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素王開始,到現在快要四百年了。 蠻夷的智商不比諸夏差,隻是文化落後,經過這麼多年,他剛剛建立的時候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的文明相比當初,進步了許多,甚至已經開始建城。 尤其是與中原諸侯雜居的蠻夷,漸漸的已經變成了農耕民族。 但這對洛氏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蠻夷是容易征服的,但是想要征服另外一種文明是不容易的。 諸夏的文明從素王開始與四夷就有了明顯的區分,大量的典籍讓諸夏的底蘊,和這些蠻夷拉開了距離。 尤其是掌握著素王一手資料的洛氏,他們更是清楚素王有多麼偉大,他的智慧有多麼深遠。 作為他智慧載體的諸夏,必須要始終保持昌盛。 所以這些代表著另外一種文明的夷狄必須滅亡! 姬昭是非常在乎諸夏發展的。 先不提他自己樸素的感情,光是實實在在的的利益就讓他不能放棄,諸夏對蠻夷的討伐都能讓他獲得氣運。 諸夏越是昌盛,他的氣運點增長速度就越快。 如果洛氏在這其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的話,那麼增長的氣運點是非常可觀的。 呂小白和管仲這對君臣,就深深地受到了洛氏的影響。 所以他們尊王攘夷這個歷史大事件就能夠讓姬昭獲得一筆不小的氣運點。 齊國與萊夷國糾纏了整整三百年,前期是萊夷國壓著齊國打,後來是雙方互有勝負。 但是由於齊國占據了有利的地形,所以漸漸的勝負就落到了齊國這邊,即使在呂無咎時期萊夷國有了一些勝利,也不影響大局。 現在經過管仲的治理,齊國前所未有的強大,萊夷國還不知道他們已經陷入了滅亡的危機之中。 麵對齊國來勢洶洶的進攻,都是老對手了,萊夷國的反應也是很快,迅速的集結起了一支大軍,像是往常一樣的迎戰。 然後在秋高氣爽的十月時節,萊夷迎來了一場大敗! 張其率領著齊國軍隊,在野戰之中大破輕敵的萊夷軍隊,由於地形特殊,萊夷人逃無可逃,死傷人數達到將近三萬。 這是多少年都沒有過的大勝了,消息傳回齊國之中,自然是一片沸騰。 管仲隨著張其全程見證了這一場勝利,笑道:“張卿,萊夷國這番大敗,定然是輕視我軍,接下來應當繼續進攻,畢其功於一役,不給萊夷國任何調整機會。” 管仲是個文武全才,他的軍略水平其實也相當不錯,隻是和政略沒法比罷了。 至少作為專業將軍的張其和管仲對萊夷國的局勢預測完全一致, 在第一戰還沒有打完的時候,張其就發現萊夷國根本不知道齊國國內的變化,還在以過去的眼光看待齊軍,所以才如此輕敵。 聽到管仲的話,張其當即笑道:“相國所言極是,其也是這般想的。 這一次十萬大軍出征,若是不能速戰速決,恐怕要耽誤農耕。 現在要選擇合適的地方,將萊夷國的士卒驅趕到那裡,再讓他們與我軍打一場硬仗。 我國軍力強盛,不是這些萊夷國人能比的。 隻要再打一次殲滅戰,萊夷國中可用之兵定然大損。 到時候就能直接進攻他們的國都,攻城戰也不懼。” 管仲和張其兩人定下戰略之後,果斷地出擊,開始將萊夷國的軍隊小規模的戰鬥匯聚起來。 又是半個多月的跋涉,不斷向東推進,這就是萊夷國又一個弱點。 他們實際上已經被齊國、莒國等諸夏國家堵在了半島之上,根本逃無可逃,隻有擊敗齊國才能逃出這個牢籠。 張其開始讓核心士卒吃肉,所有的馬匹都喂上好的草料,要與重新集結起來地萊夷潰軍進行了第二次會戰。 在膠水之畔,張其終於遇到了那些重新集結起來的萊夷人以及從萊夷國中支援而來的軍隊。 這個時代之中的城池大多都是在水流畔建造。 所以歷次的大戰都在距離水源不遠的地方,張其擊破萊夷大軍之後,連破五城,來到這裡。 時節已經漸漸進入深秋,狂風卷起地上落下的草葉,空氣之中彌漫著一股的肅殺之氣。 張其率領著最精銳的五萬大軍坐鎮中軍,兩位副統領各自帶著兩萬兵馬護在左右兩翼。 管仲望著己方整齊的軍容,平靜問道:“張卿,此戰可有把握嗎?” 張其拱手道:“相國,您學究天人,為齊國練出這樣一支強軍。 這樣的軍容,若是還能失敗,我便直接自裁於此,無臉麵見國君和您了。” 