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五年,冬。 大雪紛飛,給長安城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白色棉被。 永平裡坊的主街道,一位纖瘦的年輕人正踩著厚厚的積雪,來到一處小宅院。 入了宅院。 年輕人剛入宅院,一道矮小的影子就撲了過來,“哥哥,你怎麼現在才回來啊。” 一個小丫頭,七八歲的樣子,長得極為可人。 年輕人輕輕的推開小丫頭,抬手掃了掃落在肩上的積雪。 “今天回來的晚,你餓了吧,哥現在就去給你做晚飯。”少年見到半日未見的小妹,淡淡一笑,揮去這半日裡的不快。 小丫頭伸手指了指內屋,“哥,民部司的田主事都等你半個時辰了。” 小丫頭接過自己兄長脫下的外衣,幫忙拍落雪花。 年輕人聽得民部司的主事在自家等了自己半個時辰,趕緊往著內屋走去。 “屬下見過田主事,屬下不知田主事前來鄙宅,讓主事你久等了。”年輕人一入內屋,見自己頂頭上司正襟危坐的烤著火,趕緊行禮。 民部司田主事揉了揉手,向著年輕人招了招手,“李未,來來來,坐下說。你我都這般的熟絡了,就不要客套了。” 年輕人叫李未。 李未走了過去,搬來一張小凳子,坐在上司的對麵。 “田主事如有吩咐請直言,屬下定當竭盡全力。”李未很是小心的應對。 眼前的這位主事,乃是他的頂頭上司,大唐六大部之一,民部的民部司主事,田信。 民部司主事的官職雖不顯高,但卻能夠一句話就讓李未的差事成為泡影,讓李未沒有了生計。 田信很是隨意的擺了擺手,臉上露出難色道:“李未啊,你跟隨我也有近一個年頭了。我自打接手媒曹以來,手底之下就你的活乾的是最漂亮,很是讓我放心。不過,今日我受到崔郎中之令,需要到郭縣丞家中去給他那成年數年已久的女兒說媒。你看看我,我是嘴不能說,腿也不能跑的,所以隻能把這份差事交給你了。隻要你把這件事情乾好了,我定在崔郎中麵前給你美言美言,說不定明年你就能成為我的同僚了。” 我擦。 田信,你要不要臉啊。 郭縣丞家女兒的事情,那是我一個小小的媒氏能搞得定的嗎。 你這不是給我送官來了,你這是給我送棺來了。 “田主事,我這......屬下最近手頭上有不少的事情,實在是抽不出身來啊。要不,把這件事情給其他的媒互人去做吧。”李未實在是不想接這個燙手山芋。 就長安縣丞郭正的女兒,李未雖未曾見過,但也聽過關於她的一些傳聞。 郭正的女兒名叫郭玲,芳齡二十有一,早已過了婚配的年紀。 早些年前,郭玲本已許配人家,但她那未婚夫卻因為戰死沙場,而郭玲也就成了未亡人。 依著律製。 郭玲完全可以再許與他人。 可這姑娘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說什麼自己早已許配他人,夫雖死,卻要立誌替夫守節一生。 好嘛。 現在田信突然跑來跟自己說要把這個差事交給自己,我是不是該找根繩子直接吊死算球。 去跟一個立誌替夫守節一生的人說媒,還不如去廟裡跟那些和尚說讓他們還俗呢。 田信正了正身子,臉上露出不快,“李未,本官這是給你找個好出路,你可別不知好歹。郭縣丞女兒的媒事,你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田信起身走近李未。 抬起手,重重的拍了拍李未的肩膀。 眼睛還瞟向屋門外站著的小丫頭,裝出一副長輩般的語重心長道:“李未,你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你妹妹考慮吧。” 李未心裡暗暗嘆氣。 田信你個死球。 我不想接的差事,你非要讓我接,不接你就拿我的差事要挾我,想絕了我的生計。 上次是這樣,上上次也是這樣,次次都這樣。 這次更是給我扔一個足夠讓我上吊的差事。 之前說好的好處,一分未得不說,你倒是一路上升,做上了這個民部司主事。 碰上你這種上司,我李未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啊。 “田主事,你說什麼就是什麼。這差事,屬下接了。”李未咽下這口氣,不得不接下這份差事。 差事做好了,是他田信的功勞,我李未是一點好處都撈不著。 踩低捧高,人之常情。 李未其實也知道,自己這種小人物,在這些官員眼裡,連隻螞蟻都算不上。 不乾了? 李未曾經倒也想過。 可自己不乾了,又能乾得起什麼呢? 就算是自己積下了些本錢,隨便找個門麵開個店,但李未卻能想到,隻要自己的店一旦開起來,田信這等人絕對會讓自己的店來個關門大吉。 寧惹閻王,不懟小鬼。 田信笑了,又是重重的拍了拍李未的肩膀,“這就對了嘛。隻要你好好辦差事,好處少不了你的。這次你放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隻要你把這件事辦好了,我定會在崔朗中麵前替你美言美言的。” 扔下差事,田信走了,走的很是快意,早已沒有了來之前的頹廢。 小丫頭把宅院門關上,回到內屋。 “哥,咱們不乾了,咱們離開長安。”小丫頭恨恨的說道。 小丫頭什麼都懂,也什麼都看在眼中。 李未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擠出一個笑臉來,伸手攬了攬小丫頭,“咱們好不容易到了長安,就不能這麼輕易的離開。就這點事,對哥來說沒什麼難度的。況且,哥還要給你掙一份厚厚的嫁妝呢。” “哥~~”小丫頭害羞的低下頭,跑去廚房。 李未開心的笑了。 對於自己的這個小妹,李未很是疼愛。 自己剛來到大唐的時候,身邊就隻有這個小妹在身邊。 當時,原主得了一場大病倒下了,李未占了便宜。 如果沒有這個小丫頭又端水,又求藥,甚至為了買得起藥,拖著她那瘦弱的小身體去貨棧撿拾重達數十斤的貨品,掙點一日僅有十文的微薄銅錢。 想起一年多前的發生的每一幕,李未心酸不已。 如果沒有這個小丫頭,李未都不知道當時的自己能不能熬得過來。 李未病好後,本想借助前世的所學,來個逆天翻身。 可一沒本錢不說,二更是沒有背景。 經歷種種苦難和打壓後,為了生存,李未隻得摒棄原來的計劃,求了一份說媒的差事。 為了這份差事,李未到現在還欠著趙婆子一個無法還清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