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硬剛(1 / 1)

大唐媒官 流連山竹 3836 字 2024-03-18

他有證據。   他朱啟承狀告他人真的拿出證據出來了。   這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啊。   眾朝官愣了片刻後,所有目光都投在了朱啟承手上的那份所謂的賬目明細草紙之上。   同時,還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崔安,還有民部尚書戴胄。   而崔安,此刻卻是有些坐立不安了。   除了崔安之外,還有金部司的李季員外郎,也慌了。   就連金部司郎中曾輝也都有些緊張。   他們誰也沒有料到,朱啟承拿出來的證據,乃是民部司媒曹戶婚錢數的賬目明細。   因為,上次賬目差錯之事早就已經過去了,誰也沒有料到朱啟承會在這個時候把這件事情抖了出來。   寶座上的李世民頭一次見朱啟承狀告他人拿出了證據,著實也是有些驚呀,眼神掃了一眼戴胄,最後落在了他身側的內侍總管身上。   內侍總管見李世民向他,自然的下了寶臺,來到朱啟承的身前。   朱啟承很是高傲的巡看了一眾朝官一眼,把手中的賬目明細草紙交給內侍總管,“有勞了。”   內侍總管接過後,輕輕的點了點頭,回去交給李世民。   李世民大致看了看,並未發現賬目有問題。   “朱愛卿,這賬目朕看了下並無任何差錯,有進有出的。不過,這份賬目的明細倒是做的讓朕耳目一新。這份賬目明細,是何人所做?”   賬是李未做的。   李未做賬,以前都是依著當下所用的方式記賬,畢竟查看的乃是上麵的人,又不是自己。   可這份留底的賬目,李未卻是依著自己的方式來記賬。   畫個表格,用借貸的方式來記賬,方便自己查看。   此刻,到是李世民覺得耳目一新了。   朱啟承打手行禮,回道:“回陛下,此賬乃是原民部司媒曹行署的媒氏李未所做。當初微臣拿到此賬目明細之時,也如陛下一樣,很是驚奇。不過,此賬目明細乃是李未還在媒曹之時留的底,為的就是怕有人在賬目之上做假。”   李世民點了點頭。   但心裡卻是記住了李未的這個名字。   朱啟承回應完李世民的問話後,又側身向著戴胄行了一禮。   “戴尚書,難道你就沒什麼話要說的嗎?”   戴胄被朱啟承點了名,不得不站了出來。   拜過禮,戴胄稟道:“陛下,朱禦史所說的事情,確有其事。”隨即轉向朱啟承,“我民部發生這樣的小事情,確未料到朱禦史如此清楚。況且,如此小事,本官也早已責令下麵的官員改正糾錯了,朱禦史糾著我民部如此之小的事情,是不是有些小題大作了。”   事情在戴胄這裡,確實早就過去了。   賬目也早就被糾正過,送到了他那裡審核批復了,更是存檔了。   而今天,朱啟承突然搬出這件小事出來,讓戴胄很是不喜。   戴胄的不喜,卻並未讓朱啟承止步於此,“戴尚書,在你眼裡,賬目被人故意作手腳是小事,但在下官眼中,這是大事情。如天下官吏都如你民部的人一般,那我大唐的賬目又何以叫賬目,我大唐又何以叫大唐,又如何讓天下百姓信服。”   轟~~   賬目被人故意作手腳。   這話一出,整個朝堂頓時炸了鍋。   “賬目作手腳,這可真不是小事啊。”   “是啊是啊。”   “賬目出差錯,糾正即是,但要是有人故意在賬目之上作手腳,那這可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而是大事情了。”   “對啊對啊。”   寶座上的李世民也沒有料到,朱啟承暴出來的料如此之大,把朝堂都給弄的炸了鍋,眉頭瞬間就皺了起來。   內侍總管見李世民眉頭一皺,大聲喝止,“肅靜!”   朝堂立馬安靜了下來。   朝堂雖安靜了下來,但所有朝官們的心裡無不想著一會兒要吃個大瓜。   “朱愛卿,你剛才所說的話,可當真!”李世民喝問道。   朱啟承抱著笏板,重重的點頭,“微臣不敢假言。”   李世民眼神不悅的看向戴胄。   戴胄知道,今日這事怕是過不去了,但他並不慌,因為這件事情早就處置過了。   “陛下,此事早已處置結束。據下麵官員所訴,我民部的這次賬目有人作假之事,乃是民部司媒曹行署的媒氏所做,而且據下麵官員所訴,那媒氏也已經被開革出了媒曹,賬目也已經糾正改錯過了。”戴胄隻想把這件事情壓下去,省得他民部成為眾失之的。   李世民輕輕的點了點頭。   他也認為賬目作假之人隻是一個小小的媒氏,且已經被開革了,賬目也糾正過了,此事也當該了結了。   可朱啟承聽了戴胄的話後,直接反對道:“戴尚書,你所說的那位被開革的媒氏,怕不會就是下官剛才所說的那位媒氏李未吧。”   “本官不認識什麼李未,也不知道誰是李未。”高高在上的民部尚書戴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又何能知道李未呢。   哪怕賬目被人作手腳之事,他也隻是聽下麵的官員匯報罷了,名字一閃而過,根本就不會進入他的心中。   眾朝官腦中一片迷糊。   就連皇帝李世民也是聽得迷糊的很,“朱愛卿,怎麼回事,你細細道來。”   朱啟承剛才還說這賬目明細是一個李未的所作,怎麼李未這個媒氏又被開革了?   朱啟承輕笑的看了一眼戴胄,又冷笑的看了一眼崔安。   甚至,就連隱於官員隊列中與此事有牽連的官員,他都各自掃了一眼。   “陛下,此事說來並不復雜。話說,年前之時,民部司媒曹行署媒氏李未,被崔安指派負責郭正郭縣丞愛女媒事......事後,賬目被送到媒曹另外一名媒氏何包光手上......又後來,民部司主事田信借機帶走賬目一日......再後來,賬目被送到崔郎中手中,批復後送往了金部司,最後到了戴尚書手上,戴尚書查賬目有誤,責令屬官糾查追錯。”   “金部司郎中曾輝......後李季員外郎闖至民部司叫罵......再後來崔安去了媒曹,革去了媒氏李未,此事在民部司,以及民部就當作什麼也沒發生一般。但微臣卻要為底下的這些媒氏等小吏們發聲,為他們申張正義。”   朱啟承所述,就像自己是經辦人一樣,把整個事件的細節始末都娓娓的道了出來。   眾朝官聽後,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朱啟承剛才所說的這些官員。   而受目光最多的,莫過於站在中央的崔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