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文華昌盛(1 / 1)

天子無私事。 這是流傳在邦周的一句古訓,在這句古訓之下,延伸出了一係列對天子的規矩,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周天子的婚姻。 周昭王是洛蘇的學生,周懿王是洛成的學生,這關係幾乎相當於父子之間,但這兩位周天子的婚姻也是完全的政治婚姻,不存在任何自己選擇喜歡的人的餘地。 上一個寵愛褒姒的周幽王已經身死了。 但實際上,不僅僅是周天子,大多數貴族的婚姻都是聯姻,現在洛景的婚姻同樣如此,唯一的區別是,劉恒給他塞了一堆才貌雙全的妹子,他總能從中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個或者幾個。 洛景有些懵逼的走出皇宮,開始思索其中的政治意味,他還記得父親當年對皇帝的評價——一個生來就該做皇帝的人,一言一行甚至無意之間的舉動都帶著政治的意味。 洛景的婚姻有很重要的政治影響,僅次於皇後的選擇。 他是鐵桿的保皇黨,又是前攝政之子。 英侯洛亦、壽光侯洛辰的政治資源都落在他的身上,甚至安陽侯洛采的許多資源也在他這裡。 他是朝局的穩定器之一,在如今大漢朝的地位,甚至比皇太子還要高。 太子還可能被廢,他的地位卻可以說是穩如泰山。 作為交換,他的婚姻作為拉攏某些人的條件就很正常,洛景有這樣的覺悟,但是劉恒為他娶這麼多,以洛景的政治智慧就有些想不到其中的緣由了。 不過他知道皇帝不會害他,隻能搖搖頭不再思考這件事。 劉恒的速度很快。 太後廣邀貴女前往未央宮,參加宴席,然後劉恒放出了他要為洛景選妻的消息。 整座長安城一下子瘋了! 這個形容詞毫不誇張,無論是功臣集團,還是後期崛起的新興權貴,幾乎各個都在試圖從皇帝口中得到一些消息。 至於往長樂宮皇後處送信的就更多了,畢竟皇後掌管天下婚姻之事。 這就是家族富貴的保證啊! 不比太子妃差多少的位置。 不需要參與皇子之間的黨爭,卻能夠達成同樣的效果,這誰能不心動呢? 至於貴女圈子就更不用多說,洛景就是長安城最靚的仔,是絕大多數貴女的夢中人。 願得東阿心,白首不相離。 這就是某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劉氏貴女所言。 在這個風氣極度開放的時代,若不是家族長輩阻攔,恐怕早就有貴女主動上門追求洛景了。 但是現在劉恒直接放開了這個限製,所有人的心思都活泛起來。 …… 皇後聽聞了劉恒的計劃之後,比洛景還要震驚,忍不住問道:“陛下,您這是何意啊?” 劉恒輕笑道:“多娶一些貴女難道不是好事嗎?” “是好事。” 皇後遲疑道:“但這是不合理的。” 劉恒輕聲道:“阿景身上的影響力太大,但是他卻沒有意識到,這就像是持著利刃的嬰孩卻招搖過市,豈不是太危險了嗎? 朕為他選擇的這些女子,就像是錦繡卻堅韌的綢緞,將鋒銳包裹起來,這樣他就不會傷人又傷己。” 皇後這才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劉恒實際上還有下半句沒有說出來。 經過高皇後、孝惠皇帝和劉恒這數十年,東阿侯國是最大的侯國。 洛景如今還在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往後這就是取禍之道,畢竟諸侯王國都漸漸裂國,東阿侯國不可能一直保持如今的模樣。 與其後世子孫搞得不愉快,甚至連累了洛景的身後名,不如現在就解決掉。 多娶老婆多生孩子,等到洛景薨逝,那些孩子就會將東阿侯國和東阿一脈所有的政治影響力瓜分。 夜宴。 未央宮中燈火通明,這是鮮有的太後、皇帝和皇後共同出席的場合,來到這裡的皆是公卿大臣,王侯之爵,還有他們的家眷,夫人和女兒。 不論是嫡女還是庶女,隻要是適齡的,基本上全都帶來了,反正都是做妾,身份上的要求就沒有那麼多。 而且在這個政治聯姻極多的時代,大多數權貴家,庶女通常比庶子過的要好,因為庶女更有價值。 一時之間整座大殿之中滿是鶯鶯燕燕,比皇帝的後宮還要熱鬧。 