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夷滅權奸(1 / 1)

石遵在得知石虎死訊的時候,已經行至河內,正欲入關。   突聞噩耗,石遵繼而擁兵不前,帶著三萬禁軍止步於河內,同時向車騎大將軍符洪、征西大將軍姚弋仲、征虜將軍石閔、安西將軍劉寧等人去信,邀他們前來與自己共商國事。   此時,關中殘餘叛亂皆以平定,各軍奉石虎之命,已然班師,由潼關東出。   得知石虎駕崩,張豺專權,又得石遵號召,眾將紛紛前往河內聽命。   石遵於河內李城(今河南溫縣)會見諸將。   早在來時,眾人已經合計,這世上,以定策之功為最,如今石世母子偏信張豺,他們若是俯首聽命,必將為張豺所驅使。   倒不如擁立石遵繼位,殺回鄴城,共享富貴。   因而,眾人剛一相見,苻洪、姚弋仲、石閔這些將來的仇敵,就迫不及待的進言道:   “殿下是國中長君,又德才兼備,先帝曾有意以殿下繼承大統。   “然而先帝年老智昏,被張豺等人所欺誤,以幼主傳國。   “古語有雲,牝雞司晨,其家必敗,何況社稷。   “如今女主當政,奸臣弄權,與司空李農僵持於廣宗,京師守衛空虛。   “殿下若能公諸張豺之罪,以清君側為名,擊鼓進軍,各地守臣必將大開城門,以迎殿下,如此,可成不世之功!”   石遵暗自欣喜,他召集諸將前來,就是想要與他們同舉大事,如今眾人勸說他揮師東進,石遵又怎會拒絕,當即派遣親信前往長安,接管關中。   而他自己則親率苻洪、姚弋仲、石閔、劉寧等一眾將領,殺奔鄴城而去。   起兵之初,石遵把大將石閔喚到跟前,勉勵道:   “我膝下無子,你好生努力,若能成功,我以你為太子。”   石閔本姓冉,其家為魏郡豪強,早年間,石勒攻破乞活軍,俘獲年僅十二歲的冉良,命石虎收冉良為養子,改名石瞻。   而石瞻正是石閔之父,換而言之,石閔便是石虎的養孫。   石閔自小展露不凡,深受石虎的寵愛,將他與其餘孫兒一同撫養,成年後,石閔驍勇善戰,勇冠三軍,雖是漢人出身,亦為胡人所欽佩。   石遵隻是為石閔畫了一個大餅,沒想到石閔卻當了真,並將在未來引出一場禍事。   實際上,正如先前所言,石遵麾下諸將並不和睦,石閔就曾進言石虎,認為苻洪才智出眾,其子如苻健、苻雄等人,皆是有才之士,苻氏在鄴城周邊,有部曲五萬,應當及早除之。   但石虎卻想驅使苻洪進攻成漢與東晉,因而並沒有聽從石閔的建言,反而厚待符氏一門。   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石閔與苻洪的梁子就此結下。   如今之所以能夠並力向東,不過是貪圖定策之功,暫時拋下仇怨罷了。   與此同時,得知石遵揮師驅往鄴城,張豺大驚失色,又聽聞鎮守洛陽的洛州刺史劉國等人紛紛歸附石遵,更是惶恐不安,當即召還正在圍困李農的鄴城將士。   五月十一日,石遵率軍九萬,進抵河內蕩陰(今河南湯陰)。   又以石閔為先鋒,領軍攻打鄴城,張豺聞訊,急令鄴城守軍出城抵禦。   然而後趙本就是羯族政權,而張豺並非羯人,不能服眾,羯兵將士不願為其死戰,而張豺與李農的惡劣關係,也使得李農麾下的數萬乞活軍不可能向他施以援手。   鄴城守軍之中,一種說法甚囂塵上,認為彭城王石遵是來為父奔喪,怎可阻止,眾人應該出城相迎,而不是協助張豺守城。   因而,鄴城守軍大量逃往,張豺連殺數十人,依舊不能阻止。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就連劉太後也慌了神,她急忙召來張豺,哭訴道:   “如今先帝尚未入土,石遵就要束甲相攻,天子年幼,我是一個婦人,隻能仰仗將軍您了,我如果給石遵加封官職,能否安撫住他?”   張豺情急之下,也拿不出一個主意,隻得唯唯稱是。   劉太後當即下詔,一股腦地賜予官職,拜石遵為丞相、大都督、大司馬、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賜黃鉞、加九錫、許其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又為石遵增封十郡作為食邑。   基本上,除了皇帝之位,劉氏將能給的全數扔給了石遵。   但自古以來,清君側本就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況且,劉太後雖然出手闊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石遵想要做的,卻是皇帝。   五月十四日,石遵領兵抵達鄴城外的安陽亭(今河北臨漳縣西南),張豺惶恐,眼見城中守軍散盡,隻得出城相迎。   “下官張豺,奉太後之命,前來拜見殿下。”   張豺顫抖著聲音,俯首拜道。   馬背上的石遵卻根本就不領情,他冷哼道:   “我此番興兵犯闕,就是為了清君側,斬殺奸佞,如今你張豺來得正好,省得我再去搜捕你。”   當即,在張豺的驚恐求饒聲中,命左右將他拿下。   劉太後聽說張豺被捕,更是惶恐。   翌日,即五月十五日,石遵由鳳陽門進入鄴城,在石虎棺前捶胸哭泣,以緬懷亡父之靈,隨即下令夷滅張豺三族。   同時,石遵又命人假稱劉太後詔令,認為天子石世年幼,不足以堪當大任,之所以被立為太子,隻是先帝的私情所致,然而江山社稷,至關重要,當立長君,應該廢黜石世,改立石遵為帝。   劉太後萬萬想不到,自己曾經三次矯詔,如今全被石遵給學了去,可此時的她,已成石遵階下之囚,亦如當初的石斌,即使滿腔憤慨,亦難以宣泄。   石遵麵對自己授意的詔書,假裝推辭,經過三辭三讓,在群臣的勸諫下,五月十六日,石遵終於勉為其難的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封石世為譙王,食邑一萬戶,劉太後為太妃。   石虎於四月二十三日病逝,石遵於五月十六日在鄴城即位,期間僅僅相隔二十餘日,不等各方勢力作出反應,似乎後趙的內亂已經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