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醒得很早,這兩天早睡早起,身體的周期開始順應過來,那是體力逐漸恢復了。 是這樣的,身體是有周期性反應的。 現在的我也適應了早睡早起,如果實在累了,早上晚點起來,自己也在懷疑哪裡不對了。 是體弱還是氣虛了,要從中醫上查查根源。 如果真的是累了,那就要注意休息了。 睡足了,或者是睡膩了,那麼自然就不要睡了。 假如睡足了,還是覺得神乏,那就很可能是氣虛。 這時候要注意運動。 今天我就在踮腳活動氣血,別看幾個小動作,長期做下來,持之以恒的話,效果是很顯著的。 與其靠發生了疾病,再去求醫的話,倒不如平時注意運動,花的成本小,起到的作用大。 或許這也是中醫不起眼的緣故吧! 它實在是太低調了,低調得根本看不出作為,卻時刻用心。 有時候會覺得中醫有坤土性,厚德載物,淡定低調,與世無爭。 雖然它不爭不搶,可我喜歡享受它的保護。 所以有機會就要和它多接近。 這時候管它外麵怎麼說呢,好也罷,歹也罷,我隻要知道接近它,會享受到它的照顧即可。 中醫這門課,除非是考入醫科大學,那麼會有參選,一般來說,人家是不會去學的。 而我因為喜歡看各種書,而且看了之後還覺得有一些是和學校的教育唱反調的,但是也有他們的道理。 所以我在外麵看人,首先會看其知識結構,我會看看除了學校教的,對方還自覺學了哪些學科? 如果在社會多年,可知識麵還停留在學校教學的水平上,那是沒有多大的結交興趣的。 也承認,我這個標準很古怪,很多人都不認可。 的確,出了學校後還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看書? 別說是離開學校了,就是在學校時,又有多少是真心喜歡看書的呢? 真心與否,跟學科分數似乎關聯不大,因此對學校教育那一套還真是不以為然。 不過有意思的是,我聽同事說,她家孩子的校長就在全校麵前說,外麵推行什麼快樂教育,我們沒有的,學生就必須以分數為主,我們就是看分數的。 第一次看到了校長的匱乏,我是感覺他們是不會教,如果真的推行了快樂教育,那麼怎麼來衡量呢? 這是很難管理的。 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老師沒那麼偉大,許多知識都可以自學的,所以對那些溢美之詞不以為然。 可真的在做事,誰會希望自己不被看見? 因此真相是一回事,需求又是另一回事。 當然要是沒什麼必要,那也無需理會,有時候還希望有什麼係統是和司空見慣的不一樣的,那就要多關注了。 於是對於行事低調,默默地把事情做好的人事物,會多一份關注。 當然如果累了,或者忙起來自顧不暇,那是無法擁有發現美的眼睛,於是休息就顯得很重要。 休息足了,身心健康了,就更容易發現美。 喜歡這一份感受。 當然,如果有人很認可學校教育管理那一套,看到了真實,他們會慌的,因為怎麼可能關注到那麼渺小的自我,於是拚了命來刷存在感,也就是很自然的。 總之,什麼人都有,而且也沒什麼對錯,存在著就是合理的,隻能說存在有存在的必要性。 而且也就是這麼回事。 所以無須多評論。 同時學了中醫,會淡然地去看這些。 每種人都不同,就跟中草藥一樣,有的樣子好看,像花一樣;有的樣子難看,最好不要看到。 可樣子怎麼樣又有什麼關係?關鍵是療效如何?隻要對病有幫助即可。 所以人的價值取舍固然重要,價值也有高下之分,可用得對路,也很重要。 我倒是喜歡中醫帶來的寬厚感,心胸寬闊,懂得厚道,我覺得這樣也很好。 所以一直就看下去了, 而且那些情節曲折,看著緊張的書,看過也就過了,而中醫類的書是看不厭的。 很有意思的,像字典之類的就是看不厭,隨時翻翻,都覺得挺有意思的。 這倒也是一種興趣。 好了,今天不想寫了。 想早一點休息,或者養一會兒神,總之,這幾天好好的休息,以休息為主,兼顧興趣即可。 其他的,能不操心就不要操心。 就寫到這裡吧!暫停! 2020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