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大明行宮。 這行宮自然還是原來的知府衙門,隻不過簡單修繕了一番,讓其不至於太過寒酸。 朱怡炅沒有去建新的行宮,既是沒必要,畢竟他是穿越來的,對於住大宮殿本身就沒太大欲望,而且他也沒有那麼多閑錢。 有那個建大宮殿的錢糧,回頭多招募點兵馬不好嗎? 要不是原來的衙門實在太過殘破寒酸,王禮又直言監國若堅持住這破地方,隻會損害大明在天下士民眼裡的形象,而且也省不下來幾個錢,朱怡炅估摸著連修繕都懶得修一下。 朱怡炅這邊都隻是簡單修繕了一番行宮,王禮這些下麵的臣子自然也不敢多加鋪張,隻是在行宮外圍簡單弄了幾處宅子,稍微裝修一下就成了內閣的政事堂,六部辦事衙門等等。 這宅子自然是朱怡炅當初破城時,明軍收繳的無主大宅。 還真是無主的,因為那些大宅戶主不是跑了就是死在了亂兵土匪手裡。 而剩下的就算回來要,大明也不會給的,充其量就是給點錢打發了事,誰讓你們當初一見明軍就跑的。 現在這裡已是監國行宮範圍,你這時回來莫不是想要圖謀不軌。 這時的行宮禦書房,大明朝廷現下最有權勢的幾位大佬,正聚在這裡聽候朱監國的召見。 朱怡炅合上手中關於新政稅法推廣進度的奏本,頗為滿意的對著王禮說道:“王愛卿此番做的不錯,能這麼短時間裡將這新政稅法推廣落實下去,內閣功不可沒啊!” 王禮連忙拱手說道:“微臣不敢,此全賴監國治政有方,民心歸附之功。” 朱怡炅倒是一點不客氣,直接受了。 “孤看卿這奏本,還有提到地方廂兵之功。如此說來,這廂兵是可堪一用了?” 問這話的時候,朱怡炅看得卻是大明新軍第一軍的新任軍長楊恭。 楊恭此番打下閩北,讓大明從形勢上一統福建,居功至偉。 朱怡炅便順勢晉封其為大明新軍第一軍軍長,除卻第一鎮以外,北路軍其餘四鎮皆歸其組建第一軍,再由樞密院補充一支輜重營。 同時,為表其功績,又授予其福寧伯的爵位。 至於第二軍軍長的職位,則授予了鄭定瑞,鄭定瑞作為副帥,功勞同樣不小,加之其爵位已是侯爵,所以不動其爵位,隻晉封其為第二軍軍長,並未有人有所異議。 楊恭這時已然穿上了軍長的官服,說道:“回稟監國,這廂兵訓練度和服從度雖遠不如我大明新軍,但其終歸是有著實戰經驗的軍隊,或許對付清軍還不足夠,但若隻是用於作為後方維穩,倒是勉強能夠勝任。” 朱怡炅微微點頭,伸手捋了捋今早剛被吳阿蘭修剪過的胡茬子。 吳阿蘭如今雖已貴為王後,但畢竟都是出身鄉下,服侍丈夫生活起居這些事,她還是更習慣親手來。 雖然王禮這些文臣說什麼,既是一國之母,如此於禮不合什麼的,但朱怡炅也隻是一笑置之,反正他覺得這樣挺好。 至少挺活潑的。 對了,說起來,朱怡炅也有一事想不通,不是說好了古代君王都要聯姻,然後三宮六院什麼的。 怎麼輪著自己,啥都沒呢? 倒不是他想啊,難不成是現在地盤不夠大,那些士紳家族覺得他還不適合投資? 朱怡炅又看向樞密使朱定問道:“朱卿,樞密院第一階段的募兵計劃,現在進行的如何了?” 站在一旁,始終沉默不言的樞密使朱定,總算得了問話,連忙上前說道:“回稟監國,第一階段預募的五萬新軍,現下已經募集三分之二,有攤丁入畝作為前置條件,加之我明軍本身的優厚軍餉待遇,以及封田賞賜,各州府的青壯從軍熱情都很高。” “嗯,這餉銀和安家費絕對要給足,絕對不可出現延誤缺額的情況。”朱怡炅點點頭,不忘叮囑道。 朱定拱手:“微臣謹遵監國諭旨。” 這樞密院,是朱怡炅在楊恭發動福建統一戰爭之前,就已經著手建立起來的。 其目的嘛,自然是為了軍政分離。 曾經的大明地盤太小,縱使軍政機構混亂無序,同樣也還能維持內部運轉。 可隨著後來大明的地盤越來越大,直到全據福建,擁有一省之地,這原本的機構混亂,軍政一體化的模式,就不太合時宜了。 畢竟,這大明終究還是以軍事為主,所有政治體係,都是為軍隊服務,但又不能真的被軍隊完全控製,淪為軍事的傀儡。 所幸,就趁著這內閣六部建立的同時,將這樞密院也給搞出來了。 對,大明除了樞密院,也還是有兵部,二者並不乾涉影響。 兵部隻負責地方軍隊,即廂兵營的日常調遣,還有涉及到廂兵調動的一些瑣碎事務。 臂如現在正在推行的攤丁入畝、新政稅法,這其中調動的廂兵,嚴格來說便是需要兵部來統籌。 而與之不同,樞密院則基本無權插手廂兵的調動。 樞密院隻負責募兵練兵、籌措糧草,以及製定戰略計劃。 這戰略計劃,即是指大明下一步該打哪裡,該拿下多少地盤之類,這需要考慮方方麵麵,經濟文化乃至政治影響,所以樞密院裡的官員依舊還是是文官,樞密使更是由朱怡炅的秘書首席朱定朱承訓擔任。 當然,與大宋不一樣,樞密院除了這些事以外,真正如何打,該怎麼打,那都是武將自己的事,樞密院不會也無權進行乾涉。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甚至於,若是戰局發生變化,武將也有緊急事態臨時更改戰略計劃的權力,隻需事後上奏一個合理的理由。 總的來說,這大明的樞密院,從權力上而言,是比大宋要小的多的,乃至比兵部都不如。 至少兵部還有調兵權,而樞密院則完全沒有。 樞密院本身品級隻相當於六部一級,但其並不掛靠在內閣下屬,而是朱怡炅這個監國直轄。 屬於既獨立於文官集團,又不完全屬於武將集團。 而朱怡炅所言的第一階段募兵,則是為了後麵的擴軍備戰。 所謂皇權,無非兩個字,兵和稅。 眼下,這稅有了,剩下的自然就是兵了。 說實話,僅靠手頭上這東拚西湊,戰力參差的十萬兵馬,別說光復大明,就算劃江而治都夠嗆。 所以,朱怡炅必須抓住現下難得時間和錢糧,瘋狂擴充大明的軍事實力。 第一階段的募兵計劃是五萬,等第一階段募兵滿額,後麵還有第二第三第四……也甭管福建能不能撐的起這麼多軍隊,撐不起就打出去。 除卻募兵以外,朱怡炅對樞密院的練兵規劃也做了調整,原本的基礎紀律性訓練保持不變。 不,還是變了一下,現在新兵的基礎紀律性訓練,要比之先前更為繁重,並且在訓練過程中,還要每日抽出空閑與士兵們上上思想課,主要就是講大明是在他這個朱大王的帶領下,才能有現在吃飽穿暖,輕徭薄賦的好日子。 總之,就是大搞崇拜主義,務必要把士兵的思想握在自己手裡。
第84章 兵和稅(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