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這座不久前才發生過一次大明重興的臺灣府城,再次發生了一件大事。 大明中興王,兼監國殿下的朱怡炅,朱大王突然下旨,冊封輔國公杜君英為阿猴總督,兼征南大將軍。並全權負責下淡水河東岸軍機事宜。 旨意下發的當天,就在府城掀起了軒然大波。除卻知情的杜君英和朱大王,剩下的人,全都心中震動。 這府城,莫不是要變天了? 沒等眾人反應,杜君英那邊是更加的乾脆,一接到朱大王的旨意。沒幾日,就率領麾下大軍,還有一大批輜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府城。 看那行軍的速度,與其說是領旨南下,倒不如說是在奉旨跑路? 彼時,軍營。 “如何?” 朱怡炅接過吳阿蘭遞上的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漬。 “大王,杜君英那廝確實已經率部南下了!” 跟前的吳外拱手說道,“隻不過……” “朱大哥,你們先聊,小妹這邊先回去了!” 一旁,吳阿蘭十分乖巧的起身,端起水盆離開了營帳。 待到吳阿蘭離開有一會兒,吳外這才開口:“大王,那老賊南下之時,還帶走了大批的金銀糧草,以及不少清狗那邊的投降將領,還有許多咱們閩南的同鄉老表……” 說到這,吳外沒再說下去,但懂得都懂。 “無妨,他要帶這些人,便讓他帶著就是。” 朱怡炅一笑,“孤還能攔著不成?人家既然願意跟他走,說明是這老賊的本事,與孤等何乾?” “……大王說的是!” 這話,也就說說而已。 要說朱怡炅完全不在意,那是假的。隻不過,出於戰略意圖,完全沒那個必要。 杜君英又不是傻子,都被驅離府城了。自然要盡可能的拉上一批人作為底氣,同時防止朱怡炅來挖他手下的墻腳。 尤其是那些個閔南兵,雖然杜君英與他們不是同一個籍貫。但這些人可都是跟清軍打過仗,見過血的老兵精銳啊!哪怕遣散了也不可能讓給他朱大王的。 再者,朱怡炅目前麾下的兵力不說趨近飽和,但麵對一個月後來襲的清軍,也差不多夠用了。 記載裡,清軍來襲兵力為一萬八千,除卻開船的,帶上雜兵後勤。剩下的督標精銳,不會超過三千人。 而且,這三千人還要分別隸屬於福建提督和南澳總兵官兩人。五千打三千,不說優勢在我,那也完全夠使了。 再加上,朱怡炅還有大殺器沒出呢!惦記杜君英手下那點人完全沒必要,還可能再次激化二者矛盾。 留著這些人,說不得將來與杜君英對上,會有奇效? 至於為啥隻是驅離,而不是一勞永逸,一波解決了杜君英這個大麻煩? 不是朱怡炅不想,而是辦不到,或者說,風險太大。首先,朱大王的軍隊目前還沒完成整編訓練,硬碰硬還真不一定保贏。就算贏了,能不能留下杜君英也說不準。 而且,退一萬步講,縱使他真的吞下了杜君英的部眾,能不能轉化為戰鬥力又是一個問題。 歷史上,二人的矛盾,往小了說是權力鬥爭,往大了說,那是地域分歧,閩粵之爭。 要是朱怡炅有一年半載,那他自然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可他沒時間啊! 攏共就一個月,還要跟人火並?腦子進水了。 還有,下淡水東岸的李直三可不是個好相與的。正好把這杜君英趕過去,讓他去好好啃啃這塊硬骨頭。 啃下了,自己正好去收。啃不下來,還能同時削弱兩者的實力,可謂一箭數雕。陰險是陰險了點,但,造反嘛,不寒磣。 “大王,不知下一步該如何,是否還要繼續跟著那老賊?” 吳外這時又問道,語氣頗為恭敬。 “不必,把人都撤回來吧!” 朱怡炅搖了搖頭,“隻要那廝不傻,便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 “還有,孤再從府庫給你支取三千兩。不要怕浪費銀子,你就按孤先前說的,盡快組建一支情報部隊。孤也不要求你們如同錦衣衛那般無孔不入,至少基本的班子,得先搭起來。” “是,臣必不負大王重托。” 吳外連忙拱手應命。 “嗯,下去吧!” 朱怡炅一擺手,臉上盡是威嚴之色。 說起來,自從當日幫吳外救出了其表妹吳阿蘭以後。這吳外就從原本的四弟,變成了如今徹底死心塌地擁護他朱大王的下屬。 而朱大王,除卻剛出門那會兒表演了一下兄弟義氣,僅僅第二日就露出了他的獠牙。 先是合並了吳外麾下的團兵,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又轉手將其任命為情報機構主官。 哦,在吳外等人的眼裡,這玩意兒應該叫錦衣衛。 這番操作,吃相不能說難看,隻能說非常難看了。 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黃殿和鄭定瑞兩個,現在見到朱怡炅,那是比起之前更為恭敬,也少了幾分親近。 李勇?這就是個莽夫,啥都沒感覺到,還是大大咧咧。 “權力啊……嗬!” 看著吳外離開營帳,朱怡炅挑了挑眉,隨即嗤笑一聲。 …… “臣叩見大王,大王萬歲萬萬歲!” 楊恭跪伏在地,對著跟前的朱怡炅高呼萬歲。 今天是杜君英南下的第三天,楊恭天天求見。總算在今日,於王宮得了朱大王召見。 “輔國公免禮,來人,賜座!” 朱怡炅一抬手,臉上帶著如沐春風的笑容。 “臣不敢!” 楊恭恭謹起身,又旋即坐下。 “輔國公,你先前為那偽清將歐陽凱部下將官。不知,可知道這府城有多少火藥?” 楊恭這邊剛坐下,屁股都沒捂熱,就聽朱大王問了這麼一句。瞬間整個人都愣住了。 不是,他特地跑來跟這位朱大王表忠心。咱不說來個君臣相得的戲碼,至少也得含蓄一點吧! 這一上來就問他府城有多少火藥? 這是什麼套路? “這……具體有多少,臣昔日僅為百總,知之不詳,但料想,近萬斤應該是有的。” 楊恭不明所以,但還是據實回答。
第8章 權力啊(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