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進長安
  當暖煦的晨光照在長樂宮,宮中漸次增多的略顯匆忙的腳步聲,宮娥和宦官們穿行在殿宇之間。
  皇宮之外,三五成群的官員正閑聊著,等待著皇帝詔命進宮。
  “天降隕石之事,你們覺得真假,據說皇宮之中的石板都沒有碎,從天穹之上掉下來,還能完好無損嗎?”
  懷疑的很是合理。
  雖然因為董仲舒剛剛興起就被洛氏一頓胖揍,如今天下讖緯之學不算是太過興盛,但那不過是官方層麵不需要人為之負責罷了。
  實際上,麵對天災神鬼靈異,即便是在極度唯物科學的時代,也有大批人相信。
  況且這個本就有神異的世界呢?
  皇帝劉陽認為這些天災的不斷發生是上天在警告自己。
  除了他,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是這麼想的!
  “倒也未必,你忘記了當年昭聖王踐法時落下的天碑了嗎?
  同樣像是憑空出現一般,沒有在地麵之上顯現出任何痕跡。
  難道是參與踐法的所有人都撒謊了嗎?”
  反駁的人同樣有理有據,既然有事例在前,那就不能簡簡單單的認為這是在造假。
  尤其是眾人心中還有一句沒說出來的話,“和洛氏有關的神異即便懷疑,也盡量以真實相信。”
  “你們說那位來長安是想要做什麼?”
  那位自然就是洛宜。
  有人諱莫如深的低聲道,“什麼天意不可違,我可不信。
  昭公尊貴異常,爵位世襲罔替,皇室之下第一家,來長安趟這趟渾水做什麼?
  就算是洛氏想做什麼,英侯入朝都還好,昭公……”
  主要是英侯入朝屬於走正常流程,該升遷升遷,該轉任專任,甚至侯國也是可以根據任務變化的。
  在成帝年間,復蘭陵侯為酇侯,復新鄭侯為留侯,但侯國位置不變,依舊在蘭陵和新鄭,就像在即墨的呂侯國、臨淄的齊公國一樣,是極少數爵位名稱不隨侯國位置而變的列侯,英侯也是如此。
  若是英侯入朝,大概會從九卿做起,但昭公入朝直接擔任大丞相,這誰頂得住啊!
  “可能是眼見天下淩亂,想要收拾一番,於是從昭城走出畢竟我們這位陛下,還是有幾分誌向的,洛氏襄助有誌向的皇帝,還是很合理的。”
  聽到後半句,最右側的官員撇撇嘴道:“整日沉迷美色,還是個下不了種的男人,哪怕是男女皆宜也行啊,諸宮之間竟然沒有子嗣,朝野因為儲位不能安定,這也叫有誌向?”
  “呃……”
  這犀利的一番話讓三人麵麵相覷,隻能勸說道:“我等幾人發發牢騷即可,可不要傳出去。
  皇帝這個人還是比較和善的,逢年過節也賞賜臣下,就那麼一個逆鱗,伱就別去觸碰,人這一生短暫,皇帝就這一個愛好,便算了吧,反正……”
  反正孝成皇帝的兒子不少,生育能力不行的孝成皇帝,卻是漢室諸帝裡麵子嗣最多的一個,這可真是奇觀,如果當今皇帝有什麼意外,那就選孝成皇帝的一個兒子進長安即可,反正大漢也不是第一次世係轉變了。
  “父母之大害莫過於溺子!
  唉,縱容錯誤就是最大的危害啊。
  正是因為此,我等才要規勸陛下,平日裡爭奪就算了,但陛下的皇位我還是希望能留在他這一係。”
  這完全就是兩種教育理念,誰也說不出來對錯。
  “洛氏講究底線之內,天性自由,一向對皇帝的私生活持無所謂的態度,隻要不影響大政方針,從來不管皇帝是一生一世一雙人,還是宮中千百嬌媚,縱欲亡身。
  現在大丞相來了,你用這個作為理由,更得不到支持,除非你能證明,陛下的確因為那位侍中而荒廢了國事。”
  洛氏是既守舊,又革新,講究的就是因形勢而變。
  有必要守舊的,能帶來好處的,就要堅決捍衛,比如嫡子繼承製。
  但近親不婚,這就是洛氏的革新,五服之外同族通婚,同樣是洛氏開始,然後慢慢影響到了越來越多的人。
  君王的男寵,這不在洛氏的考慮之中,忽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