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緊急磋商會(1)(1 / 1)

光年之界 於無聲處 5166 字 2024-03-18

羅瑞江教授帶著從艾森身上提取的基因樣本離開了X基地,他將在空總醫院生命科學研究中心繼續完成對艾森基因特性的研究。臨行前他叮囑丁雨詩:   “你們一定要保護好艾森!因為他很快就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我擔心某些國際機構會打他的歪主意……”   艾森並不知道這些。但他發現,自從羅瑞江教授走後,丁雨詩和她的“A項目小組”似乎減少了對自己進行各種測試的頻次,有時甚至連自己晚飯後去公園溜達也會派警衛陪同——這也讓他多少有些不自在。   他曾問丁雨詩自己是不是可以回去了,而她卻讓他安下心來、不用著急。艾森無奈,隻好聽丁雨詩的。好在每天有她陪同,倒也不覺寂寞。   這天,天剛蒙蒙亮,艾森就被床頭的電話鈴聲吵醒,丁雨詩在電話裡急切地說:“艾森,您起來了嗎?10分鐘後我們出發!”   艾森立刻起床,隻用了不到五分鐘就洗漱停當。   自從到了X基地以後,他就在想:艾彬在夢中提醒他的事情,會不會成為事關人類命運的可怕現實?!為此,一種“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強烈感覺,已然在他的心底暗暗升騰。   越野車載著丁雨詩和艾森駛入一幢灰色大樓前的停車場。十幾輛軍用吉普和幾輛中型麵包車整整齊齊的停放在這裡。   艾森下了車,跟在丁雨詩身後走進大樓,映入眼簾的是一排安檢通道,像是進入機場候機廳一樣,所不同的是,安檢人員是清一色的武警士兵。   經過安檢,在進電梯前,丁雨詩對艾森說:“這是我們基地的會議中心,整棟大樓已經對無線通信信號做了屏蔽。不過,建議你最好還是關閉手機。”   艾森順從地關閉了手機,他開始有種莫名的激動和緊張。   他們在武警士兵的引導下,來到三樓的一間大型會議室。   會場呈正方形,麵積約有1000多平米,中央是環形的會議桌,桌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小旗。艾森發現,這些小旗上的徽標他都很陌生,不像是國旗,他猜想那應該是不同的國際組織的標誌。約莫有30多人在環形會議桌的前排落坐,後麵還擺了兩排皮質的靠背椅,也幾乎座無虛席。艾森特別注意到,會場內有很多不同膚色的外國人,有幾個還穿著軍裝。他很快就瞥見了坐在第二排的高天駿,他也身著軍裝,身後空著幾個座位。   高天駿也看到了丁雨詩和艾森兩人,他沖他們招招手,示意讓他們過去。   艾森跟著丁雨詩走到高天駿後麵的空座,還沒坐定,就有服務人員過來,發給他倆每人一瓶礦泉水和一個藍牙耳機,並請他們將耳機戴上,告訴他們本次會議將采用同聲傳譯。   艾森將耳機戴好,聽到裡麵有個女聲在用英語提醒著與會者:會議將在CSDA官員抵達後開始……   雖然艾森的英語聽力水平很好,但鑒於今天的這種正式場合,他還是將耳機調到了中文頻段。   會場內出現了一陣小小的騷動。艾森向門口望去,看見從外麵走進來幾個人,前兩位穿著西裝,第三位是個解放軍陸軍少將,後麵是兩位解放軍陸軍校級軍官。前麵三個人步履莊嚴地走到會議桌前排入座,隨從校官則坐在後排。   “那個少將是我們基地的總指揮李戰雄。”丁雨詩低聲向艾森介紹。   高天駿應該是聽到了丁雨詩對艾森的耳語,回頭朝她瞪了一眼,丁雨詩趕緊低下頭,臉瞬間紅了。   “會議現在開始。”艾森聽到耳機中一個低沉的男聲在說:“本次關於編號52156XK-1 天體的緊急磋商會,由UNISDR及IAWG共同召開,共有分別來自聯合國及9個國家和地區的16個機構組織的代表參加。