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通這個人物,一直就很受歡迎。 他一把年紀了,還像個孩子。 而且還把好東西送給郭靖,不用艱苦卓絕的努力去換取。 這個人物簡直就是好運的代言人,怎麼會不被喜歡呢? 而且盡管天真未泯,到底也是年歲在那裡,說出來的話,不可能是全然的孩子氣。 難怪郭靖對他怎麼著也有幾分尊重。 他對馬鈺和丘處機的評析,話就說在點子上。 把話說在點子上,既有能力的成分,也跟閱歷有關。 有時候是會發現,過去說不清楚的事物過一陣子,自然而然就說清楚了。 這是浮動的。 原文是——郭靖道:“那麼重陽先師王真人為什麼既是道家真人,又是武學大師?” 周伯通道:“他生來天資穎悟,許多道理自然而然的就懂了,並非如我這般勤修苦練的。剛才咱倆講故事講到什麼地方?怎麼你又把話題岔了開去?”郭靖笑道:“你講到你師兄得到《九陰真經》。”周伯通道:“不錯。他得到經文之後,卻不練其中的功夫,放在一隻石匣之中,壓在他道觀後麵的一塊大石之下。我心中奇怪得很,問他乾麼,他微笑不答。我問得急了,他叫我自己想去。現在你倒猜猜看,那是為了什麼?” 郭靖道:“他是怕人來偷來搶?”周伯通連連搖頭道:“不是,不是!誰敢來偷來搶全真教主的東西?他是活得不耐煩了?” 郭靖沉思了半晌,忽地跳起,叫道:“對啊!正該放在大石之下,其實燒毀了更好。”周伯通一驚,眼睛盯住了郭靖,說道:“我師兄當年也這麼說,隻是他說幾次要想毀去,總是下不了手。兄弟,你傻頭傻腦的,怎麼居然猜得到?” 郭靖被他問得紅了臉,答道:“我想,王真人的武功既已天下第一,他再練得更好,也隻是天下第一。我還想,他到華山論劍,倒不是為了爭天下第一的名頭,而是要得到這部《九陰真經》。他要得到經文,也不是為了要練其中的功夫,卻是相救普天下英雄豪傑,教他們免於互相斫殺之厄。” 郭靖哪裡傻了,他一直是聰明沒被發現,也沒用武之地。 從小的學武,其實不需要他多聰明。 需要的是記憶,是復製。 可是郭靖對此一來不熟悉,二來師父們的打罵也讓他多少產生抵觸的情緒。 小時候情緒是很重要的,一個情緒化就會壞事的。 大了之後,懂事了,知道要看規律,看利益,看進展。 這時候情緒是退在一邊。 所以小孩和大人是不一樣的。 很大一部分,他們是依靠情緒來獲得認知的。 當然話也說回來,小時候依靠情緒,那也無可厚非,可大了之後,還是留戀情緒,那就是滯後了。 周伯通其實運氣很好,先碰到王重陽,道家講究譬如嬰兒,保持本真。因此他的天真被善待且保留下來。 而他的童真,也引發了郭靖的本真,這是相互在起作用,產生了共鳴和影響力。 王重陽的出發點雖然好,以他的權威壓製著群雄的爭搶之心,可道行不足,這一份爭搶不但是上進心,也是難以忽視的。 他自己也沒有修為到半點爭雄之心都不起的境界。 郭靖卻是從來沒感受到,他隻是耳聞,並不曾親身經歷,自然可以說局外之言。 而這一刻局外和局內,其實是產生了極大的共鳴。 暗示都呼之欲出,郭靖就是第二個王重陽。 最不濟也是五絕之類的高手。 他果然就是六絕。 嶄新的一絕由此誕生。 那麼看來,桃花島之行,才不是什麼送死,而是送上青雲路。 之前都是在鋪墊,在打基礎,從這一刻起,郭靖的朋友圈發生了質的變化,他不是五絕,也是準五絕,為下一代五絕做準備。好,明天繼續! 2021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