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宮內,顧承玄皺了皺眉頭,他前世乃是南海修士,少在中土行走,此中之事,著實不太清楚原委。 “回稟真人,瑤池寒宮之名弟子在閱覽古籍之時,卻是見過,故知道一二,此派位處極北冰雪之地,雖少與中域神洲往來,但傳承也算久遠。 “據傳,上古之時,玄黃界混亂,有妖魔亂世,意圖獨霸玄黃,甚至,附近諸界皆被波及。” “後來,我道家玄門之大能應運而起,連合諸道,斬妖除魔,方才定鼎玄黃。 而瑤池祖師,據傳便是得了一位上古真人的遺澤,這才開創了瑤池一脈。” “至餘真人方才所言靈桃法會,弟子卻是不甚清楚了。” 玄微真人笑了笑道:“大致倒也無差,不過,你也切莫因其遠在極北之地,少與中域神洲往來,便心存小覷,瑤池立派至今,亦有不少時日,底蘊不差,不可等閑視之。” “弟子不敢。” 玄微真人聞言後,方才點頭頭道:“至餘這靈桃法會,其實,開了也有數次了,這靈桃乃是瑤池一位祖師自外間所得的一株靈根,此靈根五百年開花,五百年結果,又五百年方得成熟。” “此果於金丹修士確有不俗之效,果熟之日,瑤池寒宮便會派人邀約各派修士品果。” “不久之前,其邀請函已經發到了各門各派,其中自也包括我太清正宗。” 玄微真人說完,嘆了口氣後,方才繼續道:“其實,所謂靈桃法會,不過是官方說法罷了,瑤池世居極北冰原,除因自身功法之故,更因其歷代傳承之責。 “歷代傳承之責?” “不錯,瑤池寒宮歷代傳承之責,封印鎮壓北冥妖海。” 原來如此,那掌教真人要我做之事莫非?……顧承玄不由心頭一動。 “封印北冥妖海之事,自有瑤池負責,無須我等擔憂,但北冥妖海之事,畢竟事關重大,故每隔一些年,瑤池便會就北冥妖海之事,同三宗六派商議一番,介時,也須三宗六派略盡綿力之力,而這,便是靈桃法會的由來了。” “如今,一千五百餘年已過,今請帖再至,我太清正宗,也不能失之禮數,應由一位真傳弟子代宗門去赴靈桃法會,議北冥妖海之事。” “不過門中真傳,都各有要事,恰好你成就金丹,老道特許你先不舉行真傳儀禮,亦可以真傳弟子的名義在外行走,此番瑤池法會,便由你替宗門走上一遭。” “弟子領命。” 和風物語,大日懸空。 顧承玄駕馭遁光來到功德殿,而功德殿執事已經帶著四名內門弟子在此等候多時。 三日之前,顧承玄領掌教真人法旨,以真傳弟子的身份,代表太清正宗去參加瑤池靈桃法會。 作為一宗之代表,終歸要考慮宗門顏麵,自不能孤身一人前去,總要有弟子相隨,道兵力士儀仗隨行。 道兵力士自不必說,宗門會安排妥當,而弟子隨從,倒是可以由顧承玄自己選擇。 不過顧承玄已一甲子未回宗門了,門中也並未有何相熟之人,故也懶得做何挑選,隻傳書一封到功德殿,令他們發下任務,挑選四名內門弟子作為此行隨從。 至於功德殿選哪些弟子,用什麼方式,他卻不關心了。 顧承玄在功德殿前落下,一旁一位執事便上前一步行禮道:“顧師兄,功德殿已召集四名內門弟子在此。” 顧承玄輕輕頷首,目光一掃,便知道這四人確實都功行尚可,想必不是家族子弟,也是內門之中出彩的人物。 “好,這次任務的弟子,便就他們四人吧。” 此去瑤池,橫跨神洲,趕路裡程不談,還需輾轉多處,顧承玄臨時受命,又做了些許準備,等待功德殿召集弟子,禮塵殿準備力士儀仗,卻不能再耽擱了。 “你等可準備妥當?” “回稟師叔,我等隨時可以出發。”