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這種事以後少乾(1 / 1)

大唐媒官 流連山竹 3886 字 2024-03-18

蘇小娘的出嫁。   蘇家一個人都沒有出來送嫁。   爹娘不來。   兄嫂不來。   侄兒侄女也不見。   李未不得不代替蘇小娘的長輩,送蘇小娘出嫁。   原本。   蘇小娘的娘舅一家也來了。   聽下麵的人說,前兩日蘇小娘拜托了人前去鄠縣請了她的娘舅來長安。   其娘舅一家聽聞蘇小娘要出嫁,那是高高興興的帶著些許的禮前來賀喜。   可人剛進家門,就被蘇婦拿著掃把要趕其娘舅趕緊回去,其娘舅自然是不會離開。   詢問情況之下,蘇家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李未和蘇小娘的身上。   甚至,蘇婦還當著她兄長的麵,說蘇小娘與人私通,還說蘇家出了個敗壞名聲的女兒,揚言要與蘇小娘斷絕關係。   其兄長一聽,著實震驚不已。   欲要質問蘇小娘,但蘇婦卻攔著,就連蘇家其他人也都攔著,還說什麼家醜不可外揚,不能聲張。   其兄長也知道名聲的重要性,可奇怪自己妹子為何不讓自己去詢問外甥女,詢問下,蘇家一家人齊上,強行把娘舅給架走,不要說見蘇小娘了,哪怕就是蘇小娘出嫁的今天,蘇家人也沒讓蘇小娘見到其娘舅一麵。   而蘇小娘聽聞娘舅來了後,想要前去請個安問個好。   可其兄嫂直接攔下了蘇小娘,說什麼蘇小娘沒有資格見娘舅。   一個小娘子,又怎能鬥得過兄嫂幾人。   最後,娘舅沒見到不說,如果沒有媒婆在,說不定蘇小娘又要被其兄嫂給欺辱毆打了。   李未也聽聞了這些事情。   本想下了衙去蘇家看看情況,看看能否見得蘇小娘的娘舅,把事情的原委訴於他知。   可李未並未見得其娘舅,最後街坊鄰裡說蘇小娘的娘舅在來的當天下午之時,就被蘇家人強行從後門給送走了。   知道這事後,李未讓人把這事跟蘇小娘說了一聲,就直接回家去了。   直到今天蘇小娘出嫁之日。   李未下得衙來,趕在蘇小娘出嫁之前,代替了一回蘇小娘的長輩,送蘇小娘出嫁。   聽何包麵說。   周蓋家的聘禮並不多,但也不少,足五貫錢,還有一些別的東西,錢與東西加起來,至少抵十貫錢數。   何包麵還說。   周家那邊派人把聘禮和喜物送到蘇家後,蘇家連個麵都不帶見的,最後還是蘇小娘發話,把東西和錢抬到了蘇家正堂。   普通人家娶妻嫁女,錢物加起來的價值,普通都是十貫錢數。   民間的說法是,五五湊成十,合雙之意,又有十全十美之意。   如是富戶人家,同樣也會五五成雙,但卻不是五五湊成十,而是百。   無親人送親,這也許在長安城中首見,但蘇小娘卻執意要嫁,周家那邊又想娶媳婦,心裡雖有些不快,但卻也沒有計較。   因為,李未讓人把事情向周家母子說明了,周家母子本還有些想法,但因為周蓋年紀越來越大了,且其母自認為自己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了,想著能盡快抱上孫子,也就沒計較太多。   況且,又有李未這個官員做主,周家也不怕以後有什麼麻煩。   再者,周家後麵還有一個陳旭呢。   隨著李未的一路喊禮,直到入了周家門後,李未這個代蘇小娘長輩的活計,終於是可以止了。   蘇小娘入了周家門,李未停止了喊禮,往著一邊退去,並向何包麵使了使眼色。   何包麵趕緊移步到李未的身邊,“老大,事情結束了,我們是不是可以撤了。”   “撤吧。接下來的事情,就由著他們自己進行吧。”李未點了點頭。   街鼓已響。   李未知道自己的活已經乾完,留下兩個雜役和媒婆收尾,自己與何包麵坐上馬車,直接閃人回家了。   當李未與何包麵他們一走,陳旭作為新郎的陪客,找了半天沒有找見李未,向著雜役詢問道:“你家主事呢?為什麼不見他人?”   “李主事已經走了。李主事走之前交待了,接下來的事情我們會處理好的。”雜役回應道。   陳旭暗拍手掌,“這個李未。今天可是我同袍的大喜之日,他這個把好事都做完的人,連杯喜酒都不喝就走了,難道媒互人的規矩有這麼重要嗎。等下次見了他,我非得跟他好好說道說道不可。”   規矩重不重要不要緊,但李未卻知道,自己身為媒互人,卻是要嚴格遵守的。   媒婆可留,雜役可留。   唯獨媒互人不可留。   即便要留,也隻能留在主人家的門外,不得入主人家中去。   因為,媒互人乃是官媒,有著強行婚配的權力,所以正常的百姓家是不喜歡媒互人留下吃酒吃席的。   即便主人家願意,但卻攔不住別人的嘴。   甚至,有些不明就裡的人還會認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門親事是媒互人強行給予婚配的,到時候在喜宴之上鬧出麻煩來,那可就是媒互人的錯了。   所以。   這也正是李未看著蘇小娘進了周家門後,李未就止了步,不再前進,並且直接走了的原因。   回家途中。   馬車內的何包麵看著李未,欲言又止的模樣。   李未瞧著何包麵那想說又不敢說的樣子,重重一拍何包麵的肩膀,“老何,有什麼話就直說,別憋的像是我欠了你幾文錢似的。”   “老大,這種事情,咱們以後能不能不要乾了。吃力不討好不說,連個賞錢都沒有,甚至老大你為了那蘇小娘,還倒貼進去好十貫錢作陪嫁。咱們是媒互人,又不是娘家人。”何包麵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帶著長輩的口吻說道。   李未也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看著何包麵道:“你可以不乾,但我卻得乾啊。欠下的人情總得還。”   因為蘇小娘的事,李未也確如何包麵所說的那樣,倒貼進去可不止何包麵說的十貫錢,而是十幾貫錢。   蘇小娘因為娘家不現身,陪嫁自然是一分沒有。   而李未又不想看到蘇小娘的難,隻能代長輩之名,拿出十貫銀錢作為蘇小娘的陪嫁。   除了這十貫錢之外,請的人也好,還是所有人的花銷也罷,更或者鼓樂等等,均是李未付的錢。   零零總總加起來,沒有十五貫,也有十三貫之多。   李未雖喜歡錢,也想掙更多的錢,但李未卻深知,自己欠下的人情要還,而且李未也見不得別人過的不好。   做聖母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