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發現,書中的人都在慣著郭靖。 他那樣的鳳凰男在現實中很難有出息。 在書裡卻是扶搖直上。 再一思索就明白了,華箏和黃蓉各有各的蠢,關鍵還是一個蠢字足以蔽之。 如果她們不蠢呢?那還有郭靖什麼事? 但凡稍微聰明一丟丟,郭靖就一點市場也沒有了。 他會吃得開才怪! 至於成吉思汗,之所以慣著郭靖,那是從來沒把郭靖當一回事。 郭靖還能是威脅嗎? 他無論死活,都可以派用場。 郭靖之所以選擇壯烈殉國,那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活著的市場。 除了一死,他還能乾嘛? 不過有一點細思極恐,他要作死,那是他自己的事,他也就作死有本事。 但是他給自己的孩子起的又是什麼名字?一個叫郭襄,一個叫郭破虜。 他難道不知道襄陽隻不過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襄陽守得住嗎? 能夠逆天改勢,叫單於折箭,永不來犯嗎? 他有把握嗎? 如果自身惴惴,又何必給親生兒女起這樣的名字? 這種名字一看就知道,襄陽在,他們就在,襄陽一旦攻破,他們也不復存在? 怎麼小孩生下來就準備犧牲的嗎? 他自己要犧牲,為什麼要連坐到孩兒身上? 郭靖毫無邊界感可言。 給楊過起名也是這麼回事,根本就是在連坐,難怪楊過倒黴就倒黴在他手裡。 而且郭靖的為人父,跟金庸筆下另一個不可思議的人物淩退思一樣,還有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兩人還都是有頭有臉的偽君子。 那麼看到現在就明白了,華箏和黃蓉那是非蠢不可,蠢就是可愛,不蠢,還有什麼可愛可言? 那是注定的,也是顛倒夢想。 這是荒謬的,同時也是必然配置。 原文是——次日,成吉思汗大會諸將,計議西征。會中封郭靖為“那顏”,命他統率萬人。那顏是蒙古最高的官銜,非親貴大將,不能當此稱號。此時郭靖武功大進,但說到行軍打仗,卻是毫不通曉,隻得連夜向哲別、速不臺等大將請教,但他資質本就魯鈍,戰陣之事,又是變化萬端,一時三刻之間哪能學會?他煩惱了數日,心想出征時,隻要一個號令不善,立時敗軍覆師,不但損折成吉思汗威名,而且枉自送了這一萬人的性命。這一日正要去向大汗辭官,甘願做個小兵,臨敵之際隻單騎陷陣殺將,忽然親兵報道,帳外有一千多名漢人求見。 郭靖大喜,心道:“丘道長來得好快。”急忙迎出帳去,隻見草原上站著一群人,都是化子裝束,心中一怔。三個人搶上來躬身行禮,原來是丐幫的魯有腳與簡梁兩位長老。郭靖急問:“你們得知了黃蓉姑娘的訊息麼?”魯有腳道:“小人等到處訪尋,未得幫主音訊,聽說官人領軍西征,特來相投。” 郭靖大為奇怪,問道:“你們怎樣得知?”魯有腳道:“大汗派人去征召丘處機丘道長,我幫自全真教處得獲官人消息。”郭靖呆了半晌,望著南邊天上悠悠白雲,心想:“丐幫幫眾遍於天下,連他們也不知蓉兒下落,隻怕是兇多吉少。”言念及此,眼圈兒不禁紅了。當下命親兵安頓了幫眾,自去稟報大汗。成吉思汗道:“好,都編在你麾下就是。”郭靖說起辭官之事,成吉思汗怒道:“誰是生下來會打仗的,不會嘛,打幾仗就會了。” 郭靖不敢再說,回到帳中,隻是煩惱。魯有腳問知此事,隨意勤勉了幾句。到得傍晚,魯有腳進帳道:“早知如此,小人從南邊帶部孫子兵法,或是太公韜略來,那就好了。”一言提醒了郭靖,猛然想起自己身邊有一部武穆遺書,此是軍陣要訣,怎地忘了?當即從衣囊中取將出來,挑燈夜讀。這一讀真是讀得廢寢忘食,到次日午間,方始微有倦意。 成吉思汗對郭靖好的很,寸功未立,居然授予高官。 連郭靖自己都覺得不妥。 那麼成吉思汗因何為之? 既然跟郭靖的功勞無關,那麼他身上必然有被看得重的資源,他在進行資源交換,隻不過郭靖這傻小子自己還不得知。 那又是什麼呢? 郭靖是漢人。 成吉思汗早有滅宋的野心,所以這個棋子到了這一步,開始變閑為用,而且要委以重用。好,明天繼續。 2023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