四位弟子齊聲應道。 顧承玄不再囉嗦,袖袍一甩,一艘小舟飛出,小舟迎風而漲,不多時,已經變成了一艘巨船,長寬百十丈,其上亭臺樓閣,舟身雲霧繚繞。 當即便帶上四名弟子,再去往禮塵殿帶上儀仗力士,便即出發。 中域大洲,縱橫億萬裡,廣遨遼闊,無有邊際,西接山茫,東臨海域,地大物博,鐘靈毓秀,鸞翔鳳集,故稱中土神洲,又有中洲之稱。 這天是太清雲舟出發的第十八日,輾轉多處法陣後,已是前往瑤池的最後一段路程。 雲舟飛行藍天之中,上下皆是白雲朵朵,隨風形塑,往下方看去,雲霧中顯露出山林河流,雄偉壯觀的景色。 此時紫氣東來,幾名弟子正在甲板上采氣煉法,力士在一旁服侍,一片清凈祥和。 望著眼前幾名弟子,顧承玄晃忽之間,便想到了當初的自己。 眼見其中一名弟子正在練劍,顧承玄微微一笑,“無邪師侄,你且過來。” 聽得顧承玄呼叫,君無邪將劍一收,過來行禮道:“不知師叔呼弟子有何吩咐?” “我觀師侄所練,應是太清劍訣吧?” “師叔慧眼,正是太清劍訣。” 顧承玄點了點頭,未再多言其他,而是沉聲道:你且看這一劍如何。” 言罷,顧承玄劍眉一豎,將手一指,一道寒光飛射而出,直直斬向遠處雪峰。 轉瞬之間,寒光激蕩,轟隆隆的爆鳴聲從空中傳來,劍氣所過,徑直將雪峰山頂斬為兩截,餘下劍光,去勢不減地斬向虛空之上,將翻滾雲塵瞬間一分為二。 “劍氣雷音!”君無邪家學淵源,見此一劍,頓時驚呼了一聲。 定了定神後,這才開口問道:“師叔這一劍,劍氣淩厲非常,縱橫無匹,不知是否便是我太清絕學太清劍氣?” 顧承玄聞言後,卻是笑笑不語,他隻是初成真傳,雖於內門之時,得授些許真傳精要,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卻尚未來得及傳承門中真傳功法。 故而方才他使的乃是他前世所學,《太虛劍典》之中所傳的一門神通劍決,名喚太虛有無形劍訣,亦是一門道家上乘劍訣。 他此世雖未修根本劍典,但方才他以先天元炁為基,催動太虛有無形劍訣,本是想牛刀小試,試試可行於否,但其結果卻是出人意料地好,隻是此中之事,不足與外人道也。 “我觀你所習,亦是頗俱火候,你既然是君師兄子侄,想來平日沒少受其指點吧?” “家叔閑暇之餘,卻對弟子多有指點,早些時日家叔便言及弟子劍術已遇瓶頸,叫我出來走走,或有所幫助,不過弟子因一些雜事耽擱,這才拖到如今,也幸得如此,才有機會和師叔同行。” 顧承玄沉吟了片刻,開口道:“劍術一道,貧道也算有些心得,同行一場,也算緣分,便與你講上一講,希望對你能有所助益。” 說罷,又對立於一旁的另外三人道:“你等三人,修行之上有何疑難,也可一並問之。” “多謝師叔。”聞得此言,君無邪當即拜謝。其餘三人也當即拜謝不止。 “無妨,你等既然叫我一聲師叔,那傳道授業,也是應盡之責。” 又過三日,外間已是銀裝素裹,雪白一片,飄飄灑灑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散在天地之間,讓整片大地都變得純凈無瑕。 就在顧承玄立於甲板賞雪之時,雲舟卻並沒有停下飛遁,已經悄然接近了目的地,力士操縱飛舟,降下雲頭,隻見穿過雲霧,令人驚訝的一幕出現在眾人眼前。
第4章:出使瑤池,指點劍術(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