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1 / 1)

流年擷萃 微丹湜意 2583 字 2024-03-18

現在再看《射雕》,看到瑛姑的舉止,真對她油然而生心疼與敬重。   她才是德才兼備。   黃蓉在她麵前跟跳梁小醜似的,受傷了就像是在扮可憐。   瑛姑什麼都靠自己,黃蓉呢?她靠自己的並不多,而且對她倚靠的資源也無感恩和珍視。   說得好聽是小女孩,說得難聽那是人性不足。   黃蓉受傷才幾天?瑛姑是長時間受傷,那是內傷,又是病情纏綿,曠時達日。可是她看到需要救助時,還是流露出善良的本性,還是加以援手。   這是經過了磨礪和掙紮之後的人性流露,是很珍貴的。   對她尊敬,也是對人性的尊重,更是對人生洗禮的敬重。   誰都不喜歡挫折,可是怎會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經歷過磨難,回頭已是百年身,都不會是原來的自己。   可是看到瑛姑,會覺得純真的自己並未走遠,這難道不是值得慶幸的嗎?   當然她會保留這樣純真的天性,跟她的執念有關。   沒有執念,怎會保留純真?   會想不通,放不開,本就源於那個青澀純真的自己。   所以盡管說執念不是什麼好聽的字眼,卻也是人生洗禮的一部分,它也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的確無所謂對錯,隻需要接受和感知即可。   沒有了執念,豈非也就斷了挫折?這是想象中的情形,並非真實。   一味強調對與錯,卻不顧情形,豈非蠢矣?   原文是——郭靖不敢接口,也不敢起來,隻見她走到外麵方室,伏在案頭,提筆書寫什麼,寫了好一陣,將那張紙用一塊布包好,再取出針線,在布包折縫之處密密縫住,這樣連縫了三個布囊,才回到圓室,說道:“出林之後,避過鐵掌幫的追兵,直向東北到了桃源縣內,開拆這白色布囊,下一步該當如何,裡麵寫得明白。時地未至,千萬不可先拆。”郭靖大喜,連聲答應,伸手欲接布囊。   瑛姑縮手道:“慢著!若是那人不肯相救,那也算了。倘若救活她的性命,我卻有一件事相求。”郭靖道:“活命之恩,自當有報,請前輩吩咐便了。”瑛姑冷冷的道:“假若你師妹不死,她須在一月之內,重回此處,和我相聚一年。”郭靖奇道:“那乾什麼啊?”瑛姑厲聲道:“乾什麼跟你有何相乾?我隻問她肯也不肯?”黃蓉接口道:“你要我授你奇門術數。這有何難?我答允便是。”   瑛姑向郭靖白了一眼道:“枉為男子漢,還不及你師妹十分中一分聰明。”當下將三個布囊遞給了他。郭靖接在手中,見一個白色,另兩個一紅一黃,當即穩穩放在懷中,重行叩謝。瑛姑一閃身,不受他的大禮,說道:“你不必謝我,我也不受你的謝。你們與我無親無故,我乾麼要救她?就算沾親有故,也犯不著費這麼大的神呢!咱們話說在先,我救她性命是為了我自己。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番話在郭靖聽來,極不入耳,但他素來拙於言辭,不善與人辯駁,此時為了黃蓉,更加不敢多說,隻是恭恭敬敬的聽著。瑛姑白眼一翻,道:“你們累了一夜,也必餓了,且吃些粥吧。”   當下黃蓉躺在榻上,半醒半睡的養神,郭靖守在旁邊,心中思潮起伏。過不多時,瑛姑用木盤托出兩大碗熱騰騰的香粳米粥來,還有一大碗山雞片、一碟臘魚,郭靖肚子早就餓了,先前掛念著黃蓉傷勢,並未覺得,此時略為寬懷,見到雞魚白粥,先吞了一口唾涎,輕輕拍拍黃蓉的手背,道:“蓉兒,起來吃粥。”   如果說之前郭靖的體驗是需要靠武功來脫困和出頭的話,那麼從這一節開始,就要考驗他對人性的認知。   這不用考了,郭靖肯定不及格。   及格的話,後來怎麼會不由分說,就認為師徒關係不可逾越,來阻止楊過與小龍女的戀情?   這時候他就是被魯迅嫌棄的多管閑事的法海。   但凡對人性有一點認知,通情達理的,怎麼會做這事兒。   郭靖要的是聽他的話。   這一道關恐怕他到死都沒有通過。   這還就是為他設立的關口,他是好人沒錯。   可是人生哪裡是好與壞就能通行的,大有行不通,無法流通的時候,這時候別說是他了,連黃蓉也是人性不足,難怪他們應付起來就吃力了。   郭靖聽不進瑛姑之言,他能做到的頂多是不做聲,但還是堵的。   細想他和楊過之間的矛盾,何嘗不就是此刻與瑛姑之間的堵。   也難怪瑛姑的心結最終是楊過來解開,跟郭靖沒半毛線關係。   郭靖說到底也是在風口的豬,隻不過風口是主角光環而已。好,明天繼續。   2022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