他們分別是:來自 UNISDR 的特派專員凱瑟琳·陳女士、來自 IAWG的特派專員邁克爾·裡奇先生、來自CSDA的熊斌局長和文正平副局長、來自CNSA的李戰雄主任、來自NASA的約翰·伍德先生、來自RKA的薇拉女士……”   艾森一邊聽著介紹,一邊在前排對照著座位上的來賓。“天哪!原來那兩位穿西裝的人是CSDA的領導!……還有NASA的人——以前隻在好萊塢科幻片中見過!”他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快!   “會議由UNISDR 特派專員凱瑟琳·陳女士主持。有請!”   凱瑟琳·陳坐在熊斌副部長左側,她梳著齊肩短發、戴著一副深棕色寬邊眼鏡,看上去十足的東方人長相。艾森猜她應該是個華裔。   “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凱瑟琳·陳開始用英語發言。同時,艾森的耳機中繼續傳出那個男聲的中文翻譯。   “我受UNISDR的委托,在此對各位的蒞臨表示感謝。本次會議將針對編號52156XK-1天體的臨近和可能的撞擊進行磋商,並就是否向各國政府發布預警、以及可能的應對和防範措施等事項作出決定。”   凱瑟琳·陳的真實聲音與耳機中的男聲翻譯相互交織,一度在艾森心裡產生不小的違和感,但很快,他的思維就被現場沉重和壓抑的氣氛拉了回來。   “各位同行遠道而來旅途勞累,但鑒於事態緊急,無法讓你們充分調整時差,請允許我對此表示抱歉!”凱瑟琳·陳將視線轉向懸掛在會場一側的巨幅投影,那上麵出現的是大家所熟悉的太陽係各大行星軌道的三維動畫演示,其中有一顆紅色光點剛剛穿出小行星帶、正向火星軌道接近。編號為52156XK-1的天體是由中國‘星空1號’太空望遠鏡於今年1月13日首次發現。後經過CNSA和NASA的共同測定,目前已確認這顆天體由巖石和金屬構成、直徑大約500米,它的運行軌道幾乎是一條直線、延長線與地球軌道交匯,速度每秒90千米。按照這個軌道,它飛臨地球時的近地點不會超過2萬千米……”   隨著畫麵的慢慢放大,動畫演示中繞太陽公轉的地球也在隨之變大,由一個小小的光點漸漸變成了人們熟悉的那個藍色星球,環繞著它的月球也清晰到可以看見。而標誌著那顆天體的紅色光點的運行方向的延長虛線,與恰好公轉到此的地球相交!   “這意味著,它的近地點將比地球靜止衛星軌道還要低!”凱瑟琳·陳繼續說,“考慮到可能受到的小行星帶及火星引力的影響、或者其他因素導致的變軌,不排除近地點還會發生改變。綜合判斷,52156XK-1號天體與地球相撞的概率接近於1%。這將是一個十分恐怖的概率!出於謹慎和避免造成全球不必要的恐慌,迄今為止,聯合國還沒有向各國政府通告 52156XK-1號天體的危險信息。但是,在地球和人類的災難可能降臨之前,我們需要請在座的各位同行給出可操作性的建議,協助UNISDR盡快製定預警和防範措施。謝謝!”   “諸位同行,”李戰雄率先發言,“我是CNSA的李戰雄。感謝大家的到來!”他起身整了整軍裝,走到投影屏幕下方。“一個多月前,我們的‘星空1號’空間望遠鏡在土星軌道以外首次發現了這個不明天體。發現時它的速度為1000千米每秒,這一速度遠超有史以來人們對係內小行星和彗星的觀測記錄!更為奇怪的是,在進入小行星帶時,它卻多次出現異常減速,目前速度已經減至90千米每秒——即便如此,它仍然高於2017年闖入太陽係的奧陌陌的速度,這一現象極為罕見!我們判斷,它要麼受到了除引力之外其它作用力的影響,要麼,它根本就沒有遵循我們熟知的萬有引力規則!”   “難道52156XK-1是外星飛行器?”