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多少年沒有見過如今的場麵了? 這些劉氏的宗王和徹侯們,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灰頭土臉的進了長安城。 長樂宮中。 洛景站在殿中,劉恒圍著他繞了一圈,這才放下心來,拍著他的肩膀大聲笑道:“阿景,沒受傷就好,這次你做的好啊,竟然這麼快就有了這麼大的成果。” 洛景倒是清楚,家族送來的資料省去了大部分時間,他所做的,不過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一些平平無奇的正確的選擇。 劉恒稱贊完洛景之後,又勉勵了周亞夫等人,然後才將目光放到了一直在瑟瑟發抖的王侯身上。 肉眼可見的,剛剛還笑容滿麵的劉恒,瞬間就變成了滿臉怒意,他想要找一把利劍,把自己的這些親戚一個一個的全部捅死,但理智還是讓他恢復了過來。 劉恒繞著眾人走了一圈,然後感慨道:“洛文王剛剛還政的時候,朕想要像洛文王那樣,創造一個盛世,於是就問政於文王,如何才能使大漢始終興盛昂揚向上呢? 文王說:您隻要找到大漢的心腹之患,然後解決它,大漢就會永遠興盛了。 朕又問:那大漢的心腹之患是什麼呢? 文王說:心腹之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您解決了一個大患,就會有新的出現,臣也不知道您要麵對什麼。 . 文王薨逝之後,朕數遍天下,盡是忠臣良將,大漢子民也心向皇室,仁政廣布,實在是找不到大漢的患處。 沒想到啊沒想到,大漢的心腹之患,不在外麵,竟然在裡麵,竟然在朕的血肉宗親之中。 你們哪一個不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孫,哪一個不是劉氏的宗王徹侯,哪一個不是一國之主,哪一個不曾在長樂未央之中許下誓言。 縱然大河變得像衣帶那麼細,縱然泰山就像是路邊的礫石那麼微小,你們的富貴榮華也不會改變,這是皇室給予伱們的誓言,但前提是你們要忠誠的拱衛皇室。 朕不禁想問,皇室給予你們的東西難道還不夠嗎? 你們的土地充斥著王國與侯國的每一寸,你們的金銀珠寶像是河灘上的沙粒那麼多,甚至就連倉庫都堆不下,你們穿著錦衣華服,吃著海味山珍,為什麼還要去奪取百姓那一點點糊口的糧食和錢幣! 貪婪到了這樣的地步,縱然是傳說中的饕餮也遠遠不能和你們相比。 你們掠奪了百姓的錢財,難道就沒有想過,現在鑄造的每一枚差錢,最後都會化作百姓揭竿而起的憤怒嗎? 秦王朝才滅亡了多少年啊! 忘啦! 朕成了獨夫被推翻的那一刻,你們這些劉氏的宗親以為能獨善其身嗎? 真是愚蠢。 簡直就是愚蠢。” 劉恒越說越氣,洛景連忙上前扶住他道:“陛下,您沒有必要和他們生氣,這些蟲豸連您的一根毫毛也不如,這天下有的是忠臣良將,劉氏宗族之中也有將江山社稷放在心中的人物。” 洛景又低聲道:“陛下,這些人畢竟是宗親,史官也在這裡,您還是不要留下苛待宗親的名聲,等到之後,臣會去好好拜訪這些諸侯王的。” 劉恒感動的望了一眼貼心的洛景,再看看那群隻知道搞事挖自家墻角的劉氏宗王,喟然嘆道:“阿景你若是劉氏,朕把整個趙地都封給你。” 洛景隻是笑笑,他相信劉恒真的是這樣想的,但那是不可能的。 …… 翌日。 一封聖旨從禁中傳出,楚王妄圖謀逆,除國,並國中三萬人流放嶺南。 原楚國一分為五,三份劃為朝廷郡縣,一份重建楚國,念在楚王嫡三子忠心朝廷,便由他繼承王位,一份劃為侯國,由朝廷安置。 這封聖旨一出,就有無數的朝臣上書反對,言稱“造反謀逆之輩,卻不處以極刑,這不足以彰顯朝廷律法之威嚴。 陛下雖仁慈,但同樣應當懷有鋒銳之心,否則長此以往,如何能震懾天下?” 劉恒便發下告群臣書道:“昔年太祖高皇帝時,異姓諸侯王謀反尚且隻誅首惡,其餘人等一概流放,甚至還給予他們回到長安的機會,那時天下人皆贊頌高皇帝的仁德。 