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流離失所、六國貴族勢力蠢蠢欲動,這些關乎國之根本的重大問題,竟然被李斯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令人心中驚愕不已。 就在眾人疑惑之際,“請由李相宣布”這句話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不是說李斯已經表明要讓出丞相之位嗎? 他現在還是丞相嗎? 正當眾人滿腹狐疑時,李斯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他的眼神堅毅而深邃,仿佛承載了大秦帝國的興衰重負。 他朗聲道:“現下,我宣布幾條緊急政令。” “其一,即日起阿房宮停建,精選三千甲等工匠在鹹陽城中擇優留用,其餘七十萬勞役人員則分散至鹹陽周邊五百裡之地休養生息,每日供給一頓飯食,待命以備後續調遣。” “其二,即刻籌建錦衣衛,任命青龍暫行禦史大夫之職,掌管錦衣衛。” “該機構將負責宮廷巡邏守夜,監察百官動態,緝捕叛逆不臣之人,並且掌管詔獄,有權審訊及處決相關案件。” “其三,趙高因叛國罪已伏法,其同黨若能主動自首,可免除家族連坐之刑,倘若抗拒不報,一經查實,必夷其三族!” “其四,請王將軍火速派遣千人隊伍前往北山,采掘硝石。” “其五,經我李斯與馮相共同舉薦,決定由十三公子贏恒擔任監國重任,此事已成定局,無需再議。” “從今日起,大秦軍政大小事務,均由十三公子贏恒裁決,直至新皇人選確定為止。” 身旁的馮去疾點頭贊同,無疑為這一係列重大決策賦予了更為堅定的力量。 猶如巨石入湖,激起層層漣漪,文武百官在李斯與馮去疾兩位丞相宣讀完這七條政令後,瞬間炸開了鍋,議論紛紛,震驚不已。 “馮相,您能否向我們解釋一下,為何對於黎民百姓的疾苦置若罔聞,為何對貴族階層的異動視而不見啊!” 相關郡縣官員焦急地追問。 “李相,暫停阿房宮的修建自然沒有問題,可是這七十萬勞工的後續安置該如何進行,您能否提供一個詳盡的方案,給大家一個明確的說法?” 負責工程事務的官員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至於趙高叛國、組建錦衣衛之事,那十幾個與趙高有牽連的官員早已嚇得魂不附體。 此刻他們個個臉色蒼白如紙,卻無人敢當麵質詢此事,因為那無疑等於自我暴露。 王賁將軍也起身發言:“李相,硝石沉重且看似無用,我軍將士之力貴如金,從北山運至城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足夠多供應戰士們一頓飽餐。” “若無充分的理由,此事恐怕難以施行。” 至於最後一點,李斯和馮去疾共同推舉十三公子擔任監國一事,群臣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出乎意料的決策。 或者說,他們的情緒已達到飽和點,對此類變故已然無法激起更多的驚訝之情。 盡管眾人不知十三公子究竟以何種手段說服了兩位丞相,但既然這一決定是出自李斯和馮去疾兩位丞相之口,便成了無可更改的事實。 即便沒有十三公子的介入,當前朝廷大局本就由兩位丞相共同主持,既然他們都首肯此事,滿朝文武縱然心中無奈,也隻能接受這一現實。 在秦始皇駕崩之後,整個大秦朝廷彌漫著一種難以言表的頹然之氣。 眾人心中皆明了,這大秦的天已悄然更替! 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真正掌握權柄的並非是趙高、胡亥,亦非公子扶蘇,而是那個向來被視作紈絝子弟的十三公子! 百官之中嘩然一片,麵對此情此景,丞相李斯與馮去疾能做的解釋並不多。 畢竟,十三公子曾有過交代,在鹹陽城內潛伏著不少六國的奸細,甚至朝臣隊伍也不免摻雜雜質,有些決策雖然先行實施,卻不宜過早宣之於口。 李斯目光沉穩,對王賁將軍直言:“硝石取用,實為製冰之需,其具體方法無需將軍掛心,你隻需謹記,這是為了確保先帝遺體的妥善保存。” 他鄭重地強調:“此事關係到陛下尊嚴,不容有失,王將軍,即刻行動吧。” 聽聞此言,王賁麵色一凜,事關先帝,他不敢有任何怠慢,立即抱拳領命:“末將遵命!” 李斯進而安撫群臣:“其餘諸事,大家不必驚惶,既然十三公子已有吩咐,那便是我和馮相共同認同並決定遵從的。” “這些重大舉措隻會對我大秦江山有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諸位隻需照辦即可。” 他環顧四周,眼神堅定而有力:“倘若有哪位對此仍存困惑不解,待十三公子上朝監國之時,可親自請示詢問。” “今日朝會至此結束,九卿留步繼續商議,其餘官員各司其職,迅速執行!” 在一間密閉而無名的黑冰臺總部內,那位神秘莫測的首領剛剛穩穩安置好一張嶄新的案幾。 倏忽間,一道黑影疾如閃電般闖入。 首領隻是靜靜地凝視了這位下屬一眼,眉宇間流露出深深的不滿情緒。 要知道,距離上次的消息傳遞還不到一個時辰! 下屬同樣以沉默的眼神回應,其中滿載著無奈與焦急:“老大,這事兒真不是我能控製的啊!” 見狀,首領默不作聲地從身後取出一隻精雕細琢的木製麵具,緩緩戴在了臉上。 顯然,他擔心新案極可能再次遭遇不測。 年輕的下屬見此情景,愈發慌亂起來,他試圖以眼神向首領求助,卻隻見對方手中僅剩下一個木製頭盔。 求援無果後,他最終隻能硬著頭皮,雙膝跪地,高聲稟報。 “報!啟稟首領,屬下有緊急事務要呈報!” 與此同時,在秦始皇那靜謐深邃的地下宮殿中,他又一次被迫從修煉真氣的狀態中醒來。 這才短短一個時辰,連一個大周天的真氣運行都未能完成。 生前治理朝政時,數日平靜無波瀾,如今駕崩之後,仿佛瞬息萬變,紛擾不斷,讓他不禁慨嘆。 “這‘死後’的日子,怎比生前還要不得安寧?”
第一十八章 始皇:這死後比長生還不得安寧!(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