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華(1 / 1)

流年擷萃 微丹湜意 2233 字 2024-03-18

郭靖和成吉思汗在策馬論英雄,這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華山論劍。   隻不過華山論劍上有五絕齊名,雖然說也要爭一個高下,對於男性來說,那是非爭不可的了。   可是郭靖與成吉思汗的論道,論道也就是論英雄。   注定了隻能是一對一。   甚至能對上,無論是對話,還是對手,都是極其不容易的。   敢問當時,還會有誰?   當然大浪淘沙,後浪推前浪,這又是時代的趨勢,也是必然會發生的。   可在當世,成吉思汗已經所向披靡,郭靖能過去論道,當然也是論長道短,這已經是殊榮了。   原文是——郭靖又道:“古來英雄豪傑,為後世追慕欽仰的,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以我之見,殺得人多卻未必能算是英雄。”成吉思汗道:“難道我一生就沒做過什麼好事?”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的,而且也很大,隻是你南征北伐,積屍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難說得很了。”他生性戇直,心中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哪知成吉思汗一生自負,臨死之際被他這麼一頓數說,竟然難以辯駁,回首前塵,勒馬四顧,不禁茫然若失,過了半晌,哇的一聲,一大口鮮血噴在地下。   郭靖嚇了一跳,才知自己把話說重了,忙伸手扶住,說道:“大汗,你快去歇歇,我言語多有冒犯,請你恕罪。”成吉思汗淡淡一笑,一張臉全成蠟黃,嘆道:“我左右之人,沒有一個如你大膽,敢跟我說真心話。”他隨即眉毛一揚,臉現傲色,朗聲道:“我一生縱橫天下,滅國無數,依你說竟算不得英雄?嘿!真是孩子話!”在馬臀上猛抽一鞭,急馳而回。   當晚成吉思汗崩於金帳之中,遺命窩闊臺接大汗位,他臨死之際,口裡喃喃念著:“英雄,英雄……”想是心中一直琢磨著郭靖的一番言語。   郭靖與黃蓉送葬已畢,即日南歸。兩人一路上但見骷髏散在長草之間,不禁感慨不已,心想兩人鴛盟雖諧可稱無憾,但世人苦難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教普天下百姓,人人得能安居樂業。(全書完)   讀者也是看著成吉思汗成長的。   隻不過不是從小看起,也沒有看到他的初出道,也是最低穀時期。   郭靖遇到他的時候,已經是小有成就,郭靖是潛龍勿用,他卻是見龍在天,已經有貴人相助了。   當然貴人與小人也是並存的。   郭靖一步一步長大,成吉思汗也一步一步成長。   郭靖是明寫,暗筆卻是成吉思汗,他是步步壯大。   可是到了臨終,分明就是糊塗了,頭腦不清楚。   他的功過何必去問郭靖,郭靖又懂什麼?   這是失運的表現,而且以他的認知,居然有這樣的成就,那是呈現不匹配之態了。   除非是那時候的認知普遍不高。   這並不是一次對話的機會,談得並不深入。   隻是又給了郭靖一次狗屎運,為的是讓郭靖贏。   既然郭靖在這樣的環境裡出現,那麼他非贏不可。   這不是實情,隻是小說家言而已。   在華山論劍上,郭靖隻是旁觀者,他是旁聽生,進了門檻而已。   到了與成吉思汗論道時,他就是一枝獨秀,獨領風騷。   結局是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駕崩,郭靖卻獨贏一場。   黃蓉一直跟著他,水裡火裡,出生入死都願相隨。   這個結局是很圓滿,隻是金庸到底是經歷過了戰亂,知道這隻是一個安慰,一個希望,和平才是大願。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沒有什麼帝王將相的概念,隻知道他們是入侵者,是強盜。   保衛家園是本能,也是使命。   郭靖成家不易,就因為如此,就更有保家衛國的決心。   小說到此,不可謂一次升華。連載版《射雕英雄傳》讀後感到此結束。   2023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