如今坐法的皆是朕的親戚,大漢朝以孝治天下,最是看重血緣親屬,若是過於嚴苛的對待他們,難道不是為天下做了不好的表率嗎? 朕自即位以來,以仁治天下,善待臣民,減刑慎殺,故深慮之,應當流放。” 自然是一群人贊嘆劉恒仁善,但是更多的上書湧來,當年異姓王誅首惡,現在劉氏諸侯王同樣應當誅首惡,這畢竟是造反謀逆,怎麼能夠輕易繞過呢? 外界的紛紛擾擾之中,洛景帶人去見了故楚王一麵,楚王有些驚奇洛景竟然會前來見自己,而且一改洛陽城時的態度,可以說好的難以置信,溫聲安慰他道:“大王不要太過擔憂,當今陛下仁慈,最是看重親情,您的生命安全是不會有事的,吃食的時候要注意,喝水的時候要注意,出門要注意門檻,不要往廊柱等高處行走,若是您出了意外,陛下一定會難過。” 故楚王有些受寵若驚,直接向著皇宮的方向下拜,泣聲道:“草民實在是愧對陛下恩典,煩請侍中回稟陛下,草民一定改過自新。” 洛景沒說話,隻是最後帶著莫名的眼神望了故楚王一眼,然後帶著一行人包括史官施施然離開。 故楚王先是微微放心,然後睡夢之中陡然驚醒,冷汗涔涔,臉色煞白,滿是恐懼。 兩人的談話很快就傳了出去,眾人沒想到皇帝竟然真的想要保下楚王的性命,隻是單純的流放。 就在很多朝臣放棄之時,傳來了楚王畏罪自殺的消息,而且還留下了遺書,遺書之中言稱,“這些時日的紛紛擾擾吾有所耳聞,沒想到因為罪人的過錯累及了陛下的聖明,實在是羞愧無比,唯有一死以贖其罪,以報聖恩。 陛下聖明睿智,唯願陛下千秋萬歲,萬年萬安。” 楚王畏罪自殺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然後大多數人就發現這可能是最好的結局。 雖然現在流放嶺南的經驗已經比較多了,但以這些權貴的身體素質,流放能活下來的概率也就是一半,更不要說路上就有可能水土不服直接去世。 對皇帝也非常好,仁義的名聲刷的差不多了,還直接消弭了朝臣的對立。 百姓們心中也暢快。 楚王這一死,解決的問題比他這昏庸的一生都要多得多,對於畏罪自殺的楚王,自然是連平謚也拿不到的,朝廷給予了他一個惡謚。 不過至少恢復了他諸侯王的身份,而且楚王府流放嶺南的人數大大減少了,那些比較年幼的子女,都得以留在中原,不用九死一生的去嶺南地區,這已經是劉恒最大的仁慈。 問題最嚴重的楚王一解決,剩餘的諸侯王就非常簡單了。 依照漢律,以諸王坐法犯罪為由,直接奪爵除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一半土地裂國分封,推恩給諸侯王的兒子,嫡長子繼承王位,其餘兒子全部為徹侯,剩下的一半國土則化為郡縣。 這數十年隨著人口漸漸增多,最大的郡中甚至有了百萬的人口,所以從舊的大郡之中劃分新郡就是必然的事情。 現在恰好借著這件事推行。 這是震動天下的大事,從洛文王攝政時朝廷開始眾建諸侯,加之推恩,如今天下的劉氏諸侯王數量實在是不少。 這一次,一下子就有五位諸侯王加十三位徹侯失國,雖然朝廷又重新建立了祭祀,但這是第一次出現封地不及一郡的諸侯王。 某種程度上,這些宗王都沒有資格再稱作諸侯王了,如此大的變化,怎麼能不引人側目呢? 新的皇帝才剛剛即位不久就做出了這麼重大的事跡,無數人都在等著這位皇帝還會做什麼。 隨著山東諸侯王不斷被打壓,長安在天下人心中愈發的耀眼了。 由於東阿侯洛景的存在,“諸劉失國”事件的知名度極高,一向在網絡上被津津樂道,被網友戲稱為“一枚銅錢引起的血案”。 在這起事件的最開端,縱然是漢廷也沒有想到會造成如此大的反應,但隨著洛景的雷厲風行,事件被迅速的擴大化了,漢文帝借此開始推行推恩的下一步,即褫奪那些遠支宗親的封國。 這是一起強有力維護漢廷集權的標誌性事件,為漢王朝向巔峰盛世邁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漢王朝興衰史》
第37章:結束(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