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到底有生活經驗。 而且多年來到底是寄居蒙古,她心心念念的,除了兒子報父仇之外,就是可以回到故鄉。 這也難怪郭靖看到段天德和完顏烈會那樣恨。 他的母親李萍盡管生活無憂,總有人照顧,可當初被迫離鄉背井,顛沛流離怎麼都不會忘懷。 蒙古人到底不是自家人。 她這個情形就如包惜弱在趙王府的時節,兩人的生活都不需要擔憂,可她們始終不覺得那是家。 原文是——第七十八回大是大非 郭靖喜道:“媽,你怎麼不早說?咱們共歸故鄉,那是何等美事,大汗定然允準。”他掀帳出來,不見華箏,想是她等得不耐煩,已怏怏離去。郭靖去了半晌,垂頭喪氣的回來。李萍道:“大汗不準,是不是?”郭靖道:“這個我可不懂啦,大汗定要留你在這兒乾麼?”李萍默然。郭靖道:“大汗說,待破金之後,你再奉母回鄉,那時衣錦榮歸,豈非光彩得多?我說母親思鄉情切,但盼早日南歸。大汗忽有怒色,隻是搖頭不準。”李萍道:“大汗今日還跟你說些什麼?”郭靖將大汗在帳中指點方略、傳授錦囊等情說了。李萍道:“唉!若是你二師父和蓉兒在世,他們定能猜測得出。我越想越是不安,卻又不知為了何事。” 郭靖將錦囊拿在手裡玩弄,道:“大汗授這錦囊給我時,臉上神色頗為異樣,隻怕與此有關也未可知。”李萍接過錦囊,細細檢視,隨即遣開侍婢,說道:“拆開瞧瞧。”郭靖驚道:“不!破了火漆上金印,那可犯了死罪。”李萍笑道:“臨安府織錦之術,天下馳名。你媽媽是臨安人,自幼學得此法,何須弄損火漆,隻要剔破錦囊,回頭織補歸原,決無絲毫破綻。”郭靖大喜。李萍取過細針,輕輕剔開錦囊上的絲路,從縫中取出一張紙來。母子倆攤開一看,麵麵相覷,不由得涼了半截。 原來那紙上寫的是成吉思汗的一個密令,著窩闊臺、拖雷、郭靖三軍破金之後,立即移師南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攻破臨安,滅了宋朝,自此天下一統於蒙古。密令中又說,郭靖若能建此大功,必當裂土封王,不吝重賞,但若懷有異心,窩闊臺與拖雷已奉了令旨,立即將其斬首,其母亦必淩遲處死。 郭靖呆了半晌,方道:“媽,若不是你破囊見此密令,我母子性命不保。想我是大宋之人,豈能賣國求榮?” 李萍道:“為今之計,該當如何?”郭靖道:“媽,你老人家隻好辛苦些,咱倆連夜逃回南邊去。”李萍道:“正是,你快去收拾,可別泄露了形跡。”郭靖點頭,回到自己帳中,取了隨身衣物,除小紅馬外,又挑選三匹駿馬。他自小生長大漠,今日一去,永不再回,心中也不禁有些難過。 原來成吉思汗用的是假道伐虢之計。 這樣就對了,難怪郭靖寸功未立,就得享高位。 而且他犯錯,也不去追究。 就是不放他走。 郭靖母子此刻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再優秀的投資人也不肯做空自己的國家。 成吉思汗果然雄才偉略。 假如郭靖被逼攻打宋朝呢?榮華富貴自然不會吝嗇,還會大肆宣揚。 可是郭靖是再也回不去了,他是漢奸。 那麼百姓對蒙古人的怒火,就全發泄在郭靖頭上,他是替罪羔羊。 不然,怎麼會對他那樣優待呢。 代價在這裡顯示出來了。 郭靖頂多隻是豪傑,還不是梟雄,他怎麼可能是成吉思汗的對手? 他真正的考驗以及壓力出現了。 以前的助力,如今成了壓力。 恩義如何兩全呢? 如果有事先籌謀的話,早點抽身而退為妙。 如今隻能被動應付,走一步算一步。好,明天繼續。 2023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