等到皇帝等人走到殿中,眾人紛紛行禮,高聲道:“素王在上,太後、陛下、皇後萬安!” 然後就見到洛景坐在了距離皇帝很近的坐席上,和殿中其他的臣子有本質上的區別。 大多數人都目光熠熠的望著風華絕代的洛景,劉恒見狀當即笑道:“阿景,你看這殿中,有芳菲無數,尋常見也不曾見的嬌娥貴女,比比皆是,都是為你而來。 滿殿公卿,都指望著你做他們的女婿。 大丈夫生在世間,這難道不是常人羨慕也羨慕不來的嗎? 此情此景,當為諸位王侯公卿作賦一篇,以表此情,流傳後世。” 眾人素知洛景有出口成章之能,聽到皇帝的話許多女子雖麵上稍有羞澀,但眼中紛紛一亮,目光灼灼的盯著洛景,洛景見狀便道:“陛下有令,臣不敢不從,且容臣沉吟一番。” 劉恒又命宮廷畫師前來,命他們作下今日夜宴之畫,劉恒認為這種宣揚繁華盛景的資料,要多多流傳後世,才能讓後世之人對這個時代神往之。 就像是如今這個時代的士人貴族都想要回到素王攝政的時代一樣。 洛景此時已經開始做賦,先是描述了今夜的繁華,然後贊揚了太後和皇帝皇後的恩典,再往後贊揚來到宴中的王侯公卿,最後用大量的篇幅開始贊美來到殿中的各家貴女。 漢賦這種文體,講究的就是一個辭藻華麗,在這種文體之下還要言之有物不空洞,對做賦之人的要求就會非常高。 不過洛景當然沒問題,對他來說基本上屬於信手拈來,尤其是這種贊揚的賦,洛氏最先學的就是種種頌聖詩,這種詠嘆調基本上屬於本能了。 這首賦每一段結束都帶著四字或者兩字的短語,以“哉”或者“矣”字結尾,這是典型的洛氏詠嘆調。 在諸夏的土地上,幾乎沒有人不會,各種祭祀以及儀式上,都能夠見到。 每當此時,殿中眾人便齊聲喝彩,甚至隨著他的一起唱頌,這就是洛氏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天下的影響力。 洛景時不時停頓,殿中便響起一陣陣贊揚之聲,劉恒望著洛景與有榮焉,當一整篇賦收尾之時,殿中便徹底喧鬧起來,劉恒大聲笑道:“朕為此賦賜名《長夜未央賦》,當收錄典籍,以見後世。” 過了好大一會兒,殿中終於漸漸安靜下來,皇後開口道:“今夜召集伱們這些富貴人家前來,是為了東阿侯景的婚事。 東阿侯景,是洛文王的嫡子,是魯元大長公主的子嗣,是宗家貴戚,這天下之間難道還能尋到比他更尊貴的郎君嗎? 陛下和我都認為是沒有的。 乃至於文華,乃至於容顏,難道還有能勝過東阿侯景的嗎? 陛下和我認為是沒有的。 這等俊彥,天下何等的女子才能與之婚配呢? 那恐怕要傳說中的西子、洛神等等才可以了! 如今天下有這樣的女子嗎? 陛下和我認為是沒有的。 昭公陵說,洛氏嫁娶不看門第,隻看人的品行才學,陛下深以為然,所以除了諸家貴戚之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另有山東百餘精挑細選的良家女子。 但即便如此,還是未曾有從才學和容貌所能與東阿侯景相匹配的。 鴻鵠難道能與燕雀為伍嗎? 山雞難道能與鳳凰做配嗎? 自然是不能的,那又該要如何做呢? 我很是憂慮啊。” 皇後這番話可以說是狠狠地pua了,你們這些人家都想要嫁女給東阿侯景,但是你們配不上人家啊。 洛氏和我們都不在乎你們的家世背景,但是才學和姿容不如,這該怎麼辦呢? 諸家麵色有些訕訕,他們很想說,妻子隻要賢能有品行就足以了,是您的要求太高了,況且諸家之中自有姿容上乘之人,堪為良配。 皇後又道:“雄偉高聳的宮殿,是由一根根木頭磚石壘砌而成的。 波濤洶湧的大海,是由一條條潺潺的溪流匯聚而成的。 直聳入雲的高山之上是一塊塊的礫石,綿延無際的沙漠之中是一顆顆微小的沙子。 一人力小,一人才短,一人不足,但若是十人,百人,各使優良,想必就足以爭輝了。” 圖窮匕見! 一個人不行,多嫁幾個就行了。 滿殿驚愕無言。 東阿侯府在漢文帝時期經歷了大規模的擴建,成為了規模最大的一座侯府,麵積上達到了其他侯府的十倍以上,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東阿侯洛景的貴妾們所居住,時人稱之為“天下佳麗,半歸皇宮,半歸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