歐洲航天局代表席發出疑問。   “當我們麵對的是一個能夠自由切換速度的飛行物時,當然不排除這種可能存在。”李戰雄說道。“另外,還有個奇怪的現象不知大家是否注意——鑒於太陽係黃道麵與銀河係銀盤麵存在約60度的夾角,以往我們觀測到的係外天體,大都是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穿過黃道麵,奧陌陌和鮑裡索夫就是如此。然而,52156XK-1號天體的運行軌道卻幾乎與黃道麵重疊!如果它不是來自柯伊伯帶或奧爾特雲的係內天體,那麼從它在進入太陽係之前刻意修正進入角度、以及在穿過柯伊伯帶後的主動減速行為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它至少不會是一顆普通的小行星!”   “NASA也對此表示認同!”發言的是約翰·伍德。“52156XK-1號天體不屬於普通意義的小行星,它更像是一艘飛行器!隻是我們現在還不清楚它進入太陽係的目的。如果僅僅是路過,相信它能像規避其它天體那樣主動規避地球;但是,如果它跟2017年的奧陌陌都是來自某個係外文明、且假設奧陌陌已經發現了地球文明的話,那麼,我們將很難排除52156XK-1號天體會像卡西尼探測器撞擊土星那樣對地球來一次撞擊的可能性!”   “我們建議立刻向全球發出預警!”RKA代表薇拉女士發言,“52156XK-1號天體正在高速飛來,很遺憾,沒人能知道未來將會有什麼在等著我們!我們也不可能讓地球減速或回避,一旦發生撞擊,造成的災難難以估量!以俄、美、中和歐盟現有的太空軍事技術,還不能對52156XK-1號天體實施有效攔截。目前唯一的辦法,隻能是告知各國政府,讓他們盡早采取措施疏散人口,尤其是盡量疏散那些中心城市和低海拔地區的居民。”   “我想提醒各位的是,雖然編號52156XK-1的天體撞擊地球的概率達到了1%,已經非常之高,但還沒有到必須發布預警的時刻。”來自CSDA的文正平副局長說。“我們之所以今天坐在這裡,就是要研究52156XK-1號天體臨近事件的可能結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撞擊隻是其中最壞的一種。在沒有明確結論之前,我們不贊成現在就向全球發出預警。”   “那麼請問CSDA有什麼建議?”約翰·伍德昂著頭,語氣有些傲慢。   “因為52156XK-1號天體一直在減速,未來不排除進一步減速甚至剎車、變軌的可能,因此,我們還有足夠的反應時間。隻有當我們確認它會撞擊地球、並計算出撞擊地點和受災半徑後,才能考慮是否需要預警。因為萬一——在此我要強調的是‘萬一’——萬一遭受它的撞擊,對地球來說甚至可能意味著全部毀滅,那麼即使我們現在馬上就發布預警,恐怕也是無濟於事的!”   文正平說完,會場內陷入一片短暫的靜默。   “請允許我向 CNSA 的李戰雄將軍提一個問題。”約翰·伍德站起來說。他在對李戰雄的稱呼中用了“將軍”稱謂,而不是會上介紹的“主任”。“根據我們獲悉的情報,CNSA 早在十幾年前就研究成功了可控核聚變推進器原理樣機,並在幾年前又啟動了工程樣機的試驗。雖然中國政府從未公開試驗結果,但CIA和NASA一直都對此給予高度關注。作為同行,我們為你們在此項技術上所取得的突破感到震驚,當然也感到欣慰!今天,李將軍能否正麵回答我:CNSA的可控核聚變推進器工程樣機是否已經通過了技術驗證?X基地是否正在準備進行首次實載發射試驗?”   約翰·伍德的提問像是往平靜的湖水中扔了一塊石頭,原本寂靜無聲的會場一時間變得喧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