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於幼弱之中,遭逢大難,生死禍福操持於剌太子手中。
  如今卻安坐帝位,這縱然是上天對朕的眷顧,難道就能漠視諸位卿臣的功勞嗎?
  朕明白諸位卿臣是因為受到了先帝的恩惠,於是才報答到朕的身上,現在朕願意效仿先帝,用厚恩來賜予諸位卿臣。”
  三公九卿,兩千石的高位,三河六郡,皇家羽林中校尉和將軍的位置,這是當日為皇帝奪位而應當得到的戰利品。
  自古以來就是這樣,付出多少就該得到多少。
  臣子們的心中有一把秤,得不到自己該有的,就會成為不穩定分子。
  最後君王要麼用功臣坐法的借口殺掉那些功臣,要麼就是自己的位置不保。
  霍光以及起事的眾臣,或是為了投機,或是為了報答劉詢曾經的恩情而奮起。
  無論什麼原因,劉佘都不能當作理所應當,一碼歸一碼。
  他必須重新對這些臣子施恩。
  當然,現在的劉佘並不懂這些,主持封賞的是霍光。
  刑賞這是人主的權柄,霍光又不是正式的攝政,這些舉動讓他頗受非議。
  但是霍光性格剛強,他依舊很少說話,每日裡按部就班的做事,不在乎外間的風風雨雨。
  總體來說,封賞是一件喜事,最多有些人酸一下,不影響大局。
  但霍光要做的第二件事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清算!
  霍光主持的清算殘酷程度,遠遠超過當初劉詢對戾帝劉旦後代進行的清算。
  原因當然很復雜。
  首先,戾帝劉旦的妻妾和子女有洛世擔保,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其次,靖難是天下諸侯共同發動的,盯著劉旦後裔的人太多了。
  換句話說,劉旦後裔不存在死灰復燃,卷土重來的隱患。
  所以劉詢可以從朝廷方麵放他們一馬,讓他們“自然”死亡。
  最後一條,劉詢繼承大位是加冠之後,還有了嫡長子,就算劉詢出現意外,他的嫡長子同樣可以繼位,皇位如何都不至於旁落回劉旦一係的手中。
  從這三點之中就能看出為什麼霍光要殘酷清算劉賀的後裔了。
  根本原因就是兩點,第一,這是一場皇室內部的政變鬥爭,波及的範圍和勢力都不足夠大,形成不了強大的反對力量,第二則是劉佘的年紀太小了!
  一旦劉佘出現意外,按照繼承順序,皇太後很可能將剌太子賀的後代送上皇位。
  這對皇家來說,並沒有什麼。
  皇太後依舊是皇太後,對劉氏諸侯王來說,同樣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對天下的豪強、列侯都沒什麼。
  但是對霍光等人卻是不可接受的!
  不僅僅是霍光一個人,而是參與宮變的所有人,都要求對劉賀的兒子趕盡殺絕,除了還在繈褓中的嬰兒,都要殺掉,繈褓中的嬰兒同樣要嚴加看管,廢為庶人,最重要的是,要開除出劉氏宗譜。
  在這個時代,開除宗譜之後就不算是一家人,自然就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
  實際上,這是為了一旦發生意外先殺死他而準備的。
  畢竟殺死一個庶人和殺死一個近支宗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皇太後對這些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是她很清楚,這件事是不能現在就阻止的,她現在所能做的,隻有好好照顧皇帝,讓皇帝健康長大。
  不僅僅是劉賀一人。
  劉賀的勢力雜而不精多而不純,霍光等人認為,這些勢力見到劉賀被這樣清算,定然都會心生悖逆。
  況且,不清算這些人,霍光他們的人怎麼安插上去?
  三公九卿等位置之前可都不是空懸的,不用暴力奪取過來,難道要等著對方主動退讓嗎?
  況且就算是主動退讓,誰能保證那些人不反攻倒算呢?
  除非這些人進入昭城之中,才能讓人相信,但可惜,這些人沒有這樣的資格。
  昭城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收的。
  去不了昭城,證明不了沒有威脅,那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