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兒子十分乖巧和聰慧這件事,相比之下李臨岸的感受就沒有舒蘭來的直觀和深刻,畢竟更多的時候,父親帶孩子的時間是沒有母親多的。 依舊是那句話,幸福往往由對比而出,從某種意義上說,李臨岸在李乘歡三歲那年,已經被改變了命運,他到目前為止的人生極為順利,雖然比不上某些成功人士大富大貴,但在清河縣這樣的小地方無論是底子還是麵子都有的。 李臨岸的父母都是體製裡的人,隻是都不算想往上走的性格,退休前混了個正科待遇,最終副縣級待遇退休,但在小縣城裡,也算是有些人脈和麵子了。 而他剛剛一畢業就入了縣一中的編製,安心當一個美術老師,水平技藝在整個縣城也是數一數二的,開辦的美術培訓班也是名聲在外,教出來的美術生成材率極高,甚至不輸一些省城的知名培訓班,不少領導的孩子都要提前打招呼才能送到他的培訓班來。 無論是收入還是社會地位,都挺不錯的。 除此之外,李臨岸身材高大,娶的老婆曾經還是省隊的籃球運動員,長相好看,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說,都可以稱得上是人生贏家了。 對於這些東西,時常有人誇贊什麼的,他隻是溫和地笑笑,不過內心還是挺受用的。 無論是多麼淡泊明誌的人,都不會拒絕一份精神上的認可……甚至可以說,大多數人一輩子就在追求這東西。 除此之外,更讓他得意的事情就是時不時會遇到一些熟人會誇贊他的孩子了。 那些事跡也不知道怎麼的,就傳出去了。 記得李乘歡很小的時候,他在學校裡跟別的老師閑聊時,就有人問李乘歡背古詩的事情。 當初李乘歡三歲年紀,就背下了十幾篇古詩的事情在老師群體中被廣為傳頌,這件事如果放眼全國,大概並不算驚人,畢竟電視上時不時出現的神通總讓人驚掉下巴,相比之下李乘歡隻能算是出眾。 但在現實中,也算是能讓人聊上幾嘴的談資了。 沒有孩子的人,大抵會覺得,兩三歲的小孩子背幾首古詩,難,但還是要取決於父母,看父母怎麼教。 可是隻有那些有孩子的家長才知道,這件事有多麼驚人了。 三歲的孩子,說得難聽一點,他們根本不聽你的話,你讓他做一件事,比讓小狗做一件事還難。 很多人都嘗試過讓自己家的小崽子背背古詩,他不賞你兩個白眼就算不錯了。 然後大一點了,李乘歡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作文比賽啦,美術比賽啦,書法比賽啦,隻要他參加的比賽,就沒有不得第一名的。 然後時不時就會被人感嘆兩句他的兒子優秀。 也搞得很多人都誤會,他們兩口子給兒子很大很大的壓力。 隻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在教育這件事上,他比誰都佛係。 不過沒有誰不喜歡自己的孩子被誇贊,這甚至比自己被誇贊還要爽。 不過總的來說,李臨岸和舒蘭都不算是喜歡炫耀的人,他不在乎孩子的能飛多高,隻要他健康,開心,漂亮就行了。 退一萬步講,哪怕將來兒子沒什麼本事,他和老婆以及雙方的父母兩代人的積攢,讓兒子和女兒舒舒服服地過完這一生還是很容易的。 對女兒也是同樣的心態,哪怕女兒並沒有表現得比兒子懂事,聽話,但同樣是他的心頭肉,小棉襖。 不過在帶自己的小棉襖這件事上,小棉襖從未漏過風,反倒是他時不時讓小棉襖幽幽嘆氣。 到了李曦霞的外公外婆家,雖然名義上是在帶孩子,但每天更多的時間是拿來寫生的,每天畫畫鄉間的美好風光,著實愜意。 李曦霞度過了最初的興奮期後,吵著要見哥哥,她的外公外婆都心疼了,反而是李臨岸絲毫不慌,拎著小家夥就出去畫畫,任由她怎麼哭也無所謂,最後往往是孩子在懷裡哭著睡著了。 他就一手抱著女兒,一手作畫。 幾天以後,李曦霞也懶得哭了。 但有些委屈是不會憑空消失的,某一天李曦霞難過地說:“爸爸的妹妹肯定跑了!” 他哪兒來的妹妹?弄得驕李臨岸愣了好久才明白過來李曦霞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隨後哭笑不得。 小家夥的認知中,哥哥有妹妹是標配,而且哥哥對妹妹的態度一定是李乘歡對她那樣的,那是一個最正確的模板。 而爸爸沒有妹妹,肯定是對妹妹不好,所以弄丟了妹妹。 她每每吃飽喝足睡醒了,就會無比想念哥哥。 好在沒有熬多久,哥哥李乘歡終於也來了。 關於去外公外婆家住這件事,李乘歡總得來說還是有些興奮的。 前一世的經歷讓他從來沒有去過外公外婆家裡,相比於城市,他對於從來沒有實實在在接觸過的農村生活,反而有一種莫名的向往。 外公外婆雖然是農民,但是條件不算差,而且也不像別的農民,家裡有很多子女,因為某些原因,他們隻有媽媽這一個女兒。 前一世他遭遇不幸,外公外婆竭盡所能地幫他,甚至轉讓賣掉了農家樂湊錢給他治病,可以說是付出了能付出的全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一份恩情,他絕不會忘。 所以這一世能每次他們家去住一段時間,他是非常高興的。 此時舒蘭和他此時坐在去往安平鄉的班車上,李乘歡坐在窗口,好奇地朝窗外張望。 舒蘭看著兒子的沉靜的樣子,越看越高興,但同時莫名惆悵…… 說起來,這孩子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惹自己生氣過呢。 時常跟別的母親聊天,她們常常會分享一些關於打孩子的心得體會,比如哪種錯誤詞語得揍,揍的時候有什麼講究,打完以後該怎麼安慰之類的。 每次聽她們聊這些東西,她都插不進去話。 一想到這裡,舒蘭忍不住皺了皺眉,幽幽一嘆,既為時光匆匆青春匆匆而嘆,也為心頭那份調皮的遺憾而嘆。 要不然……找個機會打他一頓吧。 李乘歡轉過頭來,就看到老媽正在看著自己,心頭一暖,果然天下的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眼睛裡一刻不停都是孩子。 很快,班車就把兩人下在安平鄉的路口了。 安平鄉算是清河縣比較富裕的鄉鎮了,鄉道已經全部通鋪了水泥路,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些掙錢的營生,吃穿不愁。 兩人沒走多久,視野中就出現了一條上坡,坡的盡頭是一個大鐵門,裡麵就是外公外婆家了。 舒蘭笑瞇瞇地對李乘歡說,“兒子,你想不想釣魚?” 李乘歡疑惑地問:“釣魚?” “你外公的農家樂裡麵有釣魚的地方哦!我們比一比誰釣的魚更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