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作詩我不會,做媒我在行(1 / 1)

大唐媒官 流連山竹 3918 字 2024-03-18

如此一副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神態,還如此的問話。   李未心裡很是不爽。   你們是來求見我的,並不是我去求見你們的。   李未心裡雖不爽,但也沒表現出來,僅僅隻是站在衙門前,輕輕笑了笑,然後點了點頭。   “衛兄,我們是不是找錯人了?”一偏瘦之人看向另一人,眼裡對李未很是不屑,更是帶著一種難以相信的神情。   衛姓人盯著李未打量了許久,看向偏瘦之人道:“應該是沒錯了。衛某聽朝中之人說起過,李未年少,當朝作出邊塞詩作,驚嘆眾朝官。不過,他的年紀還確實不像我們所想像中的那般老沉,著實讓衛某好奇。”   “如此年紀,怎能有這樣的閱歷。衛兄,算了,今日就當咱們無事閑逛,走吧。”偏瘦之人根本就沒把李未當一回事。   衛姓人往前走了一步,再一次仔細打量李未,指著李未道:“你真是那作出邊塞詩作的李未?”   李未本來就對這二人見到自己之後所表現出來的神態也好,還是言語也罷不爽。   衛姓人伸手指問自己,李未心裡就更不爽了。   李未又是輕輕一笑,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衛姓人不明所以。   “你又搖頭又點頭,是何意思。”   李未臉上依然掛著笑,說道:“作邊塞詩我不會,但本官卻是叫李未。即然你們是來閑逛的話,如沒有什麼事,那本官就不奉陪了。”   李未說完,欲轉身回衙。   可此時,那偏瘦之人不喜了。   “喂,我們前來尋你,你盡然如此無禮。別以為你是個什麼主事,就可以無視我二人。”   我擦。   誰無禮了。   誰無視誰了。   如果不是因為你們是讀書人,我李未連見你們都不想見,就是因為你們是讀書人,我怕惹來麻煩,這才出來見你們。   你真當你們是讀書人,我李未就怕你們不成。   李未止住了回衙的腳步,雙眼射出一道目光,投在了那偏瘦的讀書人身上,“敢問這位兄臺姓甚名誰。”   “哼!你聽好了,我姓崔。”偏瘦之人鼻孔朝天道。   李未一聽他姓崔,腦中立馬閃現出一個人影來,崔安。   能姓崔的,且又是讀書人,不用想,也不用猜,非崔家人不可了。   難怪你一見到我李未,這話裡話外就沒一句好話。   李未輕笑一聲,“原來這位兄臺姓崔啊,我還以為姓皇呢,嚇的本官都有些怕怕了。”   “你!小子,我不與你在此鬥嘴。如果不是傳聞有人說你善作詩,我與衛兄也不會閑來無事,跑來此尋你。沒想到,能作出震驚天下的君不見詩作之人,卻是如此一人,可笑,可笑。”姓崔的打一開始就沒正眼瞧過李未一眼。   此時,更別說正眼了,這話裡無不是在譏笑李未。   李未又是輕笑一聲,“哈哈,還自稱讀書人呢。一首《將進酒》被你說成君不見,真是可笑,可笑。”   釋:《將進酒》的版本無數。   據傳當下普通人所看到的《將進酒》乃是後人所撰,並非李白的原詩。   傳聞敦煌版應該是李白的原版,名字也非叫《將進酒》,而是叫《惜罇空》。   如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倒海不復回。   君不見床頭明鏡悲白發,朝如青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罇空對月。   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盃。   岑夫子,丹丘生,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   鐘鼓玉帛豈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賢聖皆死盡,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此先不管原版不原版,隻不過在此作一解釋。   李未的話一落地,姓崔的臉頓時變了又變,指著李未,欲要如何如何。   可就在此時,姓衛的伸手攔住,“崔兄,崔兄莫急。即然他李未詩作絕佳,不如咱們當場驗一驗就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有大才,有那個資格入弘文館。”   我擦。   我有沒有資格入弘文館,也不是你們兩個傻子說了算。   還驗一驗。   你以為你們是誰。   李未鼻子輕哼一聲,直接轉身要回衙門。   姓崔的見李未要走,大聲喊道。   “怎麼,怕了。一聽說我們要驗一驗你是否有才,就急著想要遁走。嗬嗬,我道別人口中傳聞的李小學士如何如何有才呢,原來也隻是一個膽小且騙了所有人的草包。”   我去。   李未忍不住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轉過身來,怒瞪著那姓崔的,冷聲道:“草包說誰。”   “草包說你。”   姓崔的急搶話說完,這才意識到自己口誤,“姓李的,別在這裡跟我們逞口舌之爭,有本事,現場作一首詩,看看誰才是草包。”   李未冷哼一聲。   “哼!我李未憑什麼要跟你們作詩,你們又算哪根蔥,你們說作詩,本官就要作詩,怎麼,你們想代替皇帝陛下給本官下旨不成嗎!”   李未的話一出,姓崔的頓時一指李未喝道:“李未,你別想給我們冠上這麼一個罪名。陛下乃我大唐皇帝,我等絕無不敬之意。你也莫用這般的話來激我二人,我二人也不會落入你的這個圈套。”   “李未,我們今日前來尋你,本是想與你交好,有空時可以吟詩作對,喝酒對歡。而今見過後才發現,傳聞中的大才李小學士也不過如此。”姓衛的裝出一副替李未可惜的樣子。   但他的眼裡,已經顯露出了他對李未的鄙視。   李未輕笑一聲,抬手向著宮城方向拱了拱手,“本官受陛下恩旨,任民部司主事,又添為媒曹曹戶,平日裡公務繁忙,可不像你們那般,成日裡無所事事,鉆樓進館,附庸風雅,取樂歌伎。本官不會作詩,做媒到是在行。要是你們來尋本官做媒,本官倒是可以給你們合配一個歌伎為妻。”   二人一聽李未的話,大怒。   李未的話,可以說是在指著他們的鼻子罵了。   而且,到了最後,還說要給他們合配一個歌伎為妻,這等同於說他們與歌伎類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