這是張其的心裡話,他在燕國三十年,何時想到過自己竟然能統率這樣的強軍呢? 如果燕國有這樣的軍隊,區區山戎和東胡還有什麼懼怕呢? 張其表達了自己必勝的心誌。 管仲拍拍張其臂膀道:“張卿,國君隻要你贏,夫人也希望你能帶著勝利的消息回去。” 齊國軍隊的著甲率相比較五年前高了很多。 這不僅僅是齊國自己鑄造,還從洛國買了很多的甲胄。 反觀萊夷人,他們的技術水平和齊國這邊是完全不能比的。 血腥野蠻,充滿了原始的味道,要不是這些夷人勇武、人數眾多,早就被齊國鏟除掉了。 張其站在戰車之上,開始鼓動士兵,和夷人作戰,與之前和曲國作戰是完全不同的。 這些夷人可不會遵守周禮,逃跑超過五十步一百步就不追,這是真正的生死搏殺。 “齊國的兒郎,對麵就是萊夷人。 前些時日剛剛被你們打敗的喪家之犬,現在他們妄想繼續與我齊國作戰。 本將問伱們,你們害怕嗎?” “齊國萬勝!” 所有的齊國士卒都呼喊起來,勝利是最能鼓舞士氣的東西。 “擂鼓!進軍!” 隨著張其下令,鼓手開始咚咚咚的擂鼓,所有的齊國士卒開始按照鼓聲向前推進。 尤其是最前排的盾兵,他們擔負著為後麵士兵阻擋弓箭的重擔。 碧空如洗的天色,潺潺流動的溪水,急促的鼓點聲,轟隆隆的戰車行進聲,金屬交擊時發生的清脆之時。 以及一具具倒下的屍體,鮮紅的血液流淌在大地之上,構成了一副殘酷的畫麵 張其率領著最精銳的齊國精銳甲士沖了上去。 這些甲士的戰鬥力和農兵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直接將萊夷人的陣型沖開。 這樣一支軍隊左沖右突,整個萊夷人分成幾部作戰的軍隊很快就不能得到準確的軍令,陷入了顧此失彼的境地之中。 這場鏖戰進行到一個時辰的時候,萊夷人已經節節敗退,齊國的攻勢越來越強。 幸好萊夷人這一次沒有上奴隸兵,而是用本部的人馬交戰,否則這種情況之下,早就炸營了。 但現在也不過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張其已經敏銳的意識到淮夷人快要撐不住了,現在隻要有任何一個缺口能夠打開,整個萊夷人的軍隊就會轟然破碎。 他登高一看,掃過戰場,鎖定了右翼的東向。 那個地方的萊夷人自持有河流保護,於是人數較少,是可以猛攻的突破口。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張其當即喚人過來,“給你一千精銳戰車兵,就從那個地方,三車並排直沖。 不需要打殺,不要停下,直接用戰車和馬匹的力量懟過去!” 這一奇招果然有效,萊夷人根本沒有想到,齊國居然會舍棄了戰車兵的戰鬥力,直接讓馬匹帶著戰車沖鋒。 這樣對馬匹的傷亡是非常大的,短短時間之內就有數十輛戰車損壞,殘骸跌落在水中。 至於馬匹就更是血肉紛飛,甚至有馬匹直接沖到的槍尖之上,立刻暴斃。 但是帶來的效果是驚人的,萊夷人的這一角陣型人數本來就比較少,現在麵對齊國這種博死的沖鋒,根本無法抵禦,僅僅是一輪沖鋒就直接將這些人踏碎成了肉泥。 戰場之中的變化是如此的快,讓萊夷人的統帥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張其緊隨其後的派出了真正的精銳軍隊,沖進了他們的陣型之中。 宛如一把尖刀,根本就連什麼像樣的阻擋都沒有遇到,當先的將領站在戰車之上,一擊將大纛擊倒。 萊夷人的統帥正想要跑,就被一箭射倒。 這一箭勢大力沉,這麼近的距離,即使沒死,肯定也不好受。 最重要的是,他死不死已經不重要了,在戰場之上,大纛和各營的旗幟是遠比主將重要的東西。 張其一見得手,立刻大聲道:“全軍掩殺!” 大纛和統帥對軍隊士氣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隻有少數有自己意誌的軍隊,比如洛國敢戰士,才能在失去這兩者的情況下繼續作戰。 萊夷人這種本來文明程度就不高的烏合之眾自然不在此列。 仿佛場景再現,整個萊夷人的陣型轟然破開,上個月發生過的情形再一次出現在張其麵前。 