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點頭,君臣二人就這般定下了對秦國發難的大計,秦國同樣想著要聯合魏氏在戰勝韓趙之後,將楚國部署在南陽的十萬大軍坑殺掉。
  翼城之中,麵對著卿族驟然升起的發難,年邁的晉公直接暈死過去,不過短短數日,昏迷不醒,便直接薨逝。
  實際上這位晉公之前還是稍微能控製一下局麵的,公室的力量衰微至此,他選擇拉一派打一派沒錯。
  魏氏前往函穀關鎮守,並不僅僅是晉公一人的決策,而是很多圍攏在這位晉公身邊的中小卿族所共同推動。
  目的的確是希望能稍微削弱一下魏氏,順便將魏氏從中原大戰的功勞之中摘出去,沒想到魏卿竟然直接投敵了。
  現在晉公一薨逝,新即位的晉公更是對眼下的局勢束手無策。
  最離譜的是,隨著新晉公的即位,這些人竟然還在新的政權之中,爭奪名位。
  麵對這種情況,他隻能無助地悲嘆道:“現在公室有覆亡的危險,數百年的霸業難道就如此消逝了嗎?
  孤的洛氏又在何方呢?
  先君啊,襄公昔日之言,現在還在耳邊回響,要應在孤的身上了。”
  原鄭國的土地上,中原聯軍以洛直為首,得到了這個消息,所有人都望著洛直噤聲,就連天子姬擺都噤聲不語。
  隻有傳令兵一人的聲音,“洛侯,魏氏以晉公欺壓王室,不尊禮法為由,將秦人從函穀關放入,要對晉公兵諫。
  魏氏家主魏卿希望能夠朝拜天子。
  韓趙二氏說魏氏是背叛,還妄圖弒殺公室,請您出兵誅滅魏氏,這二族長同樣希望能夠朝拜天子,為天子獻禮。”
  宗法製度竟然崩壞到卿族公然瓜分公室,甚至還妄圖朝拜天子,得到諸侯之位!
  洛直手中握著韓成趙用送來的信件,沉默不言,走出屋外,抬頭望著天,所有人都隨著他蜂擁而出。
  對於洛直的狀態,他們實在是很擔心,齊國大將高聲道:“洛侯!
  這是最危急的時刻,邦周隨時都有覆亡的危險,天下都係在您的身上,還請您振作!”
  忽然一陣不知從何而來的狂風,將衣袍吹的獵獵作響,洛直將竹簡用力掰開,伸手一揚,便被那風直接卷起。
  “洛侯,天下傾頹!”
  “洛侯,王室覆亡在即。”
  “洛侯,晉是姬姓宗國,您難道要見死不救嗎?”
  “洛侯,漢陽諸姬全部亡於楚國之手,難道您不為宗親復仇嗎?”
  “洛侯,寡人真的錯了,以後定會改正,還請您出兵援助。”
  “洛侯,您是素王的子孫,難道能舍棄邦周嗎?”
  “洛侯,您……”
  洛直微微閉目,腦海之中紛亂不休,無數活著的人,死去的人紛紛圍在他的耳邊呼喚著,“洛侯”之聲不絕於耳。
  所有的人都身著華貴的鳳鳥之服,洛直看不清他們的臉,隻能見到一重重的枷鎖從他們的期盼之中出現,然後加在洛氏的身上。
  【家族聲望:
  ①王室:尊敬;②王族:尊敬;③諸侯:尊敬;④軍隊:尊敬;⑤國人:尊敬。】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洛氏的聲望高到這樣的地步,王室希望洛氏能夠收拾紛亂的天下,盟友希望洛氏能夠再次帶領他們獲得勝利,庶人希望洛氏能夠讓天下重新安定下來。
  卻沒有人想過,洛氏,是人不是神!
  洛直已經下定了決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湣公貌類其先,而才不堪。
  即位以來,國家不安,列國生隙而不能止,諸夏征伐而不能製,以致蒼生泣血,昊天垂淚,四海之間,伏屍千萬,六合之內,血流漂櫓。
  洛氏庸主,一人而已。——《史記·洛世家》
   關於人物降智的討論其實可以結束的,因為我寫的至少還是有邏輯,但是現實中呢?
   《南明史》讀過吧,那玩意看的人腦溢血,南宋都快要被元朝退下海了,還在那搞內鬥。
   就說真實的春秋戰國,秦朝能統一,不就是因為六國昏君一代接著一代,各種降智窒息的操作。
   我研究了大部分的統一戰爭,基本上都是上層腦子有坑,我這書裡已經給他們長腦子了。
   要不然根本沒法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