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稱呼那是一變再變。 從一開始的孔愛卿,到後來的孔祭酒,到如今的孔諭。 眾朝官從李世民的稱呼就能感受到,孔諭已經不在李世民的眼中了,或許說國子監祭酒,怕是要換人了。 李世民坐在禦座之上,淡淡的看著下方,輕輕的揮了揮手,“把孔諭送回府去,好生養病。” 他身旁的內侍總管一聽李世民的話。 二話不說,就指使起內侍和禁衛來。 片刻間。 昏迷不醒的孔諭就被抬出了太極殿,殿內也恢復了剛的次序,不再那麼鬧哄哄的,但議論聲還是有不少。 有人細聲的說著話,說接下來的考校該由誰來。 也有人細聲說孔諭連問兩題都無法難住一個小小的媒氏,話裡話間說這個小小的媒氏有些偷奸耍滑,甚至還說這個小小媒氏所回答的答案皆不是正經的答案,隻是換了個概念罷了。 重回原位的李未,聽著這些議論聲,心裡冷笑。 什麼叫偷奸耍滑,什麼叫偷換概念。 有本事你來答題啊。 就孔諭出的這兩道題,我李未可以肯定,你們誰又能答得上來,能讓大部分人滿意。 李未心裡有些不痛快,自知自己身份,不好找事。 不過,遠處的李崇義聽不得這些議論聲,眼睛瞄了好幾位議論之人,雙腿一動,站了出來想要結束這些議論聲。 站出來的李崇義向著禦座上的李世民行了禮,“陛下,如今孔祭酒已經昏迷送回了家中養病,三題的考校李媒氏已連通二題,這第三題是否還需要繼續下去,請還陛下示下。” 李世民聽後,看了看眾大臣,見眾大臣有意想要結束此事。 但李世民卻看到了曾輝等人欲有站出來之態,最後把目光投向曾輝等人。 曾輝立馬站了出來。 “陛下,孔祭酒雖吐血昏迷,但考校未果,所以,臣請求陛下指定一人繼續對李未進行考校,完成此事。” 行過禮的曾輝,雖對孔諭被李未氣的吐血倒地而昏迷這事有些不憤,但他心裡對李未的恨意卻一點也不減。 孔諭都已經不在了,這事依著常規操作也該結束了,可他曾輝卻依然想要繼續。 甚至,他更是無視著當今皇帝心中的意思,還要繼續下去。 曾輝說完,又有原本反對李未任主事一職的人也站了出來,附和著曾輝。 李世民看向曾輝等人的眼神中透著一股犀利,但見有數人非要繼續下去,他也不能一意決事,隻得輕輕的點了點頭道:“那這第三題,就由曾郎中你來繼續考校吧。” 曾輝傻眼了。 曾輝自認為自己有些文才,但與孔諭比起來,自己可就要差太多太多了。 如今,自己隻是提議而已,他卻沒有想到皇帝陛下既然讓他來出題考校李未,而且他還從皇帝的稱呼知道,皇帝對他是不喜了。 曾輝有些坐蠟了。 上不得,下不得,可謂是騎虎難下。 咬了咬牙,心中一狠,向著李世民行了一禮。 “即然陛下有旨,那臣依旨行事。” 眾朝官紛紛看向接下此事的曾輝。 各朝官心裡各有想法,但大多數人的想法是一致的。 曾輝要完了。 從陛下的語氣和稱呼都能看出陛下對他曾輝不喜了,他曾輝還不知道進退,非要對一個小小媒氏進行打擊報復,真是不值啊。 孔諭都被那李未氣的吐血昏迷了,他曾輝難道比孔諭的文才還要強嗎! 李世民輕輕的揮了揮手,“那就開始吧。” 曾輝再次行禮後,走向李未。 李未輕笑的看著走近自己的曾輝。 就此人,李未早已經把他記在心中了,李未還聽說,也是這貨對於自己升任民部司主事一職第一個跳出來的,而且還是這貨給考校加碼的。 曾輝走近李未,還未待他開口,李未向著李世民行了一禮,率先開口了,“這位曾郎中想要代替孔大祭酒對我進行考校,我當然是沒有問題,但前兩題都有加碼,這第三題是不是也同樣需要加碼呢。” “對哦,前兩題都加了碼,有賞有懲的,那這第三題理應有所加碼。”李崇義一聽,頓時來勁了。 眾朝官們也紛紛附和。 孔諭這個祭酒對李未進行的考校都加碼了,你一個郎中要對李未進行考校,那自然必須加碼。 此時的曾輝一聽要加碼,心慌慌。 禦座上的李世民聞話後點了點頭,“李未,今日乃是對你的考校,這加碼之事就由你來決定。” 李世民此言一出,所有人都詫異的看向李世民。 把這件事情丟給李未,這說明皇帝對李未可以說很是看中了。 “多謝陛下。”李未一聽,暗喜不已,行了禮後,轉同曾輝道:“陛下所言,想必曾郎中應該聽見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想加的碼不重,也不多,如我在你的考校中未通過,我李未願在西市門口光身站一天,如同,如我李未在你的考校中通過了的話,你曾郎中也需光身在西市門口站一天,如何。” 我丟。 李未,你個害人精。 這個碼加的還不重,還不多嗎! 你李未連過兩題,而且還是偷奸耍滑的過了兩題,本官就不信你能過我這一題。 孔祭酒所出之題與四書五經沒有任何關係,那麼接下來本官定要讓你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曾輝心裡雖對李未的這個加碼憤恨不已,但此刻他心中已經有了第三題了。 “好,那就如你的意。你且聽好了,本官的這一題,乃是作詩。本官先作一首,你再作一首,由陛下和所有大臣們評判詩作的好壞。”曾輝冷冷的看著李未,大聲喊道。 當曾輝說要作詩,李未心裡暗爽不已。 就連遠處的李崇義一聽第三題乃是作詩之後,故作平靜,心裡卻是樂開了花。 李崇義不是太懂詩作,但還是略略知道詩作的好壞的。 當初,他與李未喝酒之時,從李未嘴裡時不時的聽到一些讓他都驚嘆不已的詩句後,就已經知道了李未在作詩一道絕對是一頂一的好手。 禦座上的李世民一聽曾輝所出的第三題乃是詩作後,輕輕的嘆了一口氣,而這一口氣,是替李未嘆的。 而所有大臣朝官們見曾輝出題之後,心裡紛紛嘆了一口氣,輕輕的搖頭。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打算去西市看李未的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