所有的軍隊潰逃,那些沒有甲胄的都是跑的最快的,所以逃跑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將盔甲丟下,然後這些人就會淪為弓箭手的餐食。 一波波的箭雨射在他們身上,一輛輛戰車從這些屍體之上碾過,很多人直接被碾成了肉泥。 戰場之中想要留下全屍實在是太難了,那些灑落一地的人體器官和紛飛的四肢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誰的。 最終的結局就是為了防止瘟疫,直接一把火將這些屍體全部燒掉。 “將軍,這一戰勝了之後,萊夷國恐怕就真的要拚命了。” 管仲望著正在追殺萊夷人的齊國士兵,忍不住對著張其說道。 張其當然知道,這場殲滅戰一打完,萊夷國的精兵幾乎要空一半。 這已經是要亡國的前兆,諸夏列國即使是亡國,也會有其他的諸侯幫助復國,萊夷國要是滅了,其他的夷人部落能笑出聲來。 所以萊夷王不可能坐以待斃,一定會征調各個部落的人口守衛王都。 但是張其凜然不懼,“仲相勿憂。 國君給我的命令是滅亡萊夷國,那他就必然要滅亡。 縱然萊夷王將全國所有十五以上的男子征集起來,也不過是戰場上的亡魂罷了。 謹小慎微,穩紮穩打,不過是一場一場的勝利。” 見到張其並沒有因為兩場大勝就驕傲自滿,管仲放下心來。 這一場戰鬥,齊國的軍隊也遭遇了不少的傷亡,畢竟這種殲滅戰和擊潰戰是完全不同的。 不過戰損完全在張其的接受範圍之內,本來這時候應該原地休整。 但是張其認為這個地方四戰之地,防備起來不容易,於是齊軍帶著傷員來到了一處易守難攻的地形紮營,對於張其的舉動,管仲很是滿意。 “將軍真是謹慎,國君托付沒錯。”對於大國來說,玩奇弄險才是取禍之道。 張其嘆道:“國君將全國精銳交到我的手中,我再怎麼謹慎也不為過。 之後的決戰定然十分慘烈,相國您到時候還是坐鎮中軍,我會留下士卒保護您。 若是您出了什麼意外,便是將萊夷王挫骨揚灰,我也萬死難辭其咎啊。” 這話他沒有半分虛言,隻要有管仲在,即使這一次失敗,等到五年、十年之後,齊國依舊能夠卷土重來。 但如果管仲出了問題,即使對萊夷國的戰爭勝利了,那也是得不償失。 管仲雖然自持勇武,但是他也清楚,自己不是將軍,沒有必要上陣沖殺,於是接受了張其的安排。 齊軍休整完畢,張其率領著大軍直接向著萊夷國的國都而去。 萊夷國已經沒有能力將軍力分散開阻擊齊軍,所有的部落隨著潰軍逃回,都帶著部族向王都逃去。 最終在萊陽城外,齊軍碰上了嚴陣以待的萊夷軍。 大概是嚴陣以待,張其有些傻眼。 “張卿,這萊夷軍的數量有些多,恐怕超過二十萬了吧?” 這麼多的人,根本是數不過來的,管仲也是根據萊夷軍的營帳數量大概判斷一下。 張其看到萊夷國的軍隊數量如此之多的時候,一絲的害怕都沒有,反而帶上了激動之色。 “相國,我真是沒想到萊夷王居然如此愚蠢,他居然敢將二十萬人馬拉出來與我軍對壘。 相國您治齊五年,齊國是百萬人口的大國,拉出十萬大軍也已經是極限。 先不說各種糧草的消耗,春耕之前這場仗是必須打完的,否則國內的農時就會耽誤。 齊國這些的大國都有這樣的顧慮,難道萊夷國這樣落後的蠻夷不會嗎? 這是不合理的。 經過前麵兩戰,這所謂的二十多萬軍隊,真正能和我軍對拚的不足兩萬。 兩萬隻猛虎和二十萬頭豬混在一起,就像是一滴水融入大海之中。 猛虎也會被豬帶歪。 隻要我軍猛攻,用銳不可當的兵鋒將敵軍的薄弱之處擊潰,他們直接就會炸營!” 聽到張其所說,管仲又看了看萊夷軍的營地。 果然發現他們人數雖然多,但是不要說齊整的軍容,甚至就連旗幟都不一樣。 這是一群剛剛集結起來,僅僅數量眾多的烏合之眾而已。 麵對這樣的對手,張其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他下令齊軍休整,讓士卒們將最後有油水的食物全部吃下。 這會是一場烈度極高的苦戰,齊軍可能會在瞬間就死去許多人,但卻不會是一場拉鋸戰,勝利會很快到來。 “咚咚咚!” 齊國的戰鼓在擂響,萊夷人的軍隊也開始集結,但是明顯速度慢了很多,而且稍顯混亂。 先前兩場大戰,損失的統兵將領也是短時間之內無法彌補的。 對蠻夷的戰爭,張其可不會和他講什麼禮儀。 直接就是三通鼓命令士兵壓上去,不玩什麼花裡胡哨的計策,那種隻有相持階段的才會使用。 