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
  有的人生來就是主角!
  在天下這個舞臺上,肆意的施展自己的才華。
  每個時代的主角都不一樣,你方唱罷我登場,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昔年的周天子,後來的春秋霸主,戰國諸王,以及最不可或缺的洛氏。
  洛氏經歷了千年的積累,在秦漢爆發,從秦末開始,這將近兩百年中,一直都是舞臺上最顯眼的主角之一,甚至可以說,一直都是男主角。
  如今洛宜攜帶著大勢出場,他說自己勢單力孤,但是天下人可不這麼認為!
  他是洛氏的家主縱然天下不識,但天下皆敬畏!
  他僅僅是站在長安,就像是巍巍高山,仿佛呼吸之間,就有雷霆風雲席卷而來。
  他在長安發出一聲吶喊,下詔求賢,聲音就蓋過波濤洶湧,天下熱血的士子便蜂擁而來。
  他望向關中,即便麵容平靜,群臣下吏依舊瑟瑟發抖,擔心會被翻起舊事。
  皇宮夜宴,他麵露不豫,便是諸侯王和長公主也不敢出言。
  這就是洛氏的頂級威望所能夠為家主加持的,這就是神秘的昭公所擁有的威望,甚至遠遠出乎洛氏眾人的預料。
  洛宜肅清吏治的舉動來的又快又急,就如同天邊乍破的驚雷。
  長安和關中查究官吏不法,欺壓良善之舉,傷人及殺人者,死。
  對這樣的官吏,洛宜不認為他們能改正,隻有死亡一條道路。
  即便是諸如呂氏、韓氏等家族的人,如果有大惡,洛宜照殺不誤,不過在殺死之後,會給這些家族再拔一些人上來。
  洛宜不可能改革改到把自己家的盟友都改沒了,局勢還沒到那種程度和地步。
  至於罪行較輕的按照律令懲罰,接受同僚之間的互相檢舉,檢舉屬實者可免罪,檢舉不實者坐法。
  除了清查官吏之中的蛀蟲,洛宜開始培養一支如臂使指的官吏隊伍,他對地方官吏的看重更超過中央朝廷。
  因為中央朝廷有他在,沒有人能翻得起風浪,但是地方官吏天高皇帝遠,若是真的利欲熏心,可能不會顧忌洛宜。
  若是真的做出了什麼事情,即便是洛宜也來不及處理。
  從四麵八方而來的士子,被他安排到郡縣之中,服從的升遷,不從的黜落。
  這樣的做法自然會引起一些人的非議。
  “大丞相是否過於霸道了?”
  有人這樣問著,認為自己是仗義執言,然後直接被洛宜懟了回去,“百姓家破人亡的時候,從不覺得自己霸道,現在不過是要一些不法官吏的命,你倒覺得霸道?
  吾曾經聽說,用一塊石頭扔到狗堆之中,叫的最響的便是被砸中的那一隻,想必你也是這樣的人吧?”
  於是一查,果然家中侵占了關中百姓上百畝良田,身上還背著幾條人命。
  從他“仗義執言”到鋃鐺下獄,不過僅僅三日而已,這個效率使之前頗有不滿的眾人為之一靜,瞬間便沒有人上前來說洛宜的不是了。
  “這就是大丞相的威勢嗎?”
  天下沉默的讓人不安,亦有人感慨,但洛宜做出這種事情來,卻又覺得很是合理,於是天下官吏愈發的沉默起來。
  天下就這樣在洛宜的高壓之下,官吏們戰戰兢兢。
  官僚們試圖使用萬能法門,通過影響皇帝來撤掉洛宜。
  “洛氏在關東本就親朋故舊眾多,如今大丞相在天下的各個郡縣之中安插士子,民間隻知道有大丞相,而不知道有靈佑皇帝。
  這天下到底是劉氏的,還是洛氏的呢?
  恩威應該出於陛下,臣實在是為陛下感到擔憂啊。”
  這不僅僅是一個人這麼說,而是許多人,包括劉氏宗親以及外戚,都是皇帝比較親近的人。
  這樣的聲音普通潮水一般,一波波的向著皇帝和洛宜洶湧而去。
  這樣的誅心之言,讓長安乃至於天下的氣氛都緊張起來。
  洛氏的地位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尤其是雙方之間不再那麼親密無間之後。
  這就是雙方之間的一顆雷。
  隻是沒想到會在這個時候被提起,矛頭可謂是直指洛宜。
  這種問題,就是最誅心的陽謀,但凡皇帝正常,都一定會升起戒心,而且不得不做出反應,否則君威何存?
  但是皇帝劉陽就不是一個正常的皇帝,他的反應大大出乎天下人的預料,不僅僅無視了這些進言,甚至還特意下旨申斥了這些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