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新資料片,王莽(2 / 2)

  私學中的讀書聲朗朗依舊,在一處小亭子中,兩人正對弈著,一個麵白無須的書生按下一枚棋子,微微感嘆道:“當今天下疲敝到了這個地步,揭竿而起的百姓愈發增加,朝廷卻依舊是一片醉生夢死。

  若是再不改製,依舊任由豪強橫行不法,官吏魚肉百姓,這天下的黎庶還要遭受多少的苦難呢?”

  書生身上的衣服很乾凈,但明顯是有些陳舊,甚至在袖口還有兩處補丁,他內裡也穿著素衣,沒有任何的裝飾,頗為簡樸,卻不引人驚異,因為他叫王莽。

  他在郡中有聲名,孝順有禮,恭謹至誠的對待長輩,勤儉穩重,總是用錢去接濟苦弱及時運不濟者,自己卻連一件華美的衣服都不舍得去使用。

  在郡中的士子之中威望很高,通過舉孝廉入仕之後,他依舊在郡中任職,但是聲望卻漸漸傳到了朝廷裡。

  與王莽對弈之人聞言則微微嘆息道:“朝廷實力強大,如今揭竿而起的百姓還遠遠不如戾帝末年時,威脅不到關中的袞袞諸公和皇帝,大漢社稷依舊很穩,按照如今的趨勢,茍延殘喘兩百多年沒有問題。”

  王莽對這些屍位素餐的公卿沒有半分好感,冷哼一聲道:“大漢社稷?

  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不能治民的君,要來何用?

  不能興盛的社稷,有何用處?

  為了讓那些公卿醉生夢死,奢靡腐化,道德敗壞,忘記了先聖的教導,卻依舊能逍遙自在嗎?”

  似乎是頗為了解王莽的性格,對這一番頗為離經叛道的言論,好友並沒有說什麼,隻是重重一聲嘆息罷了。

  王莽望著棋盤之上黑白分明的棋子,頓了頓,然後語氣頗為堅毅道:“我要接受朝廷的征召,去長安了。”

  這讓他的好友大吃一驚,沒想到之前不願意前往長安的王莽竟然改變了主意,不禁有些驚疑不定的問道:“巨君,你怎麼突然生起了這樣的想法?”

  王莽臉色陰沉道:“莽想通了,日哭夜哭,難道能使這天下興盛起來嗎?

  針砭時弊,難道能觸動朝廷的袞袞諸公和皇帝嗎?

  唯有親自上陣,才能使天下興盛!

  想要做事,就要有足夠的權力,當年洛文王、博望武烈侯和昭忠毅公,都是位極人臣之後才能夠輕而易舉改革的。

  如今王氏煊赫,天下大勢漸漸傾向於我等,是時候前往長安了。

  待我位極人臣,就重啟昭忠毅公之道,我要比昭忠毅公更進一步,徹底解決豪強對黎庶的掠奪。

  僅僅恢復孝文皇帝的治世,那不是我所想要的,不過百年就崩壞到這樣的局麵,數遍史書,唯有昔年邦周洛國的王道治世最為長久。

  最接近聖賢典籍中的大同之世!

  帶領天下人步入大同之世,是我輩士人生在這世上無可推卸的責任。”

  “巨君,你實在是太激進了,這是矯枉過正,隻要能將天下恢復到孝成皇帝時就足夠了。”

  王莽按下一枚棋子道:“不過正則不足以矯枉,不用霹靂手段,就破不開籠罩在大漢之上的黑暗,不求最上最好,怎麼能得到好的結果?

  我曾經在昭城求學,親眼目睹了洛氏是如何治國的,隻要我持身以正,以身作則,就能吸引誌同道合的誌士,使天下恢復正軌。”

  友人聞言搖了搖頭,他不太贊同王莽的做法和想法,但對於王莽的品德是無比信任的,因為他二十年如一日的這種做,誰能不佩服他呢?

  在所有認識了解王莽的人眼中,王莽都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儒家士大夫,擁有聖人般的品德,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富有同情心,不媚上,不欺下,在奇葩眾多的權貴圈子中,是一股清流。

  正是這樣的名聲,使王莽的長輩們看重他,在士人中的威望使得呼籲他做官的聲音很高。

  王莽的推辭使得朝廷更是勢在必得。

  “啪!”

  友人按下白子,輕聲道:“巨君,你輸了。”

  王莽望著紛亂的棋盤,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有些疑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局勢逆轉,友人指著一處道:“伱太聚焦於一處,於是在大局之上潰敗。”

  王莽點了點頭,原來如此,整理了一下冠冕袍服,起身致意離開。

  望著王莽離開的身影,友人微微皺起了眉頭,回想起剛才王莽所說的話,又望向棋盤上的黑白子。

  ————

  王莽是一個復雜的人,他出身豪門卻生活簡樸,在貴族子弟普遍墮落奢靡時卻能謹守自身,他富有正義感像絕大多數士子一樣,喜歡針砭時弊,希望改變,並付諸實踐。

  如果說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登臨高位而作出的姿態,這是筆者更不能理解的,因為他達到目標之後,依舊如此,恭謹而謙遜的對待大多數人。

  他是那個王朝逐漸走向崩毀的黑暗時代,被士人推出的道德模範和改製先鋒,但一個新的問題擺在了所有人的麵前,為什麼是他?

  這是命運的選擇,還是個人奮鬥的必然呢?——《王莽傳》

  (本章完)