這一次除了最前排的盾兵和弓箭手之外,張其直接將齊國一萬最精銳的甲士放在了最前沿,而且這些人都聚在了一起,張其是打定主意,要將整個萊夷軍的陣型打散。 這樣的安排,前期接觸的時候,其他方向沒有精銳的情況下,齊軍的傷亡肯定會稍微大一些,但一旦主攻方向成功,戰爭的成果會大的難以想象。 一場決定整個半島歸屬權的戰爭拉開,齊國的士卒和萊夷人在這片土地上廝殺。 萊夷人的人數畢竟更多,所以他們的士氣還是很不錯的,缺乏強軍的齊國士卒前期確實遭遇了不少的損失。 但是張其早有預料,軍中執法官和預備隊的交替使用,能夠讓齊國的陣線始終保持住,不至於崩潰。 但是萊夷一方就完全不是這樣了,一萬精銳中的精銳,是這個世界中無法抵抗的力量,花在這一萬人身上的資源,超過了另外的九萬大軍。 現在就是展現他們價值的時候。 不遇到萊夷國精銳的情況之下,根本沒有一合之敵。 不論是戰車兵,還是那些其他配合戰車的兵種,幾乎沒有停留,他們沖了過去,然後留下一地屍體。 實力差距大到,一方是以殺人為生的武士,而另一方隻是種地的農民。 二者居然在一片戰場之中遇到,武士手中握著刀劍,披著甲,農民手中拿著銹跡斑斑的武器,裹著麻衣。 絕望是一種很可怕的情緒,當萊夷人發現這些人根本打不動,他們甚至沒有傷亡就直接殺了自己幾百人的時候,直接崩潰了。 第一個人丟下手中的劍,然後立刻就是嘩啦啦的一片,所有人都向後跑去。 後麵的士兵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見到自己一方的士兵突然向自己沖來。 精銳不用,過期作廢! 一旦被潰兵裹挾,還留著精銳有什麼用?這就是現在萊夷國的現狀。 然後就見到齊國的戰車從那些人身上碾過,所有的齊國士兵都像是戰神一般。 他們嘗試著向這些人射箭,但是這些人連臉上都帶著青銅甲。 除了大力士帶著強弓,其他人根本無法攻破防禦,這些夷人又有多少強弓呢? 他們終於知道那些士兵為什麼要跑。 萊夷人的貴族想要整頓秩序,但是卻被戰車之上的弓箭手一個個點名,這些精銳就是模仿的洛國敢戰士,都是能開強弓的。 張其的戰術很是成功,軍隊的崩潰隻能在最開始阻止,這種崩潰的速度是所有人都控製不住的。 二十萬大軍的崩潰卷營有多恐怖呢? 張其甚至不敢讓齊國的軍隊再和萊夷人混戰,他全力下令各軍隻能在邊緣追擊,絕對不允許與萊夷人糾纏。 因為這種混亂很有可能將齊國的軍隊也卷進去,那個時候恐怕就欲哭無淚了。 齊軍威嚇著萊夷人互相亂串,無數的人在這個過程之中被踐踏而死。 三個方向都有著兇神惡煞的齊國人,所有人都奔向了中軍所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中軍的精銳還想要阻擋一下,結果剛剛長戈之上捅死一個人,就有十個人撲了過來。 隨著大纛倒地,萊夷人死傷已經難以估計了,齊國士卒已經不想著揮舞刀劍殺死這些人,因為光是貴族都俘虜不過來。 尤其是萊夷國的王城就在眼前,裡麵的國王、王後、貴族不知道有多少,哪一個不比這些小兵重要呢? “齊國萬勝!” 齊軍紛紛高呼著,沖進了萊陽城中。 【萊夷國滅亡,天命之子洛休襄助齊侯呂小白,諸夏的勢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你獲得了氣運點。】 姬昭感受著無數的氣運點洶湧而來,微微瞇了瞇眼睛。 …… 秦居西陲,兼犬戎;楚居漢陽,並南蠻;吳越居大江,服山越;齊居東海,滅萊夷;晉居太行,亡北狄。 諸夏由此興盛,王業由此而成。——《東周列國誌·序》 滅國之戰,一章寫完,是不是有點倉促? 大家可以留言,我現在戰爭場麵漸漸的會寫一些了,如果想要詳細一點的話,我之後可以展開寫,不過這樣的話,劇情推進速度肯定就會慢一點,反正有利有弊吧。 快速推進劇情是因為,這幾章主角團出來的時間太短,我自己看書不太愛看這種。 不過這可是管仲和小白,整本書都在說諸夏和蠻夷,如果跳過這兩個偉大人物的話,我就成了一個笑話了。 (本章完)
第49章:3戰定乾坤(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