那些個降兵降將。 雖然這些家夥都是敗軍之將,但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糾葛。 他朱大王居然敢擅自吃獨食,這要是不給那幫人一個合理的解釋(利益)。 那些降將造反應該不至於,但卻很可能會徹底倒向杜君英。 這位與他朱大王不僅勢均力敵,而且一直以來也都是合作關係。 現如今,迫於大勢,卻要向他朱大王低頭。 杜君英本就已經非常不滿,這要是降兵降將們都倒向他,再有這麼個導火索…… 可,問題在於,不分也不行。 朱大王剛剛當著幾千弟兄的麵,把這海口都給誇下了。 這要是不兌現,怕是剛剛收攏的人心士氣也得立刻散了。 所以,黃殿這才不顧時間場合,也得當麵把這事兒給挑明了,生怕自家大哥一時腦熱犯病。 是的,就是犯病。 不犯病,怎麼能想到分田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餿主意。 朱怡炅看向表情有些急躁的黃殿,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無妨,此事我心中有數,老二你隻管照做就是。” 啊這? 黃殿聽罷,嘴角一抽,隨即明白自家大哥這是鐵了心要犯病了。 行吧!大哥說啥就是啥。 大不了,到時候就是跟杜君英那孫子火並唄! 誰怕誰啊! “大王高義!” 黃殿拍了個硬邦邦的馬屁。 “嗯!” 朱怡炅微微點頭,“對了,還有一事,既然今日都給正兵營的弟兄們分了銀子,那雜兵營那邊也不可厚此彼薄。 傳我的命令,即日起,雜兵營那邊每日兩餐改為三餐,且飯食管夠,不可使外人道我等義軍內部也搞區別對待!” “是,大王!” 黃殿聽罷,雖然覺得沒甚必要,但還是點頭稱是。 “嗯……等會兒安排完弟兄們領銀子的事兒,老二你再把其他幾位弟弟們都叫來主帳這邊,我們兄弟幾個,再好好合計合計!” 營中校場。 原來的臺子前,已經擺上了十幾張桌子。 桌子上,是一片黃澄澄,如小山般堆積起來的銅錢,讓桌子前正在排隊的士兵們不時的吞咽口水。 “你叫什麼?” “羅小林!” “十貫錢,收好了!” 桌前負責發放的人員隨即取出十串已用繩子串好的銅錢,遞了上去。 古代,一貫銅錢就是一千文,即一兩,而十貫就是十兩。 在一旁看著的朱怡炅這時開口勉勵道:“羅小林是吧!好好乾。” 簡短的兩句話,配合朱怡炅那親和的語氣和形象,加上手中那沉甸甸的銅錢,頓時就讓羅小林心頭一熱,就想叩拜。 卻被朱怡炅虛手攔了下來,加上後頭還有人在排隊,隻得捧著銅錢下去。 朱怡炅見此,繼續將目光轉向下一人。 雖然這錢不用他親手發,但也要在旁邊盯著,至少得讓將士們都看到自己,讓他們明白吃的是他朱大王的餉銀,當的是他朱大王的兵。 羅小林雙手捧著十貫錢下去,心頭久久不能平靜。 朱大王果真說話算話,這錢真的發下了。 作為漳州人的羅小林,當初會來臺灣,本就是走投無路。 古代航海技術差,這種跨海移民,本就是用命去賭。 更何況,來了臺灣,還要麵對當地的獵頭族,以及各種沼澤瘴氣。 就這,還是因為官府宣傳,有田有地,還賒借耕牛農具等。 結果來了才知道,田地那是人家官府的,農具耕牛倒是有,但是要交稅。 不交稅,那就是私牛(確有其事)。私牛那是犯法的,要被拉去打板子乾苦力的。 嗬嗬。 官府借的耕牛是私牛,你說好笑不好笑? 什麼? 你問他們為什麼不跑? 他們倒是想跑,但臺灣就那樣大,能往哪兒跑? 往山裡躲吧,山裡有人的地方不僅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還容易被舉報。沒人的地方,又全是獵頭生番,連那些熟番都怕,更何況還有沼澤瘴氣。 至於離開臺灣,官府每年就走那麼幾次,還隻運官府物資,怎麼走? 而且,就算真僥幸離開了也沒用。 你戶籍給落在臺灣了,敢跑那就是流民,要被官府抓去乾苦力乾到死。 所以,他們隻能捱著。本來,就這麼咬咬牙的話,似乎還能勉強熬得住。 可後來,縣令老爺死了,天殺的知府直接派了他兒子過來接任。 然後,羅小林他們的噩夢就開始了。 什麼砍竹子交稅,打漁交稅,甚至沒事都要交稅,還搞了個折現征糧(都是真的)。 羅小林走投無路,又忍無可忍,正好聽到朱大王反了,便也稀裡糊塗,麻著膽子跟著上了。 然後,朱大王帶著他們,竟真一路殺穿官兵,占了臺灣。 甚至如今做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給大夥兒分錢。 這可是整整十貫錢啊! 聽著似乎不多,但換算成十兩銀子,那就不少了。 很多臺灣百姓,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這樣多錢。 而且,聽旁人說,似乎不僅有錢分,朱大王後麵還要給大夥兒分田分地呢…… 想到這,羅小林懷裡的十貫錢銅錢不由緊了緊,心中也是暗下決心,一定要報答朱大王的大恩。 與羅小林同樣想法的,還有許多人。 同樣作為漳州人的他們,來臺灣開墾,本就是亡命之徒。 誰給他們飯吃,給他們地種,就是把命賣了又如何?
第4章 邀買軍心(下)(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