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暗通款曲的周韻與申酉心中暗笑,有的人還沒回過神來,麻木的舉起酒爵,半推半就的一飲而盡。
  洛蘇臉上還帶著興致勃勃的神色,慨然道:“這些年隨著遷都洛邑,夏君夷民之舉,同素王時期比,頗為不順。
  究其根本,便是我等貴族躺在先祖的功勞簿上,錦衣玉食,早就將當年經歷的篳路藍縷、披荊斬棘之苦忘卻了。
  孤一直痛心於此,沒想到今日竟然有費公、徐公、江公,願意重回祖地,艱辛創業,孤心中實在高興。
  孤明日便報於攝政王太後,言明嬴姓三公義舉,為費公請封侯爵高位。
  徐、江二公,亦可得伯爵之位。
  孤還要為你們作保,在那秦川之地,為你們實封百裡之土,賜予財貨、奴隸、兵器、甲胄無算。
  三公日後率族西遷,莫忘洛邑之中,有保舉之人,盼三公早日將捷報予孤,那時孤定為三公賀!”
  等到嬴姓三人拜謝洛蘇,所有人都徹底回過神來了,嬴姓這三人是與洛蘇商量好的。
  馬政就是一個幌子,洛蘇真正的目的是想要讓畿內諸侯外遷!
  嬴姓在王畿之中,人多地少,認為留在王畿之中沒有前途,想要外封的人確實不少,私下裡他們還曾經交流過。
  同時作為素王之後,洛蘇話中對於這些年停滯的夏君夷民進程,也是真的不滿,所以才想到了他們。
  大量不事生產、久經軍事訓練的族人,有大量的財富能夠保證建國所需,他們還有著卿大夫的畿內爵位,能夠平調畿外伯子男爵。
  眾人有些奇怪的是,看洛蘇將自己這些人全部請來的架勢,他是想要將畿內大部分的公卿貴族遷到畿外。
  這麼多的人,想想就頭皮發麻。
  一個不慎,即便以洛蘇的威望,也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失敗,這種甚至會影響邦周的大事,以洛蘇的風格,怎麼會做這麼激進的事情呢?
  這時另外一個早就安排的托出場了,申氏族長申酉向洛蘇提出了一個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洛公,嬴姓為天子牧馬,若是西遷,這洛邑之中的馬場要如何呢?”
  這個問題表麵上是在問,嬴姓走了誰為天子牧馬,實際上是在問,畿內的權力真空如何填補。
  這才是眾人最關心的問題,瞬間將他們的精神調動了起來,豎起耳朵,想要聽聽洛蘇如何說。
  我們這些家族都是世代為天子服務,對於王畿的方方麵麵摸得門清,把我們全都調走,王畿難道不治理了?
  這就是他們心中的想法。
  但洛蘇的目的並不是要徹底剝奪他們的權力,在這個世卿世祿理所當然的時代,結構性的矛盾是解決不了的。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他要做的,是將幾十年內王畿就會出現的政治災難,往後推移幾十年,甚至一百年,他要讓這些宗族在王畿內的力量與規模,恢復到剛剛遷徙到洛邑時的狀態。
  這些既可以解決王畿財政的問題,又可以解決公卿貴族逐漸侵蝕天子權力的問題。
  於是洛蘇擺擺手,笑著說道:“申公所憂慮的事情,孤剛才想了想,實際上並不存在。
  百年繁衍,嬴姓宗族是何等的龐然大物。
  其中分支小宗又豈止三家,三氏族的族中子弟西去秦川之地,又不代表全族都要遷徙,甚至費公這等年事已長之人,依舊可以留在洛邑之中。
  孤乃是洛國君主,不也在此與諸公飲宴,幾十年來,停留在洛國的時候,一手可數。
  邦周之中,多少畿內諸侯與畿外諸侯是同出一源的呢?
  莫說他人,便說東周公韻,究其根本,也是素王後裔,與孤乃是同族。隻是素王時便另立宗家而已。
  遙想國初之時,畿內畿外何時有如此分明的界限呢?”
  周韻掩麵道:“洛公抬舉某了,洛氏乃素王宗家嫡長,歲歲年年香火不斷,臣已改氏別立,連一支香火也不曾獻上,豈敢稱素王後裔,隻稱素王後人即可。”
  周韻這話倒是沒錯,小宗隻能拜自己這一脈的祖宗。
  在姬昭的係統裡麵,他們連後人都不算,隻有還沒有分家的洛氏才算是他的後人。
  洛蘇這一番話,打消了眾人很大一部分抵觸心理,尤其是費公居然直接封侯!
  這可是相當於天子的三公,他們這些上卿,隻是相當於伯而已。
  “洛公此言,臣隻能頓首而拜,以示感激。”
  申酉的表情有些嚴肅,緩緩開口道:“洛公,我申氏乃是薑姓源流所出,百年前與您的舅國呂氏,並駕齊驅,不分軒輊。
  武王時,太公望為邦周立下汗馬功勞,素王攝政時,又隨軍東征。
  這等大功於邦周,申氏望塵莫及,自此呂氏受封齊國,申氏留守畿內。
  到今日,齊國已經是帶甲三萬的東方大國,還世代與天子聯姻,何等尊貴?
  莫要說薑姓諸侯,就是數遍邦周所有諸侯,不論是否諸姬,除了那天上兵主的熊頓,還有哪個諸侯國能有這樣的軍威呢?
  曾經在西岐艱辛生存的同族兄弟,能有今日之盛,臣心知皆是邦周天命庇佑之故。
  但素王曾經說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臣有時想,若是申氏當初沒有留在王畿,而且求素王外鎮,參與到夏君夷民的王業之中。
  申氏定然不會有今日之窘困,連族中適齡子弟,分家的采邑都取不出來。
  老祖宗若是知曉此事,臣真無顏麵對先祖。”
  申酉竟然哽咽起來,看起來很是傷心,似真似假,誰又能說這番話中沒有幾分真心呢?
  這邊申酉話音剛剛落下,周韻帶著些許哭腔的聲音就傳了過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洛公,申公剛才所言,切入臣的肺腑之中。
  熊頓北來,幸賴洛公與齊公畿外之兵勤王,臣身為素王後人,卻無寸功,真是羞愧難當。
  若能封邦建國,倘若日後天子再有危難,臣也不會束手無策。
  還望洛公看在同族的份上,答允臣封建之請。”
  ……
  洛蘇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歷史人物之一,他解決了西周王朝中期逐漸出現的財政危機與政治危機,極大程度的緩和了王畿之中大貴族對小貴族的土地兼並活動,他還重啟了陷入停滯中的分封製,開啟了西周王朝第二次大規模的武裝殖民行動,是中國大一統的奠基人之一。
  事實上,西周王朝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如此傑出的政治家,直到它突然滅亡。——《全球通史·西周卷二》
   我見新書作者都在求追讀,我也在這求一下,對這些也不太懂,全靠各位支持,希望成績